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健康 家居 文化 县域 专题 新阶层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来源:中华网河南 2021-12-16 09:00:16
 

一人、一笔、一纸、一刀

三国风云、天罡地煞

观园美景、西天取经

神态万千的人、栩栩如生的物、丰富多彩的景

勾栏瓦舍、世间百态

这些流传千古的故事

在行云流水的线条中

娓娓道来

纸随刀转 心随纸动

惟妙惟肖的老虎、千娇百媚的睡莲、活泼可爱的稚子……甫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郑州市非遗传承人黄建军老师30年前的剪纸作品,在玻璃框中展现着那个时代的印记。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者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它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能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剪纸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相得益彰,写意与寓意相互融合。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细可如春蚕吐丝,粗可如大笔挥抹,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也正是被剪纸的这种艺术形式所吸引,黄建军自小就跟着家人学习剪纸。在上学之后,剪纸引入到课堂中,因为之前有剪纸的基础,因此他对剪纸上手也比较快,在初中时就发表过不少剪纸作品,而且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也更让他热衷剪纸。

经过多年的锤炼,如今他的剪纸已是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作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纸上谈文 妙手生花

2003年,黄建军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把《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中经典的人物和故事用剪纸这一形式表现出来,每幅剪纸再配以简洁的文字介绍,让更多的人在短时间内通读“四大名著”。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据黄建军老师介绍,《西游记》单部就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之后又用两年的时间把它刻下来,四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部。

从2003年到2018年,16年夜以继日,全套共585页,长460米,剪纸版“四大名著”才正式完工,在创作过程中用坏的刀片就有上千片。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但要将名著内容通过剪纸表现出来,谈何容易。为了让剪纸内容更加贴合原著,黄建军仔细研读四大名著,筛选中心思想,收集素材构思画面,让脑海中关于故事的记忆清晰再清晰,然后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场景进行串联,再用纸和刻刀,完整演绎出一部部盛大史诗。

这幅作品一经问世,便震惊了每个前来参观的人。单看每一张画面,展现了一个章节故事,若是连起来看,则是一副可视化的、恢弘壮丽的史诗长卷,每一个细节都让人称赞。

古韵今生 匠心独具

把郑州搬到纸上,会是什么样子?

在完成四大名著的作品之后,为了弥补现代作品的空缺,黄建军又创作了《黄河明珠图》这一作品。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该画作高52厘米、长22米,重点描绘了炎黄二帝广场、少林寺、火车站、百年德化街、玉米楼等郑州主要景点和风土人情。作品兼具写意和写实的韵味,形式新颖、技法多样、构思巧妙,还颇具故事性,让人连呼震撼。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让作品更加贴合实际,黄建军多次前往郑州各地实地采风,同时查阅郑州各县市区资料,最终创作出了这幅巨幅艺术剪纸作品。

剪纸与当代,并非风马牛不相及之物,剪纸之艺术,将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延展开来,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郑州。

穿越古今,用传统技艺展现当代文化,既展现了当代中国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又反映了新时代下郑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给人以美的熏陶和心灵的洗礼,达到了弘扬郑州城市文化与传承民间艺术相互促进的效果。

【河南好物】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此外,黄建军老师还用剪纸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法,历时百余天,创作了长7.2米,高52公分的《丑雨7.20 守护》,再现了郑州7·20暴雨后的一系列群众积极自救、政府指导救援,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场面。

  责任编辑:闫冰洁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