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房产 旅游 教育 党建

健康 文化 县域 专题 新阶层 国防军事

千岛教育:直戳亲子沟通之痛,你无休止的唠叨,可能正在扼杀孩子的成长!

来源:河南热线 2023-05-06 15:39:01

一个马克·吐温的小故事: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报复性地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

 

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心理学上面被称为"超限效应"。这种心理放在孩子身上同样适用。

父母教育孩子是应该的,但是过度的唠叨,很容易变成对孩子的指责,谁会喜欢被指责呢?

我们千岛教育就遇到很多这样的家庭,父母在一件事情上,如果说得越多,说服力就越弱,孩子也往往做得越差。

何况,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每个孩子都不是任何一个大人的"复制品",而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情感、人格与立场。

总是以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或是以自己想当然的教育观念和意志来"规训"孩子,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

它是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更是违背社会发展和自然运行规则的。

 

我们根据以往案例,总结了六点父母太过唠叨会造成怎样的不良后果:

1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失去倾听的能力

当孩子犯错时,有的父母喜欢翻旧账,把许多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拿出来说,把孩子的种种"恶行"全都数落一遍,往往越说越激动,越激动越来气,越说越多。

其实,在生活中孩子犯一些错是正常的,孩子就是在犯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对于孩子犯的错,父母应当一事一议,犯了什么错就纠正什么错,不要加以延伸。

经常翻旧账唠叨,会导致孩子失去倾听的能力,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所以,家长在唠叨时,经常可以观察到孩子走神或"神游"的情况。

做父母不要只怪孩子不听话,要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

2父母的唠叨,会引发亲子矛盾

父母一心一意为孩子着想,大事小事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帖帖,还再三叮嘱,时间长了孩子就开始不耐烦,开始发脾气顶撞父母,把父母的话不当回事。

即使父母说的是对的,也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这种重复单调的话,孩子首先会产生心理疲惫感,进而产生厌倦逆反感,唠叨的正面效果微乎其微,而负面效果却可能呈几何倍数增长。

所以父母不妨多给孩子一些信任,给孩子多一些空间。

3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不自信

父母的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是家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期望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长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传递给孩子,他们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也会不自信。

以至于,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或选择都会不自信,总担心做不好,担心别人指责,所以在行动力方面会表现很差,显得懦弱、胆小、迟疑。

宁可跟随大流,不敢自己做主。

4父母的唠叨,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惰性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特别磨蹭,赖床、做作业墨迹,不管父母怎么催都不着急,其实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父母说的太多了,说的越多,孩子就越来越依赖你的催促,做事缺失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样的话说太多次,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父母的教育权威感也会随之流失。

5父母的唠叨,使孩子感觉到被控制

因为小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在孩子已经形成独立人格后,父母依旧没有改变教育方式延续着对孩子的强势,一直絮叨,孩子想要摆脱现状却无能为力,要么沉默隐忍,要么反抗无效最后妥协。

父母这样过于控制孩子的生活,是一种很自私的表现,并非真的是为孩子好。

孩子可能只是暂时不会爆发,但等到青春期来临,也等于是火山要爆发了。

6父母的唠叨,扼杀了孩子的责任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指条件差的家庭,父母在时间、精力、物质条件方面都无暇顾及孩子,使得孩子早早有独立处事的意识。

也就从正面说明,孩子的独立不需要唠叨。

父母不停的唠叨和说教,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他们认为反正有人会提醒,便不会用心做事。而当问题出现以后,就会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

 

父母为什么爱唠叨

一,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因为爱孩子就想的多,说的也就多了。

二,父母在工作中不如意,回家看到孩子没有如他们所想的在做时,就会用唠叨这个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满足自己的情绪。

三,父母也是从小时候过来的,也许他们小时候没有听大人的,现在有遗憾,就把期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父母如何控制自己唠叨

1时刻提醒自己,"唠叨"无效

将心比心,如果我们被反复循环的话语包围时,自己是什么感受,烦、想争辩又觉得没有意义,于是自动屏蔽。

同理,当我们用"唠叨"的方式和自己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也承受相同的语言轰炸,也会采取各种防御措施"抵抗"。

一定要换位思考,时刻提醒自己,唠叨不但没有实质上的教育效果,还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焦躁的情绪。

2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孩子

我们可以试着换个思路,把"说话的权利"交给孩子自己。

比如想让孩子进门洗手,可以提醒他:"回到家,最先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相信孩子,他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做得更好。

不要命令孩子,而是尊重、引导孩子和孩子商量。

3适时放手

该孩子自己解决的,我们尽量不要参与,不要插手。

孩子做不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赖床导致迟到,孩子会因此纠正自己的行为。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长大,都需要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很难懂得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如果我们提醒无效就不妨放手,孩子会"吃一堑长一智"。

4学会等待

一些家长有这样一种心理,希望自己一说,孩子马上听、马上改正,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其实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

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心智和能力没有发展到那么成熟,一些事情他可能还没有理解,一些事情可能暂时无法做好,做家长的必须要学会等待,允许孩子有反复。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这个时间不能因家长着急、唠叨而缩短。

 

所以,你的唠叨,也许正在扼杀孩子的成长。

好父母会尊重孩子,变"说"为"听",只是对孩子提出原则性建议,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同。

父母们,请停下唠叨,把你们对孩子的担心和牵挂,化为真正的爱,放手让孩子去试错和成长,做智慧而不唠叨的爸爸妈妈。

如有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可以向千岛教育专家求助,心理专家老师专长于解决青少年问题,能为家长提供可靠有效的指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hnzh001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