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推动放射医学发展需多方合力

2022-06-10 06:09:02 来源:健康报

记者 王潇雨

在很多人眼里,核技术神秘莫测。实际上,核技术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医学、农业、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近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放射医学大会在线召开,如何进一步推进放射医学发展成为多方的关切。

放射治疗趋热,更精准是方向

“近年来,核技术相关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放射医学领域的进步尤为明显。”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核技术处处长邹冰说,“目前,全国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核技术利用单位达9.7万家,其中医疗机构近7万家。放射性药品的种类不断拓展,镭-223、镥-177、钇90微球体等新型药物陆续进入国内市场开展临床应用,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子俘获治疗等高端放疗技术也在迅猛发展。放射诊断治疗设备、医用放射源、放射性药品的国产化水平持续提升。”

“放射治疗在肿瘤领域应用更加广泛。”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院长柴之芳感慨地说,“质子刀等新设备已经在很多医院落地了。”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大陆地区有1463家医院可以开展放射治疗。全国医疗机构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的数量从2015年的24.298万上升到2020年的41.99万。

如何让放射治疗更精准,这是业界关注的热点。柴之芳举了几个热门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可以尝试研发分子级的定位系统,‘打击’肿瘤时可以瞄准单个癌细胞;重粒子束的高LET射线的刺激效应是否会带来副作用,值得关注;当前的热门放疗技术‘闪疗’(FLASH)正在一些医院开展,靶标和非靶标与剂量的相关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如何实现治疗和诊断同步开展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柴之芳强调。

补短板强弱项,监督管理也要跟上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坦言,放射医学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在国际上,核药物、核诊断等技术已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与国际上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从学科体系、人才队伍、管理体系与法律法规政策等多方面推动放射医学进步。

“只有充分树立‘大医学、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才能推动卫生事业大发展,让人民得福祉。”王辰强调,要推进放射医学融合向纵深、高质量发展,满足“促、防、诊、控、治、康”多元化需求,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我国医用同位素的生产供应能力有待提高,放射性药物研制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大型先进的核医疗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辐射生物效应、医疗效应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介绍,去年,国家原子能机构等7部门共同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目前正在全力推动落实。“已经核准中核集团核动力院在四川成都建设我国首个医用同位素生产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江西九江建设医用同位素的研发生产基地,前期工作正在顺利推进。此外,要加快制修订医用同位素的生产、运输、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

董保同还提到,国家原子能机构将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放射性升降系统等核心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的国产化。同时,在放射医学相关领域统筹布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研发中心、重点学科、实验室、创新团队等平台,支持人才队伍建设。此外,推动深化放射医学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也实施了一些有利于放射医学发展的改革措施,目前正在推动修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其配套规章,探索进一步优化审批和监管。”邹冰说。

核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建冬说,下一步,要深入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推动修订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标准建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