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年多前公布演员阵容,围绕影片《第一炉香》的争议就不绝于耳。10月22日正式上映之后,或讥讽,或调侃,或尖利的批评,更是汹涌而来。不过,《第一炉香》没有映前路演,也没有映后解读,几乎始终以沉默应对争议。直至前晚,导演许鞍华、编剧王安忆现身上海“《第一炉香》私享观影会”,就团队的工作及影迷的质疑展开对谈。
走上台去,许鞍华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希望你们喜欢,你们不喜欢,也没关系。”走下台来,她和王安忆并肩而坐,一起接受晚报的独家专访,她说:“其实所有的批评,我都接受的。我们必须接受现在银幕上的所有,包括马思纯的状态为什么不好,我只是觉得没必要一一解释了。”
马思纯 不是关系户
虽说不想一一解释,但许鞍华还是不等记者提问,就主动澄清说:“网上很多人都说,因为我跟蒋雯丽很熟,我就给马思纯‘双黄蛋’(有网友揣度,马思纯凭《七月与安生》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就是因为当届评委会主席许鞍华的力挺),又说我跟她家关系好,这次才启用了马思纯。”许鞍华正色道,“我是从来不会因为个人关系启用一个演员的,也不会因为我喜欢一个人而用她。可能我会用错演员,可能我觉得她适合,但其实她不是很适合这个角色。这是一个判断的错误,而不是一个底线的错误。所以,我必须要澄清一下。”
至于马思纯的表演,导演坦言:“我选她的时候,当然希望她能比现在表现得更好。但如果你问我她后来的表现,我觉得还是中规中矩的。”稍微收拾情绪,许鞍华说虽然很惊讶有那么多观众如此不满意,这般不买账,“但大家自由地发表意见,来议论一个电影,终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她说,接下来自己要认真思考,“文学到电影的改编,要做到怎么样,才能满足大部分的观众。”
王安忆 没有甩锅
还有一件事,也让许鞍华有点生气:“很多人说安忆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是在‘甩锅’导演。我要澄清,她说的每一句,都是我们之间说过的话,而且她完全没有甩锅的意图,对不对?”说完,她看了看身边的搭档和伙伴,大家都哈哈地笑了。平时不用微信的王安忆,这次也看到了一些特别“气势汹汹”的尖锐评论,她说自己会有一点点不开心,“觉得被误解,但另一方面也觉得挺热闹的。我是写小说的,写出来很难得到读者真正的反馈,发表出来的(评论)一般都是好话,我从年轻时候到现在就一直给人家说好话,所以我想我可能欠大家一个骂。”说完,大家又哈哈地笑了。
那晚,74岁的许鞍华和67岁的王安忆默契地都穿了白衬衫,一个配上小挎包,一个搭配长裙,青春如少女。老朋友一见面就拿出手机来自拍,接受采访前两人还一道吃了地道的本帮菜。她们之间,大约是不会舍得互相“甩锅”的。王安忆甚至在采访结束前还颇动感情地说:“这部电影一路的艰难,我都知道,非常希望能有更多人走进电影院去看一看。它很特别,是值得一看的。”
英文片名 是我起的
《第一炉香》这一次改编,争议最集中的部分,在于电影将小说里乱世沉沦的荒芜和苍凉,扁平地浓缩进一个相对粗陋的爱情故事,甚至电影上映时候宣传语就是“给爱而不得一个纪念日”。对于此,许鞍华也有话说:“如果我们要把她们的堕落,社会的黑暗拍出来,有点困难,而且老土。那么,我们主动出击,拍一个爱情故事。”她有几分不服气地说,“而且,原著小说如果没有这个爱情故事,就没有骨干了。它有批判社会或者人性的部分,但正是通过这个爱情故事(来呈现的)。”
这个爱情故事的英文片名《Love After Love》便是许鞍华自己起的。“去威尼斯电影节前,我定的。”她亲口向晚报承认。《Love After Love》是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和2011年艾略特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一首英文小诗,探索的正是当一个人从绝望的爱情中解脱出来时所应抱有的正确心态,爱情会遮蔽人的双眼,而失恋给人一个“痛苦”的机会去重新认识自己、爱上自己。
拍电影 但凭热爱
39年前许鞍华登上个人导演事业的第一个高峰,是因为拍出了香港新浪潮电影的经典之作《投奔怒海》。而《投奔怒海》的投资方,正是传奇女星、有“长城大公主”之称的夏梦一手创建的青鸟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五年前,经夏梦本人同意,后辈好友刘韧在上海成立青鸟影业(上海)有限公司,青鸟(上海)的第一部作品,正是夏梦当年未能做到的《第一炉香》。在大多数媒体报道里,正因为夏梦的关系,收到刘韧的邀约之后,许鞍华才答应做该片监制。对于“还人情”的说法,甚至对于继《倾城之恋》《半生缘》之后再改编《第一炉香》是否会需要勇气,许鞍华这样说:“我从没有想过需要很大的勇气。我去做一个事情,去拍一个电影,只是因为这件事,这个故事,吸引我,我就去了。”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