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和结构日趋多元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分类精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近年来紧跟职业教育发展步伐,高度重视教育教学信息化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与实践基于大数据的“分类培养、精准施教”育人模式,契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提出的“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如今,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分类培养、精准施教”育人品牌更加响亮,教育信息化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愈加鲜明。学校正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和分类精准培养,着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能培训高地、创新创业高地、社会服务高地,向着全国高水平职业院校目标迈进。
破题
问题牵引,理念先行
刚入学时,学生王翠英因为所学专业与兴趣不符,一度感到迷茫、失落,找不到人生方向。
像王翠英一样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不在少数。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同时,53%的人认为没有足够的能力自行规划。
这些年,尽管不少高职院校重视学生职业发展,在学生入学之初就通过开设课程、专题讲座、教师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多数院校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造成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没有全面的科学理性认知,对报考的学校、专业、学习资源、师资水平及就业状况等信息掌握不够充分,院校专业选择填报存在望文生义、跟风等现象。
而随着高职院校录取方式的不断革新和生源类型的不断丰富,传统单一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产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
高职院校生源组成多元。由于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生源变得多层次和多元化,有高中生源、中专生源、技校生源、“3+2”五年制生源等。特别是2019年教育部《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扩招100万高职学生,其中包括了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这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更加复杂。
“人职不匹配”现象突出。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所学相比企业所需有所滞后,是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新业态、新经济、新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少学生对企业的真实需求不够了解。由于高校获取职业人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等数据途径有限,人才供需信息不能互联互通,导致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际职位能力要求存有偏差。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与诊改体系还不完善,缺乏人才培养过程和跟踪大数据的支撑。
学生个人职业倾向不同。根据生源家庭背景和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同一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就业诉求也不尽相同,如技术技能型、管理型、创业型等不同类型人才发展方向,或升本考研等。
面对如此差异化的生源基础和个性化需求,如何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招生录取、专业教育、就业择业等全过程,对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诉求的高职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精准培养,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环境,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紧迫问题。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需要职业院校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发挥生涯规划的“导航”作用,帮助广大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大数据技术的诞生,为有效解决教育过程数据搜集困难、分析技术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此,以人职匹配理论为指导,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对高职学生实施分类精准个性化培养,不仅对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就业品质、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实现产业人才的精准供给,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探索
需求导向,科学分类
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基于大数据探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类个性化精准培养和教育,创建了“一平台三系统”,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
——创建人职匹配大数据分析平台。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据构建的“学生—专业—能力—职位—职业”匹配分析模型,设计学生成长画像、职业需求分析等功能模块,形成支撑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的人职大数据和匹配分析大数据平台。
——开发“职业性向测评”系统。依托智慧校园平台自动抓取学生的基本信息、学干锻炼、兴趣爱好、社交实践等多维度信息,形成学生职业性向大数据仓库。通过对学生测评画像和综合分析,输出《学生专业与职业性向评估报告》,辅助指导学生志愿报考和职业方向选择。
——开发“成长画像学习导航”系统。整合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以及各类专班、工作室(坊)、名师引领团队等教育数据,为学生能力分析画像、专业教学诊改等提供数据。
——开发“智慧化精准就业”系统。通过对学生意向岗位、专业能力、技能特长、性格特质等进行综合分析,为学生推荐匹配度更高的就业职位。
建立平台、系统后,如何分类培养?全校学生分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新生入校时,学生依据大数据测试平台对职位类别、能力等数据分析反馈结果,并依据对个人测评结果出具的《学生专业与职业性向评估报告》,自主提出申请选择适配的专业。第二次为第一学期结束后,学生经过一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对职位类别、职位和能力有了新的认识,根据大数据分析平台对个人测评结果出具的《学生就业意向与学习导航报告》,结合个人职业兴趣、爱好潜质、适合职位等,清晰认识自己的职业目标,再次提出申请重新选择适配的专业类别和职业发展方向。学校按照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就业意向、职位类别等,参考学生的分析报告结果和个人意愿,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
值得一提的是,“分类培养”并不是给学生贴标签,生涯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相反,基于大数据的职业测评贯穿学生整个求学阶段,甚至包括就业任职阶段。在此过程中,学校会多次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意向及感受进行追踪回访、合理评估,并适时作出规划调整,以真正达到科学育人的培养目标。
入学时被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录取的学生王翠英就是科学分类的受益者。通过学校组织的学生专业与职业性向测评,她意识到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而会计专业在她“适合度最高的10种专业”中排首位。经过一个学期的慎重考虑,她决定转到会计专业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大大提高,并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了初级会计职称资格考试。
学校提供的职业测评和就业指导课,让王翠英这样的学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职业目标,不再“茫然”“盲目”“忙乱”。按照职业规划朝契合兴趣的方向去努力,也会提升自己对未来工作的满意度,更容易实现自我价值。
实践
分类分阶,精准施教
科学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精准施教。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大数据对全校现有52个专业的学生逐一分类后,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适应性,在学生现有专业的基础上,选择有管理、营销、创新和创业意向的学生,创建“专业+管理”“专业+营销”“专业+创新”和“专业+创业”的精准施教模式,创设“普育—培育—选育—精育—长育”分阶育人场景。
“专业+管理”人才培养。学校依托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和与苹果公司共同制定的“雏鹰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组建“雏鹰计划”特色专班,创建校内培养、企业实践和独立工作等渐进式“专业+管理”人才培养平台。学生在学习校企定制开发的应用管理类课程基础上,通过企业实践和顶岗实习成长为企业管理人才。“雏鹰计划”为富士康科技集团培育了一批优秀管理人才。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王林河仅用两年时间就摘得企业“量产功勋”最高荣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王宇翔、孙佳豪、张国奥、李广辉等已成为部门线长或管理储备人员。
“专业+营销”人才培养。学校依托现代营销中心和“大能手创客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借助学校第二课堂和选修课的形式,为有营销兴趣与特长的学生组建“匠心筑梦·卓越计划”特色专班,创建“专业+营销”培养平台,引导学生学习完成第三方提供的真实案例、项目及任务,破解技术难题。2020届毕业生赵天旭入校时被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录取,却“常常因找不到学习兴趣而苦恼”,后经学校的“学生专业与职业匹配测评”,发现市场营销专业最适合自己,随即转到市场营销专业学习,毕业后进入河南一家有名的建筑工程公司任职,现已成为采购部部长。
“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依托创新研究中心,省级、市级和校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科研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科技发明活动等,创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为有科学爱好、创新素养、创新意识的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意识和学习意识。通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先后培育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
“专业+创业”人才培养。学校依托创业研究中心和校政研企四方共建的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成立“创意小组—创客工坊—专业群创业中心”,整合学校创业教育、创客空间等资源,打造创业实践场景,创建“专业+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为创业意愿强烈、想法成熟、能力突出的学生,开办“创业专业实验班”,培养创业精英人才。2018年以来,陈继文、张文博、任志远等创业学生,依托学校孵化的创业项目,先后成功注册企业,其中,河南赶小集电商有限公司两年营业额超过1.2亿元。
为进一步检验基于大数据的“分类培养、精准施教”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又创建基于大数据的质量诊断平台,收集挖掘学生在校学习、求职择业以及工作期、职业期和事业期发展大数据,对学生发展的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测诊断,检验分类是否科学,施教是否精准,形成学生发展综合评价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提升人才分类培养、精准施教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成效
人人出彩,示范引领
多年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3%,学生在500强企业就业人数持续上升,“雏鹰计划”优秀毕业生被苹果公司评为“造就未来的领导者”。
毕业生的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好走,根本原因是近年来学校实施“教育数字化”工程,依托信息化技术开展“三教”改革,大力推进“教师护路、教材筑路、教法引路”,深耕内涵建设,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精准快速适应岗位,越来越受用人单位欢迎。
“赋能”教师——为学生成长护路。为充分适应“移物云大智”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影响,学校通过强化数字素养培训、开展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评比等方式,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团队建设。
“强化数字素养培训”。学校采用“走出去”接受专项培训和“请进来”开展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化发展视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方式运用能力,学习掌握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使用的最新技术和组织运营方式并融入课堂教学中。
“开展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评比”。学校采用“以赛促教”的方式,组织参加各级各类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评比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充分交流信息化教学经验,评选和推广先进典型,强化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智慧教学场景和数字化资源的考核力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近年来,在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中,教师获国家级3等奖1项,省级2等奖3项、3等奖3项;教学团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
“革新”教材——为学生学习筑路。为解决教材老化、脱离实际、不好用、不实用的问题,学校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从“高、深、广、新”四个方面入手,大胆实践,开发使用了一批实用易学的对路教材。实行“校—院—企”联合模式进行教材建设,及时纳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开发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视听教材、实物教材、场景教材、云教材等。
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教材线下教学为主,各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及通识课教学平台等线上教学为辅的教学内容和资源体系。学校现建有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同时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校。学校入选国家规划教材2项、省级规划教材27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省级教材建设奖7项。
“激活”教法——为学生成才引路。学校积极对接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把“学精湛技术、拿资格证书、择理想职业”作为教学理念。据统计,近年来,学生通过学习培训取得各种资格证书的比例达90%,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2.6万人次,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一种或几种执业职格证书的比例已占70%以上。在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主阵地作用。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衔接,“课堂像车间,作业像作品”。运用“讲—演—练—评”教学法,广泛采用任务式、单元式、项目式、情境式教学,学生以作品的形式完成教学单元。学校建成了校内外近千个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实训教学学时比例达到总教学学时的65%以上。学校建有“河职云课堂”课程教学平台,30多间智慧教室或精品智慧教室和100余间智慧实训室,形成了丰富、实用的智慧教学场景和平台。
为实现信息化教学,学校建设100多个虚拟仿真平台,极大提高了学生实训课的课堂体验。如现代信息技术学院打造的“XR端午数字文化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把线下场馆搬到线上,游客戴上VR头盔游览时,不仅场景效果和现实完全一样,而且还做出了屈原形象,游客可以和他交流互动。直观生动的场景、有趣的交互游戏、跨时空的离线功能,比线下场馆的体验更佳。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风正海阔千帆竞,百尺竿头再攀登。站在新的起点上,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探索教育信息化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模式,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李桂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