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时尚 > 时尚新闻 > 正文

崔健新专辑《飞狗》出炉:步入花甲之年 音乐不曾止步

崔健新专辑《飞狗》出炉:步入花甲之年 音乐不曾止步
2021-09-10 16:49:55 来源:北京青年报

1961年出生的崔健,今年60岁了。在他步入花甲之年时,新专辑《飞狗》出炉。借着这个契机,崔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飞狗》正式发表时,崔健刚刚过完60岁生日。有人说,崔健变得随和、不愤怒了。但崔健并不认同,他认为人都不止有一面,他在《时间的B面》里写道:“我和人们一样,只看到自己的脸,莫非里边也有你,正在被时代改变,这时有人大声吼:嘿老子根本没变。”这个大声吼的人,或许说的正是他自己。

对于当下市场重包装、重流量、重资本的现状,他有抨击,也有无奈,但他有自己的方式去应对——坚定自己的坚持。

作品被有些人装作不理解他会愤慨,但对于那些不懂、欣赏不来他音乐的年轻乐迷,他愿意与之交流、分享,但不会为之改变、更不会迎合。

在60岁这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心态、变化好像都不是崔健在意的事情,或者在他看来,这种变化是微不足道的,60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谁说60岁就代表老了?60岁依然可以在台上一唱就是两个小时,熬夜甚至通宵创作、录音、偶得一个极妙的创意时,完全忘记年几何矣。

崔健在意的是他仍然在做自己喜欢就做的事,仍然可以心无旁骛地创作、演出,沉浸在做音乐的快感中,甚至熬夜做音乐也被他看作是一种养生——因为这件事能让他心情舒畅。所以退休这个词从未出现在他的字典里。

崔健说:“时间是直行的,只有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时间是可以弯曲的。”或许时光永是流逝,但当音乐响起时,便会出现一个弯道,那个当年唱着《一无所有》的人,就在那里。

新专辑

《飞狗》表达当下最真实的崔健

《飞狗》专辑包含了8首歌,不足40分钟,是崔健专辑中时长最短的一张,但厚度和浓度丝毫不减。8首歌集中创作于2017—2018年,凝聚了崔健近年对生命、爱情、社会、历史的最新思索和探索,表达的是当下最真实的崔健,新意则在于他站在高科技时代,去重新叩问生命的意义。

“宇宙的黑”、“末日海滩”、“时间的B面”……这些冷峻的词组浓缩了他的思考,《飞狗》中的“宇宙的黑”,是死亡,是黑洞,也是未知的神秘,与《飞狗》天马行空的节奏狂欢和噪音护航对应的,是《末日海滩》那一声声启示录般的浩瀚管乐;而“时间的B面”,是有别于“时间的A面”的,生命的暗物质,是暗黑、恐惧、死亡,更是勇往直前的异类的反叛,在《时间的B面》中,蕴含了超越时间限制的生命能量。

这张专辑发布的时间,恰好在崔健60岁生日之际,很多人觉得这是老崔想为自己的60岁留下一些声音,但对于崔健来说,这一切只是巧合。

“按道理应该更早发布,当时以为一年肯定能做出来,结果后期较劲较了一两年。这张专辑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做了很多实验,一直达到最后满意的结果。”

在很多领域,崔健都做过成功的实验,包括MV。1991年10月,崔健和张元联合完成的电视音乐片《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获得了MTV音乐录影带大奖“国际观众选择奖”。但崔健一直在反思MV,在所谓的“音乐片”里,包含了一系列的视觉艺术工种,摄影、导演、灯光设备、化妆等等,唯独跟音乐无关,音乐家在里面的工作就是表演、对口型。

“如果持续按照MV的方式去销售,音乐必死。真唱、真实的演奏才是骨髓,骨髓假了,其他的再真也没有营养可言。要从骨髓上建立起文化,所有都围绕真实,否则就只剩下流行歌手,真正的音乐家不被重视,真正的音乐产业不能崛起。”

新专辑的两首现场音乐短片《飞狗》和《时间的B面》,是拍摄真正的现场表演,加上视觉影像。这也表明了他的态度:在包装矫饰过度、视觉泛滥的娱乐时代,音乐必须捍卫强烈的现场本色。这也是2002年发起“真唱运动”以来,崔健一以贯之的态度。

新作品

做音乐首先要自己满意

崔健的新歌发表以后,外界评价不一,有人说崔健还是那个崔健,也有人说崔健老了,音乐止步不前。但崔健并不介意外界声音,他认为,做出的音乐首先要自己满意。“你自己听着不激动就不能拿出来,《光冻》和《飞狗》这两张专辑从制作上我都比较满意。前边几张专辑,比如说像《给你一点颜色》《无能的力量》在制作上有一些遗憾,当时条件也不允许。”

最初拿出《飞狗》这张作品的时候,崔健对市场是“不太自信”的,“作品其实都是我的孩子,当它们成为作品、放在市场的时候,就应该独立了。我也不知道观众会不会喜欢。”

但对于市场的过于细分,崔健并不认同,他认为好的音乐没必要划分年代,更没必要以年龄段去划分市场,“市场看似是属于年轻人的,但实际上谁更符合市场的营销模式,谁就能占领市场;谁有能力消费市场,谁就能引领市场的风向和潮流。”

至于这种风向和潮流,崔健认为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空间,“年轻人即使不能百分百同意我,也没必要去躲开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都知道,越是市场的东西可能越肤浅。”

新乐迷

有人“欣赏不来” 老崔并不介意

至于有些年轻乐迷听不懂或者对于老崔的音乐“欣赏不来”,崔健并不介意,反而认为这才是正常的。

“我们年轻的时候听音乐也分辨不出好坏,成熟了以后才开始听曾经被忽略的音乐。现在很多年轻人的选择被引导了,等到一定的时候,产生审美疲劳,可能会去找有价值或者从前没有注意到的内容。”

崔健坦言不会为他们而改变自己,但愿意与他们交流、沟通。他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年轻人对音乐的喜好,并从中找到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他会把年轻人喜欢听的音乐或者专辑名称特意记下来,然后回家仔细研究,因为他由衷地觉得,年轻人听的音乐比自己这一代人听的音乐丰富得多。

“我不会花过多的时间去研究年轻人,我只是不放弃去观察他们的机会,去看他们的演出,我觉得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享受别人创作的艺术品,是对自身生活的一种补充。”

但另一方面,崔健也确实察觉到了市场对他这一代音乐家不算善意的考量和安排,从上一张《光冻》,到六年后今天的这张《飞狗》,他所想表达的主题是一种传承和继续,但他既愤怒又无奈于那些装作不知或者不懂的人们,语气中有戏谑、也有不屑。“有人明明看到了,装作看不到、听不懂。”

从35年前开始,崔健的音乐从未停止过批判性的一面,也从未放弃将摇滚乐跟社会发生交流碰撞的机会,这一次的《飞狗》凝聚了他对生命、爱情、社会、历史的最新思索和探索,其中的新作与他不同时期的旧作形成呼应和对话:从《一无所有》到《留守者》,从《假行僧》到《爱情量子定律》,从《像一把刀子》到《继续》……也许很多人注意到了,也许更多人并不在意,这都是市场的选择,他安然接受,也相信总有一天,这些用心做出的音乐,终会令人眼前一亮。

新变化

承认自己有多面性 现在的表达更复杂

从1986年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演唱了《一无所有》、宣告中国摇滚乐的诞生开始,崔健身上就有了各种标签,比如“中国摇滚之父”“中国摇滚第一人”,大众对于崔健的认知多半是愤世嫉俗、呐喊、反抗等等,在很多场合,崔健的“炮轰”或者“怼人”之举都深入人心。

《飞狗》问世之后,有人评价60岁的崔健似乎变得随和了、不轻易愤怒了。崔健对此并不认同。

“人都有多面,怎么可能只有一个样子。但总会有人利用你的这一面去攻击你那一面。我不可能这样做,不能被他们挑唆成自己恨自己。”

也许正因如此,有了《时间的B面》这首歌,崔健说:如果说三十多岁之前看这个世界都是 A 面,相对简单直接和一针见血的话,现在的表达也许更复杂了一些。所谓的“年纪增加了,心态平和了”是表面的,甚至是假象。假设有一个B面的话,那一定是大于自己的表达能力,而笔下抽象的歌词,正代表了这个B面。

当然,60岁的崔健和二三十岁时还是不同的:比从前宽容,不随意谴责任何人,不针对任何一个个体去发表评判。崔健说,更多的自我意识应该被关注和发现,人们在完善自己的独立性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个过程中也会更加理解别人,也会享受这个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也没资格做出“崔健老了、随和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评价。

而他体现在音乐中的敏感和愤怒,现在反而比从前更多,也可以说,《飞狗》代表一种新的开始,他所要表达的东西,都在这里。

新转折

60岁不代表老了 工作就是养生

人到六十,是一个重要转折,但60岁的心态、变化,好像都不是崔健在意的事情,或者在他看来,这种变化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在他看来,60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并不代表老化,如今他依然可以在台上一唱就是两个小时;做一张专辑可以一直磨合,经济上和心态上都可以毫无压力地等待自己最好的状态去做首先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我一直有演出,能够自给自足,也能够照顾好周边的工作人员,有自己的工作室,买了很多设备,不是很奢侈的那种,没有交租的压力,工作室的隔音做得特别好,半夜到早上工作,是可以吹号的,除了不打鼓,这个就是幸福,我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太美好了,所以我们也不愿意放弃这种工作方式。”

崔健甚至认为这样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养生,因为心情舒畅,没有工作压力,唯一的压力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时间太多的压力,不是时间太少的压力,有不满意的地方,不行先休息两天,好好过个周末,周一再开始琢磨攻克难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豁然开朗高兴至极。”这时候,崔健全然忘了自己已年近六旬,只是沉浸在做音乐的快感中,对他来说,养生不是早睡早起、有好的作息好的饮食习惯,而是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和满足感。

新希望

从未想过要退休 现在的状态游刃有余

在崔健看来,年龄的增长并不能妨碍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这种喜欢和追求,能让人的状态越来越好,所以退休这个词在他的字典里从未出现过。

实际上现在崔健演出的状态,确实可以印证他的这种感觉,他可以连续两天演出,并且是高质量的演出,中间还可以去旅行,而且上千公里的旅行也不在话下;在舞台上从气息的调整、音域的转换、体力的供给,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游刃有余。

“所以你真的喜欢这个工作的话,任何事情都不是问题,有人跟我说你一个人唱三四首歌就行了,干吗还唱两个小时。其实唱第3首、第4首歌是最累的时候,唱完第4首后面反而就开始轻松了,有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

相比剧场型的演出,崔健更享受音乐节上跟观众之间的互动,他渴望这样的互动,他形容台上台下的感觉就像“干柴烈火一样一点就着”。

但音乐会更考验人,哪怕在一个酒吧或者LiveHouse(小型音乐会)举办,都需要去试音,试音其实也是一场演出,加上正式演出,相当于连演两场,哪怕现场只有100位观众,甚至更少,一样全力以赴。要是换地方,中间休息一天,甚至不休息,第二天马上动身去另一个地方开始下一站,同样又是两场,对于体力和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这才是真正的音乐家应该做的事,我愿意这么玩,真的可以锻炼、提高,这种工作状态我很享受,每天都像是在打仗,就像你的身体里的各种细胞也在打仗,帮助你身体的抵抗力不断提高。”

“我渴望被大风吹/我渴望被大浪推/可海水干燥得像风/可风却柔情得似水……”从1986年到2021年,从25岁到60岁,崔健从未停止观察和记录、寻找新的表达,未来亦会如此,他的“音乐化思维”还在燃并且能量源源不断。

文/记者 寿鹏寰 摄影/王晓溪(除署名外) 统筹/满羿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