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从近年来各地的投诉数据来看,侵害老年人与未成年人消费者权益以及新消费领域问题突出,且手段复杂多样,侵权危害和社会负面影响大。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市场监管局始终聚焦“一老一小”特定群体权益保护与新消费领域规范发展,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抢阵地 强基地
在“一老”领域,针对老年人信息分辨能力弱、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等特点,一些不良商家设置养生骗局、网络消费陷阱,通过虚假宣传保健治病功效,赠送产品、养生讲座、免费旅游等“福利”,诱导老年人入坑,高价购买低廉甚至“三无”产品,投资养老项目,购买“套路保险”,掏空老年人的“钱袋子”。对此,镇海局积极抢占宣传阵地,发好消保声音,在3•15、6•18、“双11”及节假日等重点时段,通过线上发布消费提示、警示案例、宣传视频等,线下深入广场小区,悬挂标语,发放宣传单、宣传品,提供现场咨询等方式,向老年人宣传科学理性的消费知识,引导老年人避开网络消费陷阱和保健养生骗局。
同时,以促进老年人放心消费为目的,重点培育社区放心消费教育基地,加强实地指导,注重教育形式多样,宣传内容丰富,以健康养生讲座、网络知识课堂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真正的专家请进去,把科学消费知识送上门,增强老年人科学理性安全消费能力。
据悉,今年以来,镇海区市场监管局累计开展“共促消费公平”年主题活动9场次,通过今日镇海、镇灵通、浙江消费维权网等媒体发布典型案例及消费警示提示28篇,累计新建2家社区放心消费教育基地,其中1家获评“宁波市放心消费教育基地”。镇海移动体验教育基地推出的“智慧银龄课堂”也深受老年人喜爱。
重协同 强教育
在“一小”领域,培训机构优惠活动五花八门,诱导家长缴纳长期培训费,推高消费风险;学校周边店铺利用盲盒、抽奖诱导未成年人消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主播打赏,购买手机、宠物、游戏卡牌等高价商品,家长申请退款困难。针对培训机构,镇海区市场监管局专门出台工作方案,成立“双减”专班,从培训机构登记、收费、广告、合同规范等方面,多夸协同进行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基本消除。
针对校园周边,开展玩具文具明码标价专项检查,严查销售盲盒玩具、卡片等具体款式、概率不确定的商品,严查利用稀有款、隐藏款诱导未成年人购买销售行为,严查利用中奖几率极低抽奖游戏,或自行调节中奖概率、暗中提高中奖门槛等销售行为。开展“安全用妆携手童行”“食品安全知识课堂”系列校园宣讲活动,送知识进校园,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健康消费理念。
此外,强化涉未成年消费纠纷案件调解成效,通过诉调对接、协同办件等机制,督促经营者履行身份核实义务,切实保护未成年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处理涉未成年人消费投诉43件,与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0%。
以约谈 促规范
在“一新”(新型消费)领域,大数据“杀熟”,消费者不知情“被溢价”,直播带货虚假活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误导问题突出,更有甚者,直播间明目张胆进行反常识的直播造假,挑战消费者认知底线。为遏制直播营销乱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镇海区市场监管局公开发布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提醒提示函,创新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从业人员线上培训,持续开展直播营销违法违规专项治理,对辖区文创园、萌恒大厦、329园区、农技协会等直播聚集地全面摸排,宣传直播营销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直播主体合规经营。
据统计,今年以来,镇海区市场监管局约谈辖区重点直播企业7家次,宣传海报投放公益广告点位500个,印发《电商经营相关法律法规汇编》60余份,立案查处网络直播营销违法线索18条,罚没款1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