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法律 > 正文

民事诉讼管辖地规定大致有哪些?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吗?

民事诉讼管辖地规定大致有哪些?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吗?
2023-04-11 15:55:48 来源:巴中在线

一、

民事诉讼法立案规定

民事诉讼法立案规定即人民法院立案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

民事诉讼有几审?

民事诉讼有两审,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即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后方可宣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根据二审终审制度的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在作出判决和裁定之后,还不能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定的期限内有上诉权的当事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的情况下,第一审判决、裁定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有上诉权的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才能对案件进行审理。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也就不发生法律效力。中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因此,中国的两审终审制也称为“四级两审终审制”。

三、

民事诉讼管辖地规定?

民事诉讼管辖地规定大致如下:

1.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找法网提醒,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标签: 民事诉讼法

(责任编辑:news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