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血常规报告怎么看?着重关注这三项

2021-12-06 10:03:34 来源:人民网

目前健康体检已经普及到我们每个人,血常规更是体检中的常见项目。那么对于血常规报告单上“上上下下”的箭头,到底应该怎么看待呢?哪些需要重视,哪些可以忽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医生眼中,检查血常规的意义都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红红的血液,那么这些红色的液体里面藏了一些什么物质呢?我们通常说的血常规,检测的就是里面的有形成分——血细胞。

在一份血常规单子中,大家只要关注三大项,也就是三个字:红/白/板。检测红细胞的项目进一步包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的大小等,白细胞进一步还可以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几种类型。

红细胞:

不同人群的红细胞正常值略有不同,男性高于女性,婴儿、孕妇、老年人低于成年人,我们称之为生理性贫血,现在上海市规定每个宝宝6个月的时候都要健康体检,查血常规,因为6个月的宝宝血红蛋白有生理性下降,所以血红蛋白偏低的宝妈也不要焦虑,只要大于100g/l,也是正常的,可以接受。

除了血红蛋白,红细胞里面还有两项需要关注的点:红细胞体积、浓度,比如红细胞体积小,浓度低的,我们叫做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多见于缺铁或者慢性失血的病人,通过这些指标,可以提示给医生一些蛛丝马迹,找到患者贫血的原因,加以治疗。

白细胞:

白细胞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卫士,所以白细胞的变化,多代表了各种不同病原体导致的感染,白细胞分为5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每种细胞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每种细胞百分比的增加或者减少都提示不同的疾病、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种类、数目的不同,结合患者的症状和其他化验指标,进行诊断。

血小板:

血小板保持我们毛细血管的完整性,促进凝血、伤口的愈合,简单来讲,血小板少的患者,容易出血、不容易止血,血小板增加的患者,血栓风险高,成年人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10^9/l,小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超过3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多。

简单介绍完血常规的临床意义之后,相信各位读者对于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和项目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但千万不要过度解读血常规,更加不要妄自诊断,因为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绝不仅是单看化验报告就可以完成的,还要根据病史、症状、其他化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