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语:
今天腊月二十三,北方人的小年。
明日腊月二十四,南方人的小年。
古人过小年,是为了给灶王爷做糖瓜,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现在我们还有了外卖,祭灶不再是必要的仪式,然而今人同样欢喜小年的到来。
正如有人说:“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小年的停泊,正是年的启动。
有的人给工作做最后的收尾,有的人收拾行囊,有的人跨越山海奔赴故乡,有的人守候在家里擦拭灶台、做糖瓜......
小年,不仅是古人过年的序曲,也藏着如今每个人的心心念念,愿景与期待。
在古人看来,风、雷、水、火......都有一位神明保佑,但他们最喜欢的神却生活在烟熏火燎的地方,虽然人们常常擦拭神像,但过不了多久他又会变得灰头土脸。这是灶王爷,也叫灶君司命。
《论语》中有人这样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灶指的是灶神,大概是说与其谄媚遥远的神,宏大的东西,不如谄媚眼前的柴米油盐,为什么这么说?
图|星星816©
确实。比起一饭一菜一灶一台的繁忙和嘈杂,光新亮丽的东西更惹人喜欢,但古人还是把厨房看成了有神明保佑,他还管着全家一年的财运、平安,还能驱邪避灾。
对这位无所不能的神,古人把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视为祭灶的日子,也叫小年。《东京梦华录》有记:“腊月二十四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灶马指的是灶神像,似乎灶王爷还爱喝酒,人们就在灶王门上涂上最美的酒糟。投之以酒,报之以食。小年祭灶,是古人对食有余庆的追求。
“食”这件小事,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没有精致有序的铺陈,然而正是最琐碎鸡毛又最麻烦之事,人们都还可以诚心对待,是好好生活最好的证明。
或许让食有余庆,是人们年年都葆有一颗认真生活的心。
“二十三,糖瓜粘。”小年最突出的美食,是糖瓜。
传说与灶王爷有关。每年腊月二十三夜里,灶王爷就要上天像玉帝汇报,这一年他在平凡人家里听到的、看见的、经历的大大小小事情。
为欢送他,古人举办祭灶仪式。“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注意不同地方小年的时间有一天的差异。)
但是要管住灶王爷的嘴,不能让他说出那些不好的事,于是要特别供奉灶糖给灶王爷吃,有的地方还会把糖瓜抹在灶王爷的嘴巴上,“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饧”。
“饧”是古人的蜜糖,希望他老人家在天上多为家人说些甜蜜的好话。时至今日过小年,人们还是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人们的愿望简单,愿一年到头尽是欢喜。当然成年都知道人生欢喜忧愁必然相伴相随,只是说我们也可以“只生欢喜不生愁”,不是说没有愁,而是说多做令自己欢喜的事情。
什么是闲呢?
宋人说:“此月(农历十二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雪,以会亲旧。”
靠近年节的日子,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忙,只有堆雪人,打雪仗,吃喝玩乐,这些是闲。不过小年的闲却有些不一样。
图|就爱睡到自然醒©
记得少时家里务农,这个时间田里无事,就常跟长辈说:“终于不用做事咧!”但总被当头一棒:“想得美咧,要搞过年的事情。”
于是就变成了搞大扫除,做年糕,上市集买果瓜,买年画,买肉菜,停不下来的。到如今,小年依然是过年的序曲,准备过年一切所需,在外工作的人们也跨山越海,奔向归家的路途。
不过这样的忙,很令人振奋,是一种闲忙之乐。《东京梦华路》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卖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一切忙碌,一切的奔赴都是为了新年与团聚。
这样的闲,是别无他事可以劳心分身,一心只为过年,一心忙着欢喜的事情。
年关将近,金钱往来都会在此时清算。
腊八泡的蒜,此时差不多绿了,可以拿来送人,委婉表达“欠债还钱”。公司亦举办年会发奖金,村落举行尾牙祭,我们自己又算算今年赚了多少钱,大愿望小目标又实现了多少。
银钱是我们在生活中所求的重要一事,但不是重物质,而是说有此便可是实现很多事,而那个最渴望去实现的才是真正贵重的东西。
图|飞行军©
有人买更好的笔墨纸砚学习写字画画,有人赚到生活的保障可以安心去考试实现永恒的追求,有人改善了父母家庭的生活......各有各自珍重的人、事、物。
最念小年,年年有钱,心有珍重。
越是珍贵,越是得之不易。最为珍贵,却也正是我们的付出、用心、努力。
想起《看理想》的福娃一号林蓝说:“运气和财富,真是年年念叨,年年都没有的东西。但来都来了,再念叨念叨也无妨。说不定就有了呢。”
是啊,任何东西都是努力才能得来的。但既然旧年都要过去了,也就不必回头了 ,我们只需要在新的一年继续向前走。有期待,有愿景,有付出,就有未来。
所以念念小年,所愿不多,明年就拜托了。
图|ss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