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房产 旅游 教育 党建

健康 文化 县域 专题 新阶层 国防军事

【守艺中华】黄河边上澄泥砚传承人王玲:穿越百年的守护 泥火淬炼中重生

来源:中华网河南 2019-11-27 14:16:15
 

古之文人以持文墨为生,多数爱砚成痴,将砚台视作安身立命之本。中国砚文化博大精深,更是有“武夫宝剑,文夫宝砚”之说。砚台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人文化的记忆。而澄泥砚作为四大名砚中唯一一种由泥合成的名砚,色彩多变,造型独特,在中国砚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成为一朵令人瞩目的奇葩,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推崇。它在唐代兴起,但至元代消失,数百年之后又在黄河岸边“重生”。今天,“中华网河南频道·守艺中华”推出第10篇,聚焦黄河岸边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王玲,看她在黄河岸边,三年呕心沥血,上百次的试验,上演了一段与黄河澄泥砚穿越百年的守护传奇……

【守艺中华】黄河边上澄泥砚传承人王玲:穿越百年的守护 泥火淬炼中重生

【人物简介】王玲,女,1967年出生,原籍安徽太和县人,国家级“德艺双馨”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政协委员,郑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所长。

刀锋过后石面上的“三千细致” 非凡匠心黄河边的“人间繁华”

11月中旬的黄河,一片肃杀。记者来到了位于黄河边上的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见到了王玲。走近这位国家级“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发现她是一个很干练、朴实的女性。

在王玲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艺术研究所的展厅。展厅内陈列着大型的泥塑、成版的砖雕、黄河澄泥砚等。其中,环室内的砖雕长廊上,《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内容分别被展示出来。有一段长达数十几米的砖雕,形象地展现了《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场景。这幅作品从人物到背景,大到亭台楼阁,小到人物脸上的神态,均清晰可见。

【守艺中华】黄河边上澄泥砚传承人王玲:穿越百年的守护 泥火淬炼中重生

红楼梦砖雕

据王玲介绍,雕刻红楼梦时采用了集高浮雕、浮雕、阴阳线刻于一体的雕刻手法,人物突出、背景写意的表现形式,细腻地再现了《红楼梦》的典雅风格。“另外还有一幅耗时3年的《西游记》砖雕,书中100个故事情节,从人物的面部表情到砖雕的整体布局,都是我们翻看原著揣摩画图,雕刻出来的。”

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心酸,王玲告诉记者,通常一件大型砖雕作品完成,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年才能完工。 “砖雕每大一点,工艺的复杂程度就要增加好几倍。雕刻和烧制中面临着变形、收缩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摔毁重做是常有的事情。”

【守艺中华】黄河边上澄泥砚传承人王玲:穿越百年的守护 泥火淬炼中重生

《西游记》砖雕(部分)大战九头狮

王玲1967年出生于安徽太和县,自幼随父母学习雕刻、泥塑。1986年,王玲跟随丈夫张存生一同到黄河游览区工作,二人负责景区内的人文雕刻。面对滚滚黄河,他们十年如一日,从事泥塑、雕刻的工作。在他们看来,黄河边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手中“塑造”的却是一个繁华的世界。其间,两人创作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凝结了他们作为手工匠人的赤子情怀。

穿越百年的守护 泥火淬炼中重生

1987年,齐白石的弟子、国家著名画家卢光照先生来到黄河岸边,王玲的丈夫张存生负责接待。卢光照先生得知张存生善塑泥塑后,感慨道:“说起黄河泥塑,我不禁想到了黄河澄泥砚。黄河澄泥砚在唐代曾被列为‘贡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制作工艺失传了。我收藏了众多的砚台,却独独少了一方澄泥砚……”

卢老的话,张存生、王玲夫妻记在心中。黄河澄泥砚产生于黄河边,如今二人守在黄河边,又有砖雕的烧制手法,为什么不能把“失传”的澄泥砚找回来呢?有了这个想法,夫妻二人便开始翻阅澄泥砚的相关资料,并咨询了很多书法家,试图还原澄泥砚面貌。

【守艺中华】黄河边上澄泥砚传承人王玲:穿越百年的守护 泥火淬炼中重生

黄河澄泥砚

而复原澄泥砚,第一步找原料便犯了难。面对着滔滔黄河,和取之不尽的泥沙,找到适合制作澄泥砚的黄河泥却并不容易。王玲介绍,并非所有黄河泥都可以用作澄泥砚的原材料,澄泥砚所用的泥必须是黄河中下游的泥,水流越急的地方,泥就越细腻。于是他们就冒着生命危险在深水区挖掘泥沙。经过几个月挖掘,他们终于在距离黄河游览区七、八公里的地方找到了适合做砚的黄河泥。

找到泥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烧制。“澄泥砚取之于水,成之以火”。澄泥砚所用的泥沙,质地较软,难经高温烧制,而低温烧制的成品硬度又不够,所以烧制的火候成为关键。

开始,张存生、王玲夫妇按照烧制砖雕的技艺烧制,从窑里出来的砚基本都是青色,但是,历史上记载的澄泥砚多为黄色。后来,他们又为澄泥砚专门立窑。为了把澄泥砚尽快烧制出来,1988年春节,王玲夫妇还在加班加点的立窑。王玲说:“当时天下着雪,我搬砖,他立窑。当窑立好后,我们俩满怀希望把花费几个月的作品放进去,烧制了7天7夜,打开一看,却是一整窑的碎片。”面对一窑的碎片,张存生久久伫立不能言语,王玲也伤心地泪流满面。但是二人并没有气馁,他们百败不折地为心中的信念继续试炼。

终于,1991年5月,历经3年时间,131次的试验后,在泥与火的淬炼中,“黄河澄泥砚”终于重新“问世”。他们研制出来的澄泥砚,质坚如石、耐磨持久;发墨快,发墨性强且不渗水;色彩纯正、大方。黄河澄泥砚一经问世后,专家、学者都给与其高度评价。成为诸多收藏家争相收藏的作品。张存生、王玲夫妇完成了对黄河澄泥砚跨越百年的守护。

【守艺中华】黄河边上澄泥砚传承人王玲:穿越百年的守护 泥火淬炼中重生

“山花奖”奖杯

2003年黄河金沙泥艺术系列工艺品被列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首批重点抢救项目,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2007年黄河澄泥砚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玲的作品《九龙回观砚》《黄河岸边是我家》《八仙如意砚》三次荣获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她还被授予“徳艺双馨民间文艺家”的荣誉称号。

发展至今,黄河澄泥砚已经拥有一套完备的生产流程。一方小小的砚台需要经过选泥、采泥、澄泥、过滤杂质、晾晒过滤、和泥、制作初型、雕刻砚槽、精雕花纹、整体精雕、阴干、干刻、打磨、抛光、装窑、烧窑、成品抛光18道繁复的工序才能完成。

“黄河是我的根,是我的灵魂”

“道以成器,而器以载道”是中国古代形成特有的哲学意境,器物诉说着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而文房中一枚小小的砚台,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王玲夫妇制陶器于物化,作学问于内心,在深挖黄河古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作新,更新观念而不失传统,将“泥与火”凝聚成最为简单的语言形式,由黄河走向世界,促进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进行更广泛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王玲开发了黄河泥的文创产品——黄河金沙泥茶具。她认为,陶艺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物以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而茶具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们民族茶文化的源远流长。黄河金沙茶具选用黄河中下游沉积的含有多种矿物质的泥沙,经过澄清、成型、球磨、雕刻,然后高温烧制而成,其造型独特,色泽厚重,拙朴、深邃、大气的风格可谓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文化与艺术的拥抱,很得世人称道。“为什么叫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就是因为黄河深处的沙土含有金黄色的颗沙粒,烧制出来后看着就像是黄金颗粒一样。”王玲说。

【守艺中华】黄河边上澄泥砚传承人王玲:穿越百年的守护 泥火淬炼中重生

王玲

王玲的作品被人称之为“中原一绝”,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艺术博览会,获得了国内外80余项荣誉。荣誉的增多,也意味着肩上的责任越重,王玲不但积极培养学生传承技艺,还解决了200余名残疾人员的就业,并负责他们的吃住。

33年光阴,从不满20岁的青葱少女,到如今天命之年,弹指一挥间。对王玲来说,33年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曾经一起奋斗的丈夫张存生在1999年因病离开了自己;女儿也已经嫁人;曾经的学生已经出师……唯一不变的就是背后的滔滔黄河。王玲说:“黄河就是我的灵魂,离开了黄河,我的作品就没有生命力,只有守住黄河,心里才踏实。”(徐玉涛/文 贺凯、受访者/图)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