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专注,动作轻柔。1月2日上午,杨凡正在制作一个名为“马上封侯”的泥泥狗,红褐色的泥土在她手上慢慢成形,然后再经过晾晒、扎孔、上底色、点化、上光等多道工序,就可上市销售了。
在豫东一带,泥泥狗是妇孺皆知的泥塑艺术品,它是周口市淮阳区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的总称,也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泥泥狗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从前,淮阳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泥泥狗,如今专门从事这门手艺的已经不多,青少年更见其少,在校生杨凡便是其中之一。今年18岁的杨凡是淮阳区城关镇贾庄村监测户杨涛的女儿,现就读于周口交通技师学院,祖父杨新廷去年患重病,祖母精神二级残疾,父亲远在广州打工,弟弟在贾庄小学读书。区委办公室结对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时,发现该户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后,立即反馈并将杨凡一家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实行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
杨凡一家享受了就业帮扶、金融帮扶、公益性岗位等一系列精准帮扶和监测政策,使她全家很快走出了困境。区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还对她家厨房、旱厕及房前屋后进行了“六改一增”暖心项目。
去年3月,祖父杨新廷去世,临终前一席话,让杨凡坚定了让泥泥狗手工艺传承下去的决心。
谈及祖父,杨凡数度哽咽。“爷爷给我说,他就是靠泥泥狗养活了一个大家庭。你要把泥泥狗手工艺传承好。”
祖父去世后,他手中搁置未完工的泥泥狗在杨凡手中成了试验品,她回忆着爷爷的制作流程,把手中胶泥照葫芦画瓢捏成了一只只泥泥狗,慢慢地,杨凡把爷爷会做的造型都试着做了一遍,对于泥泥狗的形象、制作技巧都熟稔于心。她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充分利用假期和周末时间,学习泥泥狗制作工艺,有时她还跑到附近的泥泥狗专业村金庄行政村取经学艺。她不怕苦、不怕累,一天做12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已然是一名技艺纯熟的手艺人了。
“每逢周末回家后都会与奶奶一起捏制泥泥狗,现在利用闲暇时间制作的泥泥狗一个月可赚数百元,也算是勤工俭学啦。”杨凡风趣地说。
对于泥泥狗的发展,杨凡很有自己的想法。她设计十二生肖系列,尤其是在一种泥泥狗的马背上设计上一只猴,还美其名曰“马上封侯”,赋予了泥泥狗更多的内涵与意义,也更受年轻人和广大网友的喜爱。
去年以来,淮阳区开设泥泥狗展厅、举办非遗展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这些举措为泥泥狗、布老虎等非遗技艺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杨凡只是淮阳区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一批批文创人才在此创新创业,掀起一股股“文创”风。如今,这些泥泥狗、布老虎等非遗文创产品不但在省内售卖,也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并带动周边几个乡镇一起发展产业,成为一张色彩艳丽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泥泥狗、布老虎等非遗技艺已成为擦亮“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一道风景;非遗传承人也因手握“绝活”,成当地“一宝”;而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也陆续加入泥泥狗、布老虎等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传承中来。
“传着手艺、赚着钞票,还能守着娃、顾着家,这不仅在物质上有助于父老乡亲增收致富,而且在文化上有益于传统工艺的接续传承。”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说,“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文旅文创的融合,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也给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滋养。焕发活力、充满希望的乡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翁韬 通讯员 付留兵 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