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催生“华西现象” 担起科研使命

2022-11-16 15:40:17 来源:健康报

首席记者 叶龙杰 本报记者 邓海华 陈会扬 韩璐

在外界眼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一直在“变大”。上世纪90年代末,该院借助公立医院发展红利快速发展,在西南地区异军突起,直至全国闻名。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院的“扩张”之路一方面“极其保守”,编制床位数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疾病诊治与健康促进领域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催生出了“华西现象”。华西医院如何走出了一条带有生命温度的科研之路?

用真金白银调动科研积极性
去年,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学科主任刘进捐出“一个亿”的消息,刷爆了网络。刘进将团队科研成果转化的个人所得中的一亿元全额捐出,在华西医院设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用于培训住院医师,激励带教师资,以及加强医院培训能力建设。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今年10月31日,首届“华西刘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表彰会举行,对223名优秀住院医师、优秀带教老师、优秀轮转科室管理者进行表彰、奖励,共计发放奖金183.8万元。

一位麻醉科医生,为什么一直致力于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刘进解释说,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要求所有进入医疗行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接受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其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成长为合格临床医生。

外界好奇,一位医生如何“赚”到一亿元?原来,华西医院与相关药企分别于2020年、2021年签署了包括“超长效局麻药”和“新型骨骼肌松弛药物”这两项新药在内的专利许可及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7.5亿元。按照华西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作为研发者之一的刘进获得了一亿元奖励资金。

新闻热点的背后是备受关注的“华西现象”。华西医院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近5年来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科技项目逾千项,年均计划项目经费超过3亿元。此外,华西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数连续12年超百项,近5年来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级政府科技奖130余项,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在全国医疗机构中长期名列前茅。“医学﹢信息”“医学﹢材料”“医学﹢制造”等创新平台也在该院逐步搭建并完善。

在2018—2021年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华西医院在“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这一指标上3次获得满分的成绩。“大多数医疗机构管理者认为,医疗业务是医院的核心、运营的保障,研究和人才培养是投入高却不直接产出效益的活动。这导致员工研究热情不高,且从事研究的价值很难得到合理的认定。”华西医院科技部部长王峥表示,合理认定研究人员的价值是提升研究人员积极性的关键。只有确保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才能保持对科研人才的吸引力,并防止科研人才的流失。

为调动医务人员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华西医院持续优化研究、教学人员岗位目标和层级调整方案。在“岗位﹢绩效”的薪酬制度体系下,开始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制等多种分配方式,根据员工的成长匹配适应的岗位,制定不同的岗位目标,同时调整岗位酬金与绩效酬金结构。

逐步解决健康领域“卡脖子”问题
“我们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项目等一大批科研项目。”王峥介绍,华西医院已构建起完整的贯穿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应用全过程的医学科研创新链、转化链和服务链,拥有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大平台、麻醉转化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系列重大支撑平台。

对科研的投入,换来的是人民健康。王峥举例,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诊疗领域现存在精准诊断困难、治疗不规范、不同地区诊治同质化水平低等问题,为防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华西医院协同相关技术支持方共同开发“面向呼吸疾病的医学人工智能数据库”。该数据库可智能识别肺部结节、肿块、磨玻璃密度影、实变影、斑片影等20种胸部异常征象,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此外,该院通过“5G﹢影像云”平台,推进呼吸疾病诊疗规范化、同质化。

更多健康领域所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得到逐步缓解。中国是肝癌大国,为研发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药,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学科主任毕锋团队耗时8年,研发出更适合中国肝癌患者的靶向药物,打破了国外药品的垄断局面。2021年6月,该靶向药物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为中国肝癌治疗开创了新的格局。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物较少。”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华西医院将瞄准恶性肿瘤、老年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研发原创药物。在生物治疗方面,重点在创新药物、再生产品/生物医用材料、细胞治疗等方面进行研发,真正实现国产化。

为提高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2016年—2021年,华西医院对医务人员开展的科研项目进行资助,共资助1165个项目,资助总金额达13.89亿元。同时,该院从“建机构、建平台、建公司、建基金、建联盟、办会议”入手,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健康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建立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组建专业化的团队,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组建不同方向领域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创建公司化运营的科技平台,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入股,组建新型研发公司;依托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联合省、市、区相关国有平台共同发起组建10亿元规模的精准医学产业创新基金,推动精准医学技术成果孵化和产业转化融合发展;整合资源,发起成立全国精准医学产业创新联盟、四川省精准医学产业创新联合体、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

加快医学新技术和产品转化
我国医学研究普遍存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的现象。比如,缺乏以全院中长期战略为引领的顶层设计,团队间普遍缺乏长期合作的内在动力,缺乏跨学科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平台,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不能有效地进行科研协作、转化及推广应用;管理模式、理念落后,科研人员过于重视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中各项指标的研究和产出,忽视转化研究和成果转化。因此,建立完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所需的管理制度及政策办法,形成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创新体系,是提升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及转化应用研究原创能力的重要基础。

如何走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1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九条激励政策(试行)》(“华西9条”)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试行)》(“华西36条”)出台。这些政策明确了成果完成人的奖励机制,完善了成果转化考核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论”的顽疾,提出了科技人员在岗兼职、离岗创业的做法,推动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入股成立公司,极大地激发了该院职工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活力。

在华西医院急诊科大楼,穿过一条走廊,就来到了转化医学综合楼。大楼包括地下2层和地上16层,有近200张研究型病床。转化医学综合楼于去年7月启用,是全国第二个启用的转化医学国家级大设施。通过“楼层索引”可以看到,临床试验中心、生物制剂规模化制备中心、生物治疗研究病房等分布于各楼层,通过患者的志愿参与,将搭建起疾病治疗领域的进步阶梯。

华西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中心主任医师罗柱介绍,该中心有专职研究人员100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所有研究人员均通过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近5年,本平台承接各类新药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1000余项。其中国内创新药物300余项、国际多中心试验100余项、牵头项目120余项。

“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投入运行后,要将生物治疗成果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时间缩短30%~50%,在未来5至10年支撑50至100个自主创新的候选生物治疗产品实现转化。”李为民表示,华西医院尽管在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和奖励制度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但高质量发展导向还不十分明朗,亟须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科研管理新策略、新模式,以适应高质量研究型医院发展的需要。

今年,华西医院牵头的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出现在公众面前。该中心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1月批复建设的生物医药领域第一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也是精准医学方向唯一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在机构设立时,该中心就完成了一次创新之举,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以更灵活的机制配置市场资源。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等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广泛渗透和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创新呈现出新的模式,对医疗技术及临床治疗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对单一的科技投入体系已难以适应临床、基础及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局面,通过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强组织化科研攻关,加快医学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成为研究型医院创新引领的必然路径。”李为民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