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健康 家居 文化 县域 专题 新阶层

紫砂非遗传承技艺师——陆慧军

来源:光明网 2022-01-12 10:50:09

有人说他是工艺老师,还有人说他是紫砂大师.......他却只是笑一笑,说:“我就是个手艺人”。陆慧军,1966年生于宜兴市丁蜀镇,十六岁进入宜兴均陶厂工作,历经数次正统高、中紫砂艺术培训,练就了扎实的紫砂造型基本功。后进入美院设计班进修,自美院教授处获得更深刻创作理念,奠定了器形创新的坚实基础。创作喜好原生生态手法,所做古朴天才,砂趣盎然,充分展示出紫砂的原汁原味以及原始风貌。三十余载的耕耘,终成一代陶艺名家,作品为藏家惊叹和喜爱。

QQ图片20191031121804.jpg

陆慧军自幼就跟随炼泥厂工人父亲学习紫砂炼泥手艺,为了增加他的体力和手部力量,他从8岁开始练倒立、扎马步、手指俯卧撑等基本功,挑砂捶泥炼泥能力。年轻时期陆慧军有过非常艰苦的生活历练,曾经有过吃不饱饭甚至是忍饥挨饿的日子,体验过事业失败时的窘迫与痛苦,甚至有过身无分文的时候.....所吃过的苦是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这些特殊的经历历练了他,也丰富了他的生活。正是有了这些经历,他对生活的体验、对作品的挖掘才更加的深刻。

2001年之后他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他的作品也不断地在各级大赛中获得大奖,各种奖项有五六十个之多。2014年获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轻工业联合会颁发的陶瓷工艺师(高级)职称。

5D3L0723.jpg

陆慧军紫砂作品《混方德钟壶》.历上清刻绘

对于工艺追求极致的问题,陆慧军有这样的看法:极致并非是盲目的追求,极致是一种合理的需要,如果一味地追求极致,那就是复制了;是否需要极致要看设计的具体要求,有的作品就是一种抽象、一种写意、一种轮廓,这样的作品你根本无需也不可能达到什么极致;有的作品重点突出一个点、一个部位、一个人物等等,这样的作品所追求的极致不是作品的每一个部位,如果你把这个作品的每一处都极致了,这个作品也就失去了重点。陆慧军说:“一个人物的极致之处可能是他的面部,也可能只有他的眼睛,该细腻的地方要细腻,该概括的地方要概括,并且要处理好粗细之间的过渡,要注意整个作品的协调性”。

陆慧军的作品在强调工艺水平的同时,更加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主题性。紫砂创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应该做到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随着你吸收各家的元素多了,逐步的有了你自己的东西,形成了你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就这就是继承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了。正所谓:‘’學時無我,化時無他‘’。这和“入帖”出帖”的道理是一样的。

5D3L4324.JPG

陆慧军紫砂作品《佛光普照壶》.嵌银丝装饰

陆慧军认为:任何一个能成为“家”的人物都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紫砂陶艺家也应该是修养全面,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首先,他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作品由内而外散发出典雅而脱俗的灵秀之气;同时,他还需要有超群的制壶根基和创作感,善于通过创作的巧妙搭配描绘出内心世界所要表达的真实形态和意境;具有独特的创造能力,能够让艺术创造的思想火花转化为具体的造型。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艺术家应有的素质,也是优秀作品产生的根基。

IMG_2176.jpg

陆慧军紫砂作品《鸿运当头壶》

陆慧军认为,紫砂创作首先在思维上要体现文化记忆:按照文化记忆理论的说法,文化经历时代交替和历史变迁之后仍然保持一致性。换句话说,文化记忆促成人类群体的身份认同。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应该是记忆的承载者,而发掘传统、发扬传统,则反映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对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认知,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文化信仰;其次,创作手法上要蕴含传统元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世界的美术领域,最有生命里的东西就是最有民族特点的东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就是我们从事紫砂创作的主要源泉;第三点,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并不是照搬,继承是合理的利用传统的元素、传统的手工技艺、传统的文化精神,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新。

IMG_2244.jpg

陆慧军紫砂作品《福临八方壶》赵辉刻绘

陆慧军是个博学的人,他在各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然,还有他自己的作品。有人觉得他是个天才,但是陆慧军却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用他的话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辛勤努力的结果,除去自己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之外,没觉得自己有任何一点优势。如果一定要说优势,我觉得我唯一的优势就是刻苦一点而已”。是啊,“刻苦一点而已”听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还不知需要用多少辛勤的汗水补足这“一点”啊!的确,做手艺人是非常辛苦和枯燥的,他们的一切成绩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hnzh001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