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房产 旅游 教育 党建

健康 文化 县域 专题 新阶层 国防军事

3.2万页手稿看鲁迅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1-10-08 10:41:21

3.2万页手稿看鲁迅

《藤野先生》手稿,鲁迅撰。本报记者 陈雪摄/光明图片

在手稿中,无数“鲁迅的细节”出现在人们眼前:

1926年10月,他在《藤野先生》手稿中写道: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在“便”字后,他添写了一句“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1927年7月,《朝花夕拾》结集出版时,他手绘了一张插图——一个脚蹬草鞋、手拿蒲扇的“无常”。

他关注古物,醉心收藏,1917年,拟了一份“待访石刻画像目录”,作为委托友人前往山东访石刻的参考。目录前细心写着“一用中国纸及墨拓。二用整纸拓金石,有边者并拓边……”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一套共78册的《鲁迅手稿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于近日面世,被称为“鲁迅研究的最新重大成果”,《全集》也成为目前卷册与篇幅量第一的手稿集。近日,新书首发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据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全集》专家委员会主任饶权介绍,《全集》共收入鲁迅手稿3.2万余页,较此前出版手稿增加逾1.46万页。

“凡是鲁迅留下来的字,全部都算”

“这是目前卷册数量、篇幅第一的手稿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王锡荣说,手稿是最原始的材料,这部新世纪的新《鲁迅手稿全集》,将树立一座中国手稿出版的新里程碑。

新书首发式上,饶权介绍了《全集》出版的背景。20世纪,国内陆续出版了近30种鲁迅手稿汇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鲁迅研究者的需求。近30年来鲁迅研究和新文学研究继续深入,鲁迅手稿征集整理工作不断有新发现,高清影印出版技术也有了很大提升,学术界迫切希望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鲁迅手稿开展研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鲁迅精神的呼唤、对传承鲁迅文化遗产的渴求。“鲁迅手稿是鲁迅精神的重要载体,全面梳理出版鲁迅手稿,是系统梳理鲁迅先生文化遗产,推进弘扬鲁迅精神的重要举措。”饶权说。

为回应各界期待,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支持下,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提出重新编辑出版《鲁迅手稿全集》。经中宣部同意,该项目于2017年6月正式启动,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等鲁迅手稿主要收藏机构共同实施,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文物出版社共同承担出版工作。历时四载,最终完成新版《全集》全套78册、共计3.2万余页手稿的精印出版。

《全集》全在哪?这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

据介绍,目前成书的《全集》,分为《文稿编》《译稿编》《书信编》《日记编》《辑校古籍编》《辑校金石编》《杂编》等七编。较以往版本来说,文稿、书信、日记增加体量不大,但也有不少重要新发现和新亮点。如《文稿编》首次收录《鹭华》等手稿,而《译稿编》收入译稿30种,首次收录《文学者的一生》等11种译稿,第一次实现鲁迅译稿的完整出版。后三编为本次《全集》编纂内容主要增加部分,实现了鲁迅手稿范围的极大扩充。其中,《辑校古籍编》共收录手稿231件,《辑校金石编》收录国家图书馆、北京鲁迅博物馆等单位藏金石手稿3516叶又66条、拓本题签773条。《杂编》共计5612页,均为首次出版,主要包括课堂笔记、题字、设计与题签、批校、剪报、家用账、票据及其他难以判定体裁和归类的手迹等。总体来看,《全集》充分体现了“全、精、真、新”的特点。

王锡荣说,按照传统的“手稿”概念,译稿、辑校稿等等是不包括在“手稿”范围内的。中国手稿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手稿的概念需要更新,手稿的范围需要扩大,除了已经列入手稿范畴的文稿、译稿、书信、日记和辑校稿,举凡读书笔记、课堂笔记、题签、排印校稿,以至画稿、艺术设计稿及其他杂稿,只要是鲁迅的手笔、墨迹等等,都是手稿,都应属于收录范围。一张收据、一张名片,凡是能找到的鲁迅留下来的笔迹一概收入,全集之“全”,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的话说,就是:“凡是鲁迅留下来的字,全部都算。”

“属于人民的重要文献”

九十岁高龄的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叶淑穗被称为“经眼经手鲁迅手稿第一人”,她撰文回顾了鲁迅手稿整理出版的历史。在她的回忆中,第一部鲁迅手稿影印本是1937年6月由许广平主编、上海三闲书屋出版,文化生活出版社总代售的《鲁迅书简》,收入了鲁迅给54位友人的60余封信札。1951年,冯雪峰组织编辑出版了《鲁迅日记》的影印本,该书出版仅两个月就售罄。冯雪峰在出版说明中写道:“这是研究鲁迅的最宝贵和最真实的史料之一,也是属于人民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物出版社1978—1986年版的《鲁迅手稿全集》则是在毛泽东的批示下启动的,前后耗时近十年,分文稿、书信、日记三个部分,虽然当年的“出版说明”中写着“鲁迅的译文和古佚书,古诗文、古碑的辑录手迹,准备于1981年后陆续出版”,但由于人员、资金、技术等原因,后续的整理工作却一度搁置了,而且在那套书出版后,又陆续发现了不少鲁迅手稿和书信——这成了新《全集》出版的重要伏笔。

文物社版的《全集》不全,难以满足学界和读者的需求。在各界的期待和支持之下,2017年启动编辑的新版《全集》,得到了各方面的助力,编辑出版团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集国内外鲁迅手稿收藏线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据了解,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国家图书馆等主要手稿存藏单位所藏鲁迅手稿得到全面整理,其他收藏机构如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东北大学、关西大学、岛根县松江市立鹿岛历史民俗资料馆,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上海宋庆龄纪念馆、蔡元培纪念馆、甘肃省图书馆、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等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搜集到许多此前未收录的珍贵文献。

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介绍,承担出版任务的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在鲁迅手稿整理出版上已有数十年的积累,12位编校人员按照“时代精品”的要求,广泛征集手稿线索,克服困难赴海内外多地拍摄搜集,开展了“五审五校”,以确保编校质量。《全集》编纂工作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承担,各分编具体编纂工作主要由几位年轻的副研究馆员承担。

鲁迅的家人马新云、周令飞、周令一提供了家藏手稿的图片;鲁迅的日本好友内山完造的后人内山篱和内山深积极帮助了解一些日本收藏的手稿线索,并协助出版社人员赴日拍照;作家曹靖华的后人曹明,直接携带所藏鲁迅致曹靖华书信至国家图书馆扫描。日本关西大学藏有鲁迅题赠增田涉的几种手迹,均受到专家高度关注,受疫情影响,此前未能拍摄,但在成书前,在多方协调下完成拍摄,并最终收入《全集》。

“手稿更近一层,也更进一层”

“原来鲁迅画的‘无常’是这种大小的!”

“你看鲁迅翻译的这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用这么小的字写在这么小的一个本子上。”

陈子善多年从事现代文学史料研究,在看到一些鲁迅手稿时他还是会连连感叹,“有些手稿我们(研究者)也很难看到的!”

“赏心悦目。”——陈子善说,《全集》有欣赏价值,“直接接触到鲁迅留下来的字,好像你在跟鲁迅对话。文字是有亲近感、有生命力、有呼吸的,如今我们只能通过鲁迅的作品与他沟通,而手稿更近一层,也更进一层。”

陈子善翻着《日记编》给记者举例。比如,以前我们看到的整理出版的鲁迅日记,都是带标点的,但是他的手稿是没有标点的,对照来看也许会有不同的理解。鲁迅书信信封的收录也是此次《全集》编纂的一个亮点,将为手稿研究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参考。“这套《全集》肯定会给我很多启发。”

新书首发式上,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鲁迅手稿全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黄乔生特别介绍了《全集》中的一个稿本——鲁迅手抄《法显传》。

“1916年春天,鲁迅用近半个月时间,参校多个版本,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万多字的东晋高僧法显的著作《佛国记》,也称《法显传》。”黄乔生说,当时共和理想破灭,极度失望中的鲁迅的心灵与一千多年前法显的心灵发生了奇妙的契合,他通过抄写《法显传》表达自己继续探索的决心。这个抄本就收录在《鲁迅手稿全集》古籍编中。鲁迅从中外先贤的事功中获得动力,《法显传》正是他借以发愿的文本,是他在“铁屋子”中的一次暗下决心。多年以后,读者看到这一叠似乎并不愿意示人的手稿,仍能强烈感受到他经历过的内心波澜和其中蕴含的他的创造力的生长点。

“向外的探索,同时也是向内的反思,一次发愿便是一次自我超越。”黄乔生说,鲁迅为社会的进步求知,为民众的福祉呐喊,为民族的复兴奋斗。这是他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只有怀着这样的志愿,才能写出为了民众、感动民众、为民众所喜爱的作品。

在鲁迅诞辰140周年之际,3.2万页手稿面世。专家们认为,阅读鲁迅、理解鲁迅、研究鲁迅,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