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开启《中国美术报》新征程

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开启《中国美术报》新征程
2020-09-02 17:34:38 来源:光明网

8月28日,《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启幕。此展由《中国美术报》社主办,《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承办,展览分为山水篇、人物篇、花鸟篇三个专题展,此次开展的山水篇展出了崔振宽、李宝林、姜宝林、赵振川、龙瑞、许钦松、张伟平、张志民、喻国玮、何加林、卢禹舜、马刚、旷小津、方向14位艺术家的56件作品。

对于《中国美术报》社在出刊200期之际,举办“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以及《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的正式启用,不仅是报社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新征程的新起点。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张士军表示,希望《中国美术报》站在新的起点上,为中国美术的发展继续发挥舆论引领的作用。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从“30后”到“70后”,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画坛前辈,也有堪称中流砥柱的画坛中坚,艺术家们在各自领域以极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探索研究,以宽广的文化视野观照古今与中外、历史与现实,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画坛的生机与希望。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们对展览寄予了厚望。《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介绍,此次展览梳理了当代中国画坛的坡地和高原,希望在画坛烛照人们期待已久的走向“高峰”的道路。《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平表示,借此契机抛砖引玉,让广大艺术家主动“求真求异”树立“高峰意识”,主动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表示,希望通过展览密切勾连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以点带面地呈现当代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其可能的未来指向。

展览现场,参展艺术家们对展览主题“高峰之路”纷纷表达了各自的理解。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宝林认为,“高峰之路”的主题对美术创作有着引导意义,“作为艺术家,我希望自己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尝试结出的果实越长越好,在艺术追求上继续深入,不轻易被潮流与时尚左右。”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姜宝林表示,把中国画艺术转型发展由“高原”推向“高峰”,把中华民族的艺术发扬光大,是我们共同的担当和志向,此次展览抓住了推动中国画发展的根本路径,意义深远。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谈到,对艺术家来说,创作是中心工作,作品是立身之本,努力创作出代表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来攀登时代的高峰,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喻国玮认为高峰是一面旗帜,也是一种引领,艺术家们取长补短,把“高峰之路”铺平,就能早日达到“高峰”。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刚评价此次展览呈现了开放、包容的态度,是一次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乃至山水画本体原动力的深刻探讨。

作为《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也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意义。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龙瑞评价说,展览紧扣中国画当前的创作实践,表达了美术媒体应有的态度和声音。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表示,《中国美术报》覆盖了纸媒、新媒体、展览活动、学术研讨、美育培训等领域,已然形成了一个品牌,主办的此次展览会给年轻一代以创作引领和导向。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张志民谈道,《中国美术报》具有天然的学术背景和宣传优势,这次画展在组织上有创意,学术性强,这种学术交流颇具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聚会的品格,具有大格局。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也认为,《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有《中国美术报》的学术品牌加持,一定能做出更多的精品艺术项目。

据悉,“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继山水篇之后,将随之展出王有政、冯远、苗再新、范扬、杨晓阳、徐里、王辅民、尚可、于文江、方土、李晓柱11位艺术家在人物画方面的开拓,以及陈家泠、张立辰、郭志光、郭石夫、霍春阳、何水法、陈永锵、贾广健、莫晓松、乔宜男、王来文、范治斌12位艺术家在花鸟画方面的创新。正如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报》事业发展部副主任李回源所说,“高峰”不是终点,只是艺术发展动态过程中的一部分,艺术家将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

展览座谈会上,参展艺术家李宝林、姜宝林、龙瑞、许钦松、张志民、喻国玮、马刚和学术主持尚辉、王平、于洋,以及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中国美术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张苑等嘉宾,围绕山水画的当代探索与突破展开讨论。

五年的积极探索,让《中国美术报》收到了来自美术界众多领导、艺术家和学者的支持与鼓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表示,《中国美术报》富有朝气、上下齐心的发展状态,让人相信《中国美术报》将承担自身的使命,成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离不开的报纸。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认为:“《中国美术报》一直坚持对当前的学术问题、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深入报道,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以多篇文章构成专题的形式来呈现,体现了专业报纸的学术站位和高度。”这种期待与赞许,也督促着《中国美术报》努力探索新方向,在加大新闻报道和选题策划之外,报社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探索。

《中国美术报》社原社长兼总编辑、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表示,随着《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的建立,希望《中国美术报》能走出一条学术研究、展览推广、美术创作和产业形态相结合的新道路,形成产业和学术的良性互动。在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看来,从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到配合展览空间的全方位发展,《中国美术报》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也将越来越重,《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的成立,是《中国美术报》多元发展的新起点。王青云表示,《中国美术报》有一支年轻的队伍,充满了活力,中国国家画院也会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开拓他们的视野,为《中国美术报》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思路。

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中国美术报》积极探索发展之路,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初心不改,谱写新曲。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呢)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