受疫情影响,包括影院在内的大量公共场所在过去半年中暂停影业,这导致了全球电影业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停摆。疫情期间,人们的娱乐需求从线下转为线上。疫情过后,人们渐渐习惯了宅在家中刷剧、追综艺、看电影的线上娱乐方式。然而这几个月里,仍然有观众不断在网上发出“好想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呼声。
7月20日起,疫情低风险地区的院线开放营业,受到全国影迷的热烈欢迎。尽管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影院经营仍要遵守严格的流量控制、场地消杀等规定,上座率停留在30%左右,但压抑了半年的电影观众仍然释放出高涨的热情。疫情过后,观众为什么会坚定不移地走进电影院观看大银幕?
独有的视听效果呈现与公共空间中的情感共振不可替代
当下,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观众可以选择观看电影的渠道不断增多,但是电影院中的大银幕这一传统形式的媒介渠道所提供的电影视听效果,以及封闭影厅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和身处其中而产生的情感共振,是网络平台难以提供的。
随着影院的放映技术不断提升,3D、IMAX3D、中国巨幕、杜比全景声、激光等一系列视听技术的发展不断刷新人们的观影体验。例如8月7日上映,斩获第92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三项大奖的电影《1917》,用“一镜到底”的高难度拍摄手法,还原战争的真实性,并以灵动音效共同为观众呈现出了近乎“直播”的沉浸式观影体验。如这类大片想要呈现的震撼视听效果,只有电影院的大银幕才拥有这种技术能够满足要求。
电影院自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后,逐渐成为社会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观看电影时,整个空间只有最前方的大银幕是亮的,观众所在的区域是黑暗的,但是,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环境中,观众却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忘却现实生活、投入到虚拟世界的放松场所,与在场的所有观众一起观看同一个故事,共同体验着此情此景,并与现场观众形成情感共振。在《1917》《红海行动》等片中,平凡英雄的非凡事迹以及他们在绝境中无畏逆行的精神,成为人们的现实生活观照,也能鼓励人们面对挫折与坎坷,应该无畏前行,尤其可以为当下处于疫情之下的人们带来希望,产生情感冲击。另外,每个人走进电影院选择一部电影,也是带着个人的期许的,众多人汇聚一起共同观看同一部影片,也暂时获得了个人身份的认同。
因此,后疫情时期,电影依旧离不开电影院,观众依旧也会选择拥抱大银幕。
吸引观众重返院线观影的动力还是优质影片
疫情给社会带来的集体心理影响需要由时间和文化来平复。我们看到,尽管迄今影院已重启了一段时日,但票房数据的抬升过程仍较为缓慢。在电影观众中,除核心群体外,仍有很多人的观影热情亟待唤醒,全社会对电影业的信心也需要通过更优异的票房业绩得到重振,而这需要优质影片的支撑。而已经上映的《1917》等新影片以及像《战狼2》《风声》《盗梦空间》等自影院复工以来正在复映或将要复映的电影,在内容质量方面都广受好评,符合电影“内容为王”的准则。
另外,在今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总共完成排片300余部,并组织了SIFF经典、4K修复、午夜惊奇、日本电影周等招牌单元的主题放映活动,其大师致敬板块汇集费里尼、今敏、北野武、吴贻弓等国内外电影大家的作品,这些优质作品赢得了观众的赞誉。而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在8月22日盛大启幕,继续为观众带来优秀电影作品。
尽管电影业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文化行业之一,但即使在由影院关闭带来的行业停摆期内,中国的电影人也从未停止过创作的脚步,主流电影制片机构也未停止生产。如光线传媒在疫情期间签约编剧达80位,不断为复工后的强大市场需求集聚、酝酿创作力量;腾讯影业在疫情期间进行了高效的内部结构调整,并积极进行各项新拍摄计划的架构搭建,筹备电影《192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牌的上影集团则在疫情期间完成了“十四五”战略规划。
由此可见,电影的内容质量才是整个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影院的暂停并不意味着电影行业的沉寂,无论从产能、人才储备还是机制建设上,中国电影业都具备在短时间内克服半年低迷期带来的影响,令行业发展加速重返正轨、创作出更多优质影片的能力。
电影文化实现了主流价值的有效传播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工业,更是一种有着明确的公共属性的文化。在经历了疫情冲击之后,中国电影业正在进行积极的结构调整,推出有效、有力的应对策略,为后疫情时期的全面复苏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但在这一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全国电影行业的决策者和行动者认真思考。
一方面,疫情的暴发及其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彰显出电影的“纪录属性”的可贵。电影文化就是社会的文化、人的文化,若主流创作倾向与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和情感结构脱节,则电影将不可避免地退化为与历史价值无涉的、空洞的视觉奇观。因此,中国电影人应该立足于疫情对电影文化功能提出的要求,通过艺术加工,创作出能够反映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壮举、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面貌的优秀影片。同时,对于“疫情灾难”的影片创作,要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注入中国人的“生死观”以及对“生态保护”“敬畏自然”等命题的反思,传递出中国独有的文化价值观。
另一方面,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后,电影业诸多现有的惯例和规则或将被改写。如传统意义上的“档期系统”和“类型体系”是否仍然适用于新的行业生态?过去各大公司的“头部战略”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反思?如何在机制上打造一个拥有强抗风险能力的健全电影工业体系,让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到宣发、放映的每个生产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应的工业制作标准,走上专业化、流程化、标准化的道路,也是疫情留给中国电影业思考的问题。
对于后疫情时期的中国电影行业来说,观众依旧会选择大银幕,因此电影行业及其从业者更应该秉持信心,自觉践行文化使命、社会责任担当,不断创作出更多优质的作品回馈观众。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电影业必须做出很多艰难的抉择。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行业在过去百年间形成的强大的自我调适性和文化包容性,完全可以使其从容地应对各种变化。
我们期待中国电影能够在后疫情时期的新社会结构中,继续履行历史为其赋予的使命。
作者:常 江(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