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的织锦、五彩的丝线、灵巧的双手、翻飞的银针……走进河南省开封市东郊王素花家中,88岁的她正在创作《千里江山图》中的局部小品。小小的绣花针连着五彩的丝线穿梭于锦缎之上,精美细腻、生动灵巧的花鸟鱼虫、浩荡巍峨的山河壮景就这样在她的指尖中诞生。
环顾房间四周,墙上、桌子上、床上、柜子里或悬挂、或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刺绣珍品。有气势宏大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有古色古韵的历史名作《韩熙载夜宴图》,有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蒙娜丽莎》,还有雍容华贵的《梦幻牡丹》等,不同的图案和色彩相互协调搭配,每一针都饱含着王素花对生活的热情。
从第一次拿起绣针,到耄耋之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素花在这个行业坚守了近70年。七十年间,王素花心不离绣、针不离手、手不离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风格。
“一针一线绣人生,一心一意做好人。”对王素花而言,她把自己的人生一针一针地浓缩到了绣品上,而汴绣这个浸透着北宋文化的“汴中珍宝”也在王素花的指尖上历久弥新,绵延不断。
绣花不是“闭门造车”
“我从小就对绣花感兴趣,曾经看过村里的大家闺秀绣花,就萌生了学习刺绣的想法。”王素花说,在她的童年时代,家里十分贫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绣花是一件奢侈的事,自己只能偷偷看别人刺绣。
“那时我一边羡慕,一边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学习绣花。”
1957年,王素花报名参加开封汴绣厂的考试,正式成为一名“绣花工”。凭借着一股拼劲,不到半年时间,王素花就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两个月后又提为主任,后来又从副厂长提升为厂长。
1958年,王素花接到绣出《清明上河图》的任务作为国庆献礼,她二话没说一口答应,回家卷上铺盖搬进厂里,和刺绣组的工友们紧锣密鼓干了起来。
“绣花不是‘闭门造车’。”王素花说,清明上河图中有人物814个、牲畜83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桥梁17座、树木180棵,“要想绣出精品,离不开对细节的观察和考究。”
为了更好地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风采,王素花带领专项小组沿街串户,挖掘民间刺绣技巧;为了绣好画中的牲畜和船绳,她一有空就到乡下观察毛驴的毛色、耕牛的形态和骆驼的习性,还多次跑到黄河边,看纤绳有几股,看船工如何盘放船绳。之后,她又专门跑到北京看《清明上河图》真迹。
经过三个半月的艰苦奋战,王素花和工友们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成功绣出中国第一幅《清明上河图》绣品,并被送往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展出。王素花也因此被邀请进京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
“我是一个不服输的性格,只要拿起绣针,绣比天大,再大的困难也不怕。”王素花说。
干到老 学到老
选料、扎制、上绷子、上浆子……一件汴绣绣品,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制成成品。“平、齐、细、活、光、亮、静”便是王素花对每道汴绣工序提出来的要求。
王素花坦言,要使每道工序都精细入微、做到完美,不仅需要大量的刺绣练习,还要肯下功夫钻研。
“经验都是常年针来针往中积累出来的,不经常‘扎’,不经常‘绣’,咋可能有经验?”对王素花而言,这种老土的“笨方法”,是一名绣花工不可缺少的执着。
一次,由于面料颜色不对,又来不及找工人染现成的,王素花连续实验三天,先一小块一小块地染布料,再逐步从小到大,直到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
“刺绣这一行什么时候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所以我得干到老,学到老。”与汴绣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王素花,始终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
为了习得更多针法,王素花走街串巷遍寻“老物件”,反复琢磨研究民间平针刺绣技巧。“看懂原作并不难,难的是巧用传统针法,赋予作品新的艺术生命力。”王素花说。
在挖掘、传承宋绣针法的基础上,王素花又进一步创新出滚针、反枪、拉练、悠针、蒙针等十余种刺绣针法;同时,又结合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表现手法,广学博采,总结归纳出36种汴绣针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汴绣技艺的空白。
立足汴绣行业近70年,王素花对汴绣作品提出十六字行语:色彩淡雅,工艺精细,层次分明,生动逼真。
“绣花和其它行业不一样,绣花是艺术品,是给咱们老百姓欣赏的,绣不好就是打老祖宗的脸。”王素花说。
“刺绣工艺不能丢”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把一件事坚持做一辈子。
“汴绣是800多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工艺,绝不能丢。汴绣就是我的生命,我要用自己掌握的技艺回报社会。”王素花说。
退休后的王素花本可以颐养天年,然而她却闲不住,开办起刺绣技术培训学校。
怀着回报社会的理念,王素花把招生对象定位在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农村女孩和下岗女工,为此,她亲自带队到尉氏、新乡、长垣、封丘等贫困县招工。王素花说,她希望更多的女孩子可以通过汴绣这门技艺养活自己。
招工过程中,王素花又看到了许多沿街乞讨的残疾人,当即决定培训对象要新增残疾人学员,并规定,只要手眼健全,都可以免费学习技术。
在培训学校,有医学难愈的“玻璃人”,有带着侏儒症孩子的单亲母亲,有多次产生过轻生念头和没有生活出路的下岗女工……对于每一个前来学习绣花的学员,王素花都手把手地传授技能,将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汴绣理论知识和针法毫无保留地传授下去,并对他们进行心灵抚慰,帮助她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很多人刚来的时候都是15、16岁的年纪,工厂安排吃住、学习,后来都找到了对象,组建了家庭。”王素花说,看到这些孩子们拥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如今,88岁的王素花已经桃李满天下。据不完全统计,王素花多年来免费培训的绣工就有2000多名,带动当地2万人就业,很多留守妇女在绣花这个工作上找到了自己职业春天。而这些绣工中,大部分已经成为汴绣行业的骨干力量,还有不少成为知名美术大师和高级工程师,与王素花一起传承汴绣技艺。
“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将汴绣技艺传承一天,直到我拿不动针为止。”王素花说,她现在的愿望是汴绣技艺可以代代传承,永不失传。(葛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