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弘扬长征精神,讲好长征故事,近日,确山县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走进河南省卢氏县。一是应邀参加在卢氏举行的全国“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宣讲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二是寻访红二十五军长征在卢氏县的艰难历程,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坚定信念,䟡砺意志,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添砖加瓦。
河南西部高山罗列,峡谷纵横。三门峡更是山连山,水连水。卢氏县地处三门峡市南部,南接南阳西峡县,西连陕西省丹凤县,境内拥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部分支流,崤山、熊耳、伏牛三山雄踞,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河流最多、森林覆盖率最高、负氧离子最多的县,是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天然氧吧,被誉为“中原绿宝石”“河南后花园”。
进入卢氏县境,山峰越发云集,植被越发茂密,我们不禁感叹并明白,当年的红二十五军由大别山经桐柏山,入伏牛山和秦岭,选择从卢氏进陕,是有道理的。卢氏是天然的隐蔽场所,便于隐藏行踪,保存革命火种,能为达成战略转移、会师陕北提供得天独厚的保障条件。
拜访兰草村
此次行程紧凑,目的明确。为确保高效寻访,访有所获,服务队没有先去卢氏县城报到,而是直奔该县官坡镇兰草村。到达官坡镇,阴云忽起,云雾漫山,下了一阵急雨。午饭后我们立即向兰草村进发。这时,雨停云驻,空气清新,山色愈发青绿,道路更加洁净。盘山公路九曲向上,一弯接着一弯,一侧是峭壁,另一侧贴近河流。
1934年12月4日,红二十五军进入卢氏境内,敌人以一个师的重兵扼守唯一要道朱阳关,欲在卢氏境内一举消灭红二十五军。红军决定避其锋芒,另辟蹊径。天遂人愿,部队巧遇在卢氏县做蛋糕生意、经常走山串村的货郎陈廷贤,就以其为向导,沿洛河南岸日夜急行军,于7日抵达官坡镇兰草村,并夜宿该村加以休整,第二天夺取豫陕交界处的铁索关,走羊肠小道,翻崇山峻岭,进入陕西商洛地区的南洛境内,随后开展了长达八个月的与敌斗争,创建了鄂豫陕抗日根据地。
兰草村依公路而建,村容整洁,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它的村名是红色的,标语是红色的,播放的歌曲也是红色的。红二十五军虽在此停留了一天,却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迹,播下了革命火种。2900余人的军队由罗山县何家冲出发,一路西进,突破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的重重围追堵截,边打边走,相机而行。他们进驻兰草村,紧张地埋锅造饭,短暂地休养生息,为继续坚定不移地伟大远征做准备。红军在这极有限的停驻时间内,从不扰民,他们替群众打扫庭院,劈柴担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红军的使命,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求解放的人民军队。
纪念馆旧址的前身是关帝庙,面积不大,简陋却足以容身。红二十五军军部因陋就简,随遇而安,进行合理布局,指挥室、警卫连、医院、军需处、炊事班等功能室设置基本完备,从中足以看出这支部队虽处境艰难、危机四伏,在随时有仗要打的严峻形势下,却保持着处变不惊、军容整洁、纪律严明和斗志昂扬、枕戈待旦。将士们自信自强自律,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所到之处与群众很快打成一片,深得民众拥戴。
在兰草小学院内,新建的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巍然耸立,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和纪念馆旧址集中于校园一角,空气中氤氲着红色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当年的情景如同再现,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纪念馆背靠青山,“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的红色大字立于馆后的青山之上,格外醒目。“利用好红色资源,保护好红色文物,宣讲好红色故事,建设好红色基地”的广告牌安放于楼前,教学楼的栏杆上镶嵌着“走一段长征路,读一本长征书,听一段长征故事,做新时代长征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听党话,颂党恩,永远跟党走”的主题励志标语,展现着新时代教育机构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度重视。
跟随着讲解员,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庄严肃穆的氛围里,认真观看关于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图文,仔细聆听讲解,并与之低声交流,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认知,升华情感。一图一文,呈现了当年红军将士血战疆场的壮怀激烈,记载了当年红军将士追求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红二十五军创下的“四个唯一”(唯一一支最先到达陕北、人数不减反增、途中创建了根据地和红军游击师的长征部队)、“两个特征”(平均年龄最小即16岁、牺牲高级将领最多的长征部队),在当年和今天都可歌可泣,值得大书特书,值得深入研究。“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二十五军的这些第一,都证明着伟人“雪地讲话”的评论性总结的正确性、准确性,证明了红二十五军也是有着党的坚强领导、有着广大人民支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新型军队,难怪红军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会诞生于此。
纪念馆馆名由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吴焕先、徐海东、程子华等三位军领导的站姿铜像栩栩如生,他们身着戎装,腰扎皮带,帽徽耀眼,神采奕奕,个个透着睿智与不凡。
感怀铁索关
离开兰草村,他们匆匆赶往下一站——铁索关。铁索关也叫“铁锁关”,是由豫入陕的必经之关。其地形险要,扼豫陕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铁索关还称“箭杆岭”。据传,宋朝的杨八姐带兵从中原出发征战,途中拉弓射出一箭,箭落豫陕交界处,遂得此名。1934年12月8日,红二十五军在陈廷贤引导下,从兰草村出发至铁索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浴血冲杀,夺得此关,旋即选择山上小道潜入南洛,完成了由豫入陕的战略转移任务的第一步。
站在铁索关,立足箭杆岭,仰望豫陕分界处的交通指示牌,他们感慨万千,竟想到了毛泽东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想到了陆游的诗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铁索关一役生死攸关,陈廷贤的出现,以及他对红军的信任,还有他冒着生命危险舍生相救的勇敢与义气,挽救了红二十五军,该军军史把其列入,称其为“军史布衣第一人”,真是名副其实。
一岭高高纵贯,阻断两省。当年的狭窄山道已经变作国道,宽阔的柏油路由岭脊向两边延伸而下,猛然降低。隘口,瞭望台高耸,一座逼真的雕塑再现了当年红二十五军领导人与陈廷贤握手告别的动人场景。他们依依不舍,洒泪相别,临走留给“陈义士”一张盖有红色印章、能证明其党员身份的字条。
“海东小道”斜伸向上,窄窄的山径曾踏出了万千气象。红二十五军由此走向胜利,走向辉煌,走到那个改变了中国战局、扭转乾坤的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探秘庾家河
他们与官坡镇领导和讲解员握手告别,驱车入陕,进入神秘诱人的南洛山区,向庾家河挺进。山深林密,道路仅容一车通过。雨后的山路略显湿滑,他们慢速探索前行,颇似当年那支红色队伍。手机信号不时延迟,走错了路只得返回,直到进入较宽的一条山路,才放下悬着的心。
途中,他们巧遇山岭七里荫。如今的“红二十五军烈士纪念碑”立于岭上,碑座上放着一束花,第二层基座下结了个大土蜂巢。蜂巢形似线团,山蜂忙出忙进,以勤劳酿造甜蜜。庾家河战斗是红二十五军入陕后遭遇的第一场最惨烈的战斗,此次战斗打死打伤敌军800余人,红军伤亡200余人,团长叶光宏不幸牺牲,徐海东头部中弹,程子华手部负伤。之所以遭此严重伤亡,是因为鄂豫皖省委在山脚下的杨家药铺正召开第十八次常委会议,研究创建鄂豫陕根据地的事宜,被敌军六十师突然包围,只得退守七里荫山梁,阻击十倍于己的敌人。敌众我寡,形势严峻,英勇的红军将士同仇敌忾,以一敌十,用英雄胆气同敌军开展了20余次拼杀,在红二十五军长征史上谱写出一曲壮烈的英雄赞歌。
纪念碑后建有庾家河战斗烈士墓园,硕大的无名烈士墓被松柏环绕,二三十座相对较小的无名烈士墓成排成列,整整齐齐。墓园被青山怀抱,环境幽雅,烈士们虽没留下姓名,却被后人永远怀念。岭上的六角亭内,原中纪委副书记郭述申题写碑名的“庾家河战斗纪念碑”便是最好证明。
路过山脚下的集镇,他们巧遇“杨家药铺”。一座三间出厦的老房子临街而立,青砖黛瓦,古色古香,正前方挂着方形牌匾,镌刻着金字“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会议旧址”,门口悬挂着金字楹联“世代铭记红军功绩,永远弘扬长征精神,继往开来”。同行的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队发起人十分兴奋,与之合影留念,细心的他还留下了房东的联系方式。大家一致感慨,这是意外收获,是服务队的诚意感动了上苍,是烈士们在天之灵保佑,在冥冥之中,让我们心想事成,收获多多。
偶遇五里川
第二天,按照原定计划,留下两人为卢氏县退役军人作报告,宣讲杨靖宇将军的事迹,其他人继续寻访红二十五军留下的踪迹。他们前往瓦窑沟乡的龙首山庄,参观山庄的民俗馆,听说馆里陈列有关于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的展品。
下高速,沿209国道行进,至五里川集镇,巧遇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纪念碑。碑居于闹市,由碑身、碑座和碑顶组成。碑身呈三面体,正面镌刻着红色碑名“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另外两面分别有李先念题写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烈士永垂不朽”和刘华清题写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 发扬革命传统建设革命老区”。三个红五星嵌在碑顶,基座上刻着碑记,概述了卢氏县的红色战事演变进程和红七十四师进驻五里川开仓济民的情况,文末载明立碑单位是卢氏县委、县政府,时间是一九九六年八月一日。纪念碑后边的楼房墙壁上绘制着红二十五军由五里川向官坡镇转移的简明路线图。
出五里川集镇,行不久偶遇该镇河南村,探访了曾任北大教授的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曹靖华故居。故居坐南朝北,虽不大,却干净。曹先生的侄孙仍居于老宅,过着耕读传家的平民生活。院门前有石磨石碾和无字碑、水井,每个老物件都铭记着曹靖华的父亲曹植甫从教几十载、造福乡梓的事迹。曹靖华从小受父亲影响,青年时外出求学,较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与李大钊、鲁迅、瞿秋白等人结下深厚友谊,为家乡做出了很大贡献,成为卢氏县首屈一指的贤达名士。其父曹植甫利用影响力为红军积极筹粮百万余斤的故事至今在卢氏家喻户晓,受人称赞。1934年,鲁迅先生抱病为曹植甫撰写《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毛泽东也曾给予曹植甫高度评价。
访谈龙首山庄
到达瓦窑沟乡红色教育体验基地龙首山庄,已近中午。
山庄位于一条河流的转弯处,独门独院,山水闲舍。主楼三层,一层用于住宿,二、三层是史料陈列馆,墙壁上悬挂着“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史料陈列馆”的方形牌匾。这是一个由个人出资打造的民间“博物馆”,在卢氏县影响较大。
主人姓卢,老爷子八十三岁,精神头很好,陪他们上楼参观,并不时与他们交谈。陈列馆是他的两个儿子创办的,大儿子经商出资,二儿子爱好文艺出智,倾力二十年,创下这么一处以红色文化为主的史料陈列馆。
在陈列馆内,我们仔细看,认真听,与卢老爷子对话,同卢云生交流,对红二十五军尤其是红七十四师有了更多认知,对陈列馆的前世今生有了初步了解。陈列馆还设专室,辟有“一代宗师曹靖华专题展馆”,图文、书籍等资料详实丰富,“新思想在豫西的传播者”曹先生的形象更加饱满,弥补了之前在五里川“曹靖华故里”广场未能参观陈列馆的遗憾。
一代宗师,卢氏先贤,光耀生辉。
搜寻廷贤墓
他们把此次卢氏之行的最后一站放在了探寻陈廷贤之墓。
时虽过午,他们却不急于吃午饭,依然兴致勃勃地寻找。按图索骥,边问边找,七转八折,终于得见。此时,我们对“功夫不负有心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了切身理解。
“军史布衣第一人”陈廷贤的墓位于卢氏县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前方百米处。一条路直通学校大门,路一侧是正在兴建的卢氏县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主体已经落成。路的另一侧,与在建的陵园相对,一个红色指示牌清晰地指明墓的位置。
进入墓园,树林荫翳,蝉噪声声,蚊虫嗡嗡。在墓园最深处,终于发现了陈廷贤之墓。墓与相邻的其他坟墓并无二致,只不过有醒目的生平介绍,为县民政局所撰。在墓前一石碑上发现,陈廷贤育有五女,都做了奶奶。
陈廷贤是山西晋城人,从小家贫,后流浪到卢氏,在一家蛋糕店做学徒。他常年挑担走街串巷叫卖,到十里八乡走村串户做小本买卖养家糊口。1934年12月4日,他偶遇处于困境中的红二十五军,自愿做向导,穿山越岭,带红军走出生天。此后,红二十五军立足陕南发展队伍,转战到陕北与当地红军会合,迎接资助中央红军。可以说,是陈廷贤改变了红二十五军的命运,进而影响到整个红军的以后发展。陈廷贤光荣完成任务后,并没有居功自傲,仍操持旧业,虽在走漏消息后经受了国民党刑讯逼供,却咬牙挺住,不吐露实情,终获释放。解放后,他是县副食品公司职工,过着隐功埋名的平民生活。1984年1月,陈廷贤病故,次年初,军方寻访到他的妻子。陈廷贤的事迹随后以数百字载入当年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遂成为“军史布衣第一人”。
两日行程既匆匆又充实。离开卢氏的那一刻,他们止不住一再回首,向它作别,也向烈士们告别。此次西行,他们进官坡镇,入兰草村,踏铁索关,探庾家河,过丹凤县城,步洛河两岸。在五里川镇河南村,他们瞻仰曹靖华故居;在瓦窑沟乡龙首山庄,他们访谈卢家父子;在卢园广场,他们感受七夕集体婚礼的移风易俗;在县城附近的山坡上,他们向廷贤墓三鞠躬表达敬意。
这是一次神圣的红色之旅,这是涤荡心灵、不忘来路、坚定初心的使命之旅。(朱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