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各国将秸秆变废为宝

2022-10-25 10:00:49 来源:生命时报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特派记者 周翰博,本报驻加拿大、德国、日本特约记者 陶短房、靳馥榕、徐德俊,本报记者 任琳贤

时下,各地秋收已接近尾声,很多农民们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一季作物的播种。在播种之前,有一个大问题必须处理——秸秆。过去,农民们习惯了“刀耕火种”,经常一把火把秸秆全部烧掉。近些年来,出于环保等多种考虑,我国各地相继发布秸秆“禁烧令”,力争将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回收再利用。截至2021年,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已达88.1%,仍有小部分地区还在用焚烧处理。火光一起,烟雾弥漫,既污染环境、损害健康,又可能影响交通、破坏土壤。其实,禁烧秸秆已是全球趋势,很多粮食生产大国都在大力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白白烧了,太可惜!秸秆作为生物资源的巨大潜力应被高度关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一级调研员、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研究员贺震介绍,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最多的是还田和生物质能源发电,各地政府对农民将秸秆机械化还田、企业回收利用秸秆等都有补贴。此外,秸秆在动物饲料、蘑菇基料、应急物资储备(如防洪草袋)、手工艺品(如江苏省的秸秆画、秸秆工艺品)等方面也有应用。近二十年,国家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支持秸秆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及基料化(“五料化”)。数据显示,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自2016年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以来,投入资金达140.5亿元。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量6.47亿吨,综合利用率达88.1%。

尽管如此,每年秋收结束,仍不时有农民因焚烧秸秆被立案处罚的消息传来。贺震表示,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从实践经验来看,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是人多地少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小农户经济,少数地方有焚烧屡禁不止的情况,需要解决好以下四方面问题:

回收别耽误农忙。农民们收成一波,就会根据气候赶紧种下一波作物。比如,有些地区秋季收割完小麦后,很快就得准备秋播小麦,因为小麦对地温、土壤干燥度都有要求,若是种晚了,来年收成会受影响,中间间隔只有十几到二十天。一些农民等不及企业回收秸秆,就可能铤而走险点火焚烧。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外,更需要打通、提速秸秆回收“最后一公里”。各地政府须下决心,拿出真金白银,在机械化推广、操作环节中发挥实实在在的主导作用。比如,让切割打捆机在秋收时就下田,农民一边收割作物,一边就将秸秆压缩打包,企业到时去田间运走即可。

“烧灰肥田”存在误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发现,秸秆焚烧后产生的草木灰可以肥田、杀菌除害。这点不可否认,但焚烧过程中形成的高温,同时也可能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腐殖质和杀死有益微生物。研究发现,单次秸秆焚烧会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至少0.3%,导致土壤的物化性质改变和微生物系统破坏,保水能力降低,肥力状况变差。相比,选择切碎填埋或沤肥的形式还田更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禁烧令”下不能只以严刑威慑,农技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知识,使农民真正理解、支持禁烧。

算好回收的“经济账”。秸秆体积大,从切割、打捆到装车、运输都要耗费不小的人力物力成本,所以在山区或农田规模小、位置分散的地方,回收秸秆可能有“入不敷出”的情况。这需要各地根据实际,划定农田周边企业回收半径,通过提高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完成责任范围内的回收任务,同时,提高农民补贴,增强积极性。

完善相关产业链。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形成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才是发展之道,其中包括秸秆的收割、运输、再加工、销售以及循环利用等。各地政府应结合当地发展情况,朝着秸秆“五料化”扶持相关产业布局和发展,真正让秸秆综合利用产生收益,才能产生更大驱动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