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 房产 旅游 教育 党建

健康 文化 县域 专题 新阶层 国防军事

国内外社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策略差异及启示

来源:河南热线 2024-08-25 17:09:32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对全球社会构成了重大威胁。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公众健康,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国内外社区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社区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策略差异,并提炼出有益的启示,为未来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社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策略差异

1. 应急管理体系的差异

国内社区:中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同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保障下,通过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来协调和指导全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各级政府会根据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调动各方资源,进行防控和救治工作。然而,国内社区在应急管理体系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基层社区人员少、力量有限,缺乏专业的防疫指导;可支配公共资源有限,实施条件不足;信息沟通不畅,各自为战,不规范统一;基础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不足,管理能力有限等。

国外社区:(以新加坡、法国、英国为例)新加坡、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这些国家通过法律先行的方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职责和权利。同时,这些国家还注重预案制定和演练,以及多元化参与,形成了高效、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以新加坡为例,其建立了科学的疾病爆发应对系统(DORSCON),该系统针对不同级别的疫情制定了详细的防范措施、政府跨部门协调、出入境控制、公众沟通交流、应急物资采购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新加坡还建立了专业的分诊制度与全面的家庭医生制度,以及及时全面的信息披露机制,有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2. 信息披露与公众沟通的差异

国内社区:在信息披露和公众沟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公众对疫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有限;信息发布不及时、不透明,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

国外社区:国外社区在信息披露和公众沟通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透明度和及时性。以新加坡为例,其建立了危机公共信息中心,作为应对全国性危机事件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不仅提供日常数据更新和新增案例详情通报,还进行案例的传播链条分析,通过详尽可靠的信息披露机制,有效缓解了公众紧张情绪,降低了疾病传播概率。

3. 应急响应速度与效率的差异

国内社区:在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方面仍有待提高。由于基层社区人员少、力量有限,以及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应急响应速度相对较慢,资源调配效率不高。

国外社区:在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这些国家通过建立跨部门快速沟通协调机制、广泛建立传染病防治中心等措施,确保了应急响应的迅速和有效。例如,法国联合了卫生局、公共卫生监测所等多个部门,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控与应对,形成了高效、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

二、国内外社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启示

1. 加强法治建设

细化法律法规,明确权责边界:在国内,应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特点,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社区管理机构、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职责和权利。通过立法手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各项应急措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因权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

加强法治教育与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法治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针对社区居民和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定期的法治培训和演练,增强其依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自觉性。

完善监督与问责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的监督与问责机制,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共安全的良好氛围。

2.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在应急管理体系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应急响应的迅速和有效。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社会参与与协同: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应急管理模式。通过社区自治、邻里互助等方式,增强社区的自我恢复和应对能力。

完善预案制定与演练: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调配: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集和分发所需物资。同时,加强对应急物资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提升信息披露与公众沟通能力

建立权威信息发布平台:依托政府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疫情动态、防控措施和科普知识等信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发布方式,确保信息的广泛覆盖和有效传播。

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应坚持公开、透明、准确的原则,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热点问题。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恐慌情绪。

加强舆情引导与应对: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通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舆论走向等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信心。同时,加强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 加强科技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数据进行快速收集、分析和处理。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同时,建立智能化的预警系统,实现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推广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在医疗救治、物资调配、人员追踪等方面推广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通过人脸识别、GPS定位等技术实现对密切接触者的快速追踪和管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因此,国内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通过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协调行动等方式,提高全球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5. 强化基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

基层社区是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应加强对基层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力度,提高其应急管理能力。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基层社区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加强基层社区与上级政府、专业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完善基层社区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等。

基金项目: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2BGL035)

李佳 毕长春 白雪莲 姜文雯(单位: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hngy001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