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全国两会多项提案聚焦消化道肿瘤早筛:磁控胶囊胃镜技术已成为有力抓手

2021-03-17 11:16:00 来源:华夏时报网

华夏时报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胃癌的早筛早诊早治,能给患者带来多大的不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给出了一组数字: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则低于27.4%。对患者及社会来说,“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可能不是花费钱,而是节约钱”。

因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围绕消化道肿瘤早筛话题建言献策。一方面,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2018年新发病例45.6万例、死亡病例39.0万例,约占全球的44.1%和49.9%,其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2、第3位。另一方面,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这些消化道肿瘤筛查技术明确,并有成熟的早期干预技术,形成了从早筛到治疗的链条,对保障人民健康有明显效果。

早筛与早治的技术已成熟

目前,中国尚未开展全国性的适龄人群胃癌筛查工作,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低于20%,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7.4%。因此,李兆申认为,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区人群胃癌筛查。

值得注意的是,胃癌早筛推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村庄或者社区里面,很多人有一种误区,我身体好好的,没有什么问题,不需要去做筛查或者体检,等我将来出现了问题,再去治病也不晚。可这时候往往治疗效果很差。”李兆申说。

一方面,这意味着科普的力度还不够,需要让一定年龄、有不良生活习惯的高危人群,有胃癌早筛的概念。另一方面,这也因为传统的筛查方式——胃肠镜检查仍有痛苦,患者存在抵触情绪,无痛的检查技术亟待普及。

普查是一个长期的项目,高危人群可能一两年要做一次筛查,那么,如何让人们在检查的过程中更舒适?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令狐恩强表示,有无痛麻醉与无创内镜两种手段。

“无痛胃镜就是通过打麻醉的方式让患者做检查。”令狐恩强说,“此外,我们也在积极推进无痛无创的磁控胶囊胃镜,患者吞下去以后没什么痛苦,还能对胃做全方位的检查,大概15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老百姓对这项技术的接受度很高。”

目前,以安翰科技的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为例,一项大样本、多中心、双盲对照的临床实验结果证明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与电子胃镜在胃病诊断方面的一致性为93.4%,《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杂志》对此评价为:安翰磁控胶囊胃镜与胃镜的诊断率相同,从侵袭性来看,磁控胶囊胃镜作为胃病筛查方法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并且,磁控胶囊胃镜与传统胃镜在检查方面能够互相替代。

除了早筛,在胃癌早治方面,也已经有成熟的技术落地,这就是“超级微创”。令狐恩强表示,现在有早癌内镜下切除这种技术手段,可以把早期发现有病变的粘膜直接切除。

“它和我们现在手术的模式不一样,现在不管是外科手术还是微创手术,都是以切除器官为代价,发现胃癌,就得切胃。可是发现早期肿瘤,内镜下就直接给它进行黏膜切除,或者是黏膜剥离术。在保持人体解剖结构不变情况下,达到根除疾病的目的。这类手术实施以后,对病人的生存质量没有任何的影响,吃饭饮食休息都非常正常。”令狐恩强说。不过,虽然相比大型外科手术,“超级微创”花费非常低,但其目前的普及并不是特别理想。“在国内好多地方还没有形成共识,还需要各个地方政府和同行们的支持。”

专业人员仍存九成缺口

推广胃癌早筛,仍有一个难题不容忽视,那就是专业人员的短缺。

“这几年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早癌发现率低于日本、韩国?我们仔细看了日本的医生和人口构成比,按那个比例来看,中国至少有90%的缺口。”令狐恩强坦言。

按照标准早筛流程,每人做一次胃肠镜需要30分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早期肿瘤。以中国14亿人口基数计算,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而目前大部分工作的重任,都压在了大型三甲医院的肩上。“有好多地方报出的数据,一个胃肠镜,一年能查到12万例。”令狐恩强说。

这意味着,消化道肿瘤早筛要想破局,亟需分级诊疗。令狐恩强认为,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应该主要从事筛查,去做胃肠镜检查。而查出早癌以后,再让三级医院的医生去核准,核准后直接进行“超级微创”手术切除。避免患者都去大医院,造成医疗资源的不均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则表示,要实现分级诊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也要实现核心资源的下沉。“患者大包小裹、拖家带口到大城市到大医院排队挂号,不是来找胃镜,也是不找核磁,而是找做胃镜的医生,找会看片子的医生,找那几个有名的主任医生,这是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如何让这些核心资源真正下沉?除了讲情怀讲对口资源帮扶,还要有市场化手段,也要借助新时代的技术,比如磁控胶囊胃镜与人工智能。”

磁控胶囊胃镜或可成为解决当前专业人员短缺问题的关键。令狐恩强举例,要培养一个能够从事早癌内镜检查的医生,大概需要10-15年,从大学,到做普通住院医,然后做主治医师,他们才开始进入消化内镜这个领域,再有一些年培养,才能做早癌的诊断。

而基于磁控胶囊胃镜检诊分离的优势,操作员进行短期的专业培训后可准确采集胃内不同部位的图像,后台专业的内镜医师据此进行阅片,给出诊断报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是大幅度提升医生的阅片效率,提高医生效能。”令狐恩强说。

(责任编辑: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