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9月13日电(记者王玉兴、慎志远)“这不就是我们村耕地的位置吗?看得清清楚楚的。”
9月12日上午,郑州市中牟县狼城岗镇东西狼社区,村民李小伟正在用手机扫描村务公开栏上的“一码看耕地”二维码。
扫描这个二维码,手机程序会根据扫码者所在的位置进行定位,显示出本人所在村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分布范围。通过系统中的“图层切换”功能,还可以在卫星图片和带有路网标识的2D平面地图之间切换,方便快捷、一目了然。
页面中还设置了“政策”和“举报”两个功能按键,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身边永久基本农田中不允许的各类非农化、非粮化违法行为,还可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拍照定位,一键举报。
今年6月,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中牟县雁鸣湖镇东漳西村试点推广“一码看耕地”二维码,效果很好。7月,又在荥阳市、中牟县、金水区等122个村庄设置了耕地保护宣传栏,内容含括耕地二维码、耕地位置、永久基本农田位置、面积、用途和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向群众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良好。
目前,“一码看耕地”二维码以宣传海报形式在全市2304个行政村村务公开栏、群众活动广场等人流量较大位置张贴。还在全市各乡镇自然资源所所长、村支书手机背面上贴上二维码,让他们成为耕地保护流动宣传员。
近年来,郑州市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有力推进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
郑州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进出平衡”,按照“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原则,从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并重要求,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有提升,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但是,耕地“非农化”和耕地“非粮化”行为仍时有发生,很多时候是因为群众不知情、不了解耕地保护政策规定导致的,被卫星拍照以后不得不拔树填塘、拆违复耕整改。
基于这种现状,郑州市决定建立一个耕地保护群众参与机制,向群众公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信息、宣传耕地保护政策,让群众知道耕地在哪、永久基本农田在哪,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上能干啥、不能干啥,能种啥、不能种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处处长郭建民说,这一举措的推行,为群众提供了一个直观、便捷的耕地信息查询和监督举报平台,让耕地保护政策深入人心,让群众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成为耕地保护的监督员、守卫者,保护好身边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