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青少年生殖健康不“流”失

2022-02-16 10:31:27 来源:健康报

□ 本报记者 郭蕾

近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2022年,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重点解决青少年、育龄人群及其他特定人群生殖健康的突出问题,开展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事实上,这并非中国计生协第一次对生殖健康工作进行部署。记者注意到,2021年1月,该协会发布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21年工作要点》中,同样提出要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重点解决青少年、育龄人群及其他特定人群生殖健康的突出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关注青少年人工流产问题?如何正确开展宣教工作?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国计生协相关负责人。

年轻、未婚、未育流产女性占比升高

近年来,我国人工流产数量居高不下,成为影响群众生殖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年)》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流产人数达976.2万,较2018年增加了2.2万,同比增长0.23%。此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年刊发的文章也指出,近5年来,我国每年人工流产的总数一直徘徊在950万左右。

“多项调查显示,人工流产的女性中,年轻、未婚、未育女性占比不断升高,多次流产和年龄在20岁以内的高危人工流产占比显著增加。每年24岁以下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数占我国人工流产总数的40%以上,其中19%的未婚青少年有多次人工流产经历。”中国计生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未婚青少年具有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家庭支持度较低等特点,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对其生理、心理、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更为深远。

让青少年遇性问题时不再迷茫

开展宣传教育,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是中国计生协的重要职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计生协就将促进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近年来,中国计生协逐步打造了以同伴教育、参与式培训、培养人生技能为主要特色的青春健康工作品牌。针对不同人群和特点,实施了‘同伴之道’‘沟通之道’‘关爱之道’等系列项目,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方法。”上述负责人表示,评估显示,在青春健康工作已覆盖地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伴之道’主要面向我国大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培训学校青年志愿者骨干,以同伴教育的方式向更多同龄人传播性健康知识,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减少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性病艾滋病感染。”上述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目前已覆盖全国700多所高校、1万多所中学,每年700多万人次学生参加活动。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波市对4所高校进行的评估显示,参与青春健康教育的大学生避孕知识知晓率由43.2%提高到85.2%,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37.8%提高到77.6%;开展青春健康项目3年后,4所高校周边医院17~24岁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数占比从35%下降到25%。

此外,面向青少年家长的“沟通之道”、面向弱势人群的“关爱之道”,以及以培训学校教师为主要手段的“成长之道”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取得明显成效,不仅让家庭成为“性教育第一课堂”,提升家长与青少年子女沟通敏感话题的能力,还将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负责任的生活态度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发育。

上述负责人表示,青春健康工作一方面坚持价值引领,坚持适宜、适度、适龄的性教育原则,倡导青少年树立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婚育观念;另一方面坚持寓教于乐,注重培养“人生技能”,不是单纯讲授性知识,而是引导教师和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分享知识、转变观念。此外,青春健康工作坚持以青少年为主角,鼓励青少年主动参与青春健康工作全过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四项举措推进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工作

中国计生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计生协计划今年开展生殖健康促进行动,未婚人群人工流产干预专项行动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提升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青少年避免非意愿妊娠,由此减少人工流产。

2022年,中国计生协将从四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与有关部门合作,全面普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推进青春健康工作体系化、专业化、社会化、数字化发展,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避孕方法,培养健康、安全、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二是构建教育、咨询、技术服务紧密衔接的生殖健康服务链,培养生殖健康咨询服务队伍,配合医疗机构开展人工流产前咨询和人工流产后避孕指导,推广青少年友好服务模式,提高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三是加强社会宣传,结合世界人口日、世界避孕日、“5.29”计生协会员活动日等特定纪念日举办生殖健康科普活动,倡导各界关注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问题,营造关爱生殖健康的良好氛围。四是开展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为精准服务群众提供科学依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