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上年纪了看不清东西
能不能给我开点眼药水滴滴?”
眼科医生的诊间里
经常会出现类似问题
和人年纪大了会长白头发的道理一样
人年纪大了眼睛晶状体也会老化
不过有的人“少白头”
有的人到70岁也没长几根白发
有的人40来岁就有“老花眼”的迹象
有的人70岁眼睛还很明亮
这种身体器官“老化”的问题,只要你活得够长,就一定会遇到,只是遇到的时间点有早有晚。那么,年纪大了看不清东西,是不是找医生开点眼药水滴滴就可以解决问题?
普瑞眼科(江西旗舰院)综合眼病专科主任熊贞燕表示:“导致眼睛看不清的病因有很多,中老年群体中最常见的病因是白内障。数据显示,我国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90%以上。遇到视力下降、看东西像遮了一层膜、有重影等情况,需要及时就诊,先明确病因,再对症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是什么?
老年性白内障,也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指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晶状体是眼内一种水和蛋白质组成的透明结构,像一个有弹性可调节的凸透镜
当晶状体变得不透明时,就会影响光线的传递,导致视力下降、眩光、色彩变淡等症状。老年性白内障是全球第一致盲眼病。
老年性白内障有哪些类型?
老年性白内障根据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和形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特点是混浊自周边部浅皮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扩展,占据大部分皮质区。皮质性白内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发期、进展期、成熟期和过熟期。初发期时,在靠周边部前后囊膜下,出现辐轮状排列的透明水隙或水泡。进展期时,晶状体纤维水肿和变性,使晶状体膨胀,厚度增加。成熟期时,晶状体全部混浊,呈无结构的白色状态。过熟期时,由于皮质大部分液化,晶状体因水分继续丢失,使晶状体体积减小,前囊膜松弛。
2.核性白内障
特点是混浊出现在胚胎核,然后向外扩展直到成人核。核性白内障可以伴随着颜色的变化。早期时,少量棕色色素积聚在核区而不向皮质区扩展。颜色越深,核越硬。当颜色变为棕褐色或琥珀色时,视力会明显受损。
3.后囊膜下白内障
以囊膜下浅皮质混浊为主要特点。混浊多位于后囊膜下,小空泡或棕黄色结晶,外观锅巴状。由于混浊往往位于瞳孔区,也就是视线最中心的位置,因此即使病程早期或病变范围很小很轻,也会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
老年性白内障病因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普遍的是氧化损伤。氧化损伤是指自由基等活性氧物质对细胞和组织造成的损害。自由基是一种不稳定的分子,在正常情况下会被抗氧化物质清除或中和。
但在某些情况下,自由基会过量产生或抗氧化物质不足,导致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会导致晶状体纤维变性、断裂、聚集和交联等改变,从而影响晶状体的透明度。
除了氧化损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可能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有关:
1.环境因素:如紫外线、X线等电磁辐射;空气污染;吸烟;饮酒等。
2.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C、E等抗氧化物质;硫胺素;叶酸等营养物质缺乏或摄入不足。
3.微量元素缺乏:血清钙、镁、锌等元素缺乏,导致晶体膜通透性破坏,晶体皮质吸收水分膨胀导致白内障。
如何治疗?
当老年性白内障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手术方法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这种手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手术切口小:一般只有2-3毫米,术后恢复快。
2.手术时间短:一般只需10-15分钟,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
3.手术效果好:对于无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视力,并可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如单焦点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散光人工晶体等。
4.手术安全性高:可有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感染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都适合进行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除了老年性白内障也有多种原因可导致视力下降,例如黄斑变性、青光眼等一系列眼部疾病,当您出现视力下降等眼部不适时,请及时至眼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