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房产 > 房产要闻 > 正文

光明评论:以房养老变老无所依 围猎老人当高压惩戒

光明评论:以房养老变老无所依 围猎老人当高压惩戒
2019-05-05 14:08:49 来源:光明网

房子没了钱也没了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掉进这个骗局

光明网评论员:

直到母亲准备做帕金森起搏器的手术,家住北京的刘某才知道父母这几年来已将所有积蓄投入到包括中安民生在内的几家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和其他投资者的遭遇相比,刘某的父母还算是“幸运”的,那些选择中安民生等公司“以房养老”模式投资的老年人,或将陷入房财两空、老无所依的境地。日前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通报称,已对相关公司立案侦查。

所谓“以房养老”,准确地说是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老人将房子抵押,每月获得保险机构提供的养老金,离世后房子产权转移到保险公司。

刘某父母所遭遇的骗局,只能算打着“以房养老”旗号的非法集资。因为一方面,房产并不是抵押给了有正规资质的保险公司;另一方面,在老人和中安民生之外,还有第三方出资方存在。整个操作流程是,老人抵押房产,出资人提供贷款,老人再拿着贷款去中安民生购买理财产品,理财收益作为养老金。也就是说,老人要拿到养老金,就得额外再被套进一个高利贷的合同。

这种模式下的骗子金融公司,基本属于不用出钱两头骗,骗完老人骗出资方。而一旦资金链条断裂,老人将是受害最惨的群体,因为他们房产已经抵押,出资方拿不到钱,就会收回房屋,失去房子又拿不到养老金的老人,将会老无所依。

可能有人觉得,以房养老在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外,市场渗透率都相当低,更别谈国内,所以类似案例是极端个案。的确,受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以房养老目前不算流行,那些有试点资格的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业务的寥寥无几,但事实上打着它旗号的诈骗并不少。

比如2017年北京、上海就有一批老人上当受骗;去年北京审理的广艳彬涉嫌诈骗案中,47位老人就被骗上亿元,其中仅2户追回房产。以房养老衍生出来的骗局花样繁多,比如养老公寓型模式,通过让老人预交十年定金进行非法集资。关于这种局面,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的一句概括相当准确——以房养老“市场很冷、骗子很热”。

对广大老年人来说,被各式各样的以房养老骗局围猎,有专业知识、信息缺失的因素,毕竟这是一项相当专业、复杂的资金运作;也和缺少子女照料息息相关,因而容易被骗子公司的各类关爱型福利蒙骗。

不得不提的是,整个行业由于处在兴起的阶段,相关的制度设计和规范没有及时跟上。对以房养老国家明确规定了试点的城市,并对试点的保险机构,提出了营业年限、注册资本的门槛要求。但现实中,各类不具备资格的金融诈骗公司,依然能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来忽悠老人,非法集资诈骗,这说明金融监管还是存在一些需要修复的漏洞。

在以房养老的概念刚推出时,它曾饱受期待,尤其当下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4—2—1的家庭结构下,子女工作忙没有太多精力来照料老人,以房养老因此被当作传统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解决“有房富人,现金穷人”的“穷老人”现象。

但五花八门的骗局,多少会使得政策偏离本意。以房养老遇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市面上的骗局太多,导致一些有真正需求的老人出现了畏惧心理。所以不论从保障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权益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考虑,都有必要对以房养老进行重新审视,不能因为它的群体小众,就缺少约束力度。同时,对那些不具备以房养老资质的金融公司,必须拿出高压监管的势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