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本该是一个孩子最天无忧无虑的年纪,而三年级的子硕(化名)却总是心事重重。当别的孩子们组团儿嬉闹时,子硕只是安静的躲在一边不肯参与;据孩子妈妈讲:子硕本来也是那些小伙伴中的一员,可有一次其中一个孩子说子硕是个“小斜眼儿”,孩子的脸色一下子就绷不住了,带着哭腔的争辩说“是自己总看电视眼睛累坏了而已”。子硕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知道这并不是孩子的错,早在幼儿园时期孩子就患上了右眼外斜,其实子硕年仅12岁的姐姐也出现了斜视的情况,虽然医生们告诉她斜视的成因是复杂且多样的,但子硕妈妈总觉得是自己没有给两个孩子一双健康的眼睛,愧对于孩子们。
四年前,第一次发现孩子双眼不能平行视物的时候,子硕妈妈就带着孩子到当地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表示子硕右眼外斜度数较大,已经满足了手术条件,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但担心年龄太小家里人都不同意,另一方面子硕妈妈也觉得在眼睛上动手术可不是小事,一定要给孩子选个“最好的医生”。转眼子硕就上了小学,斜视还给孩子带来了阅读障碍,别人几分钟就能看完的一片课文,在子硕眼里成为了一个个跳动的字符;他不得不付出更多课余时间,再加上外观的“特殊”,子硕在学校里也显得格格不入。与此同时,子硕妈妈在当地医生与患友群的推荐下了解到在天津有一位斜弱视专家——马惠芝主任,这位有着40年斜弱视专科经验的专家,每年帮助近千例斜视患者修复了明亮双眼,特别是针对小患者有着独到的面诊经验。
(马惠芝主任查阅孩子过往病例)
11月10日,母子二人从老家廊坊赶往马惠芝主任所坐诊的天津普瑞眼科医院,彼时正值午休,得知孩子的情况后,马惠芝主任第一时间赶回诊室,经过三棱镜、同视机等检查,马主任表示“孩子右眼为间歇性外斜,且双眼屈光不正,立体视不佳;建议立即通过手术改善外观和视功能问题”。看出子硕妈妈的疑虑,马惠芝主任表示目前手术是孩子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让双眼外观回归正位,更重要的是术后可以通过训练或配镜挽救孩子的视功能;如果继续拖延治疗,恐怕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都会受到影响,而心理的阴影也将伴随孩子的终生。
当天下午,马惠芝主任与普瑞眼科斜弱视名医工作室的专家们展开了会诊,为子硕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考虑到孩子年龄太小,专家组决定采用全麻的方式进行手术,由于术中无法随时观测眼位,这也增大了手术难度,是对手术方案的设计、术前检查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的三重考验。医生们专业与耐心最终消除了子硕妈妈的顾虑,11日下午,在马惠芝主任的领衔下,子硕顺利完成了手术,右眼外观恢复到正位,双眼的融合功能也得到了改善。再休息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视觉训练,进一步提升孩子的双眼视功能。
(邢晨龙主任与李颖主任为孩子做术后复查)
灵动的双眼此刻清楚的感受到了来自妈妈与医护人员们的关爱,一向沉默的子硕术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比起视觉上的提升,小朋友更开心的是自己回学校后一定能交到朋友了。手术的成功也给子硕妈妈吃了一颗定心丸,她当即决定两周后复查时候要把子硕的姐姐也一同托付给马惠芝主任和专家团。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马惠芝主任表示:能亲自参与到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当中,让这些清澈的眼睛在自己的治疗下闪闪发亮,是每一位儿童眼病专家不变的理想。怀抱同样的愿景,2021年「普瑞眼科全国斜弱视名医工作室」于天津成立,工作室由马惠芝教授、岳以英教授、郭新教授、杨士强教授等大咖领衔,荟聚了包括从业几十余年、每年手术量超千例的资深老专家和具有新思想、新技术的青年医师等顶尖斜弱视、眼球震颤、近视防控领域的专家资源;以专家共同亲诊、检查、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方案,聚专家集体智慧与经验。谈及初心,马惠芝主任表示:我国斜弱视群体较大,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们有信心陪伴这些需要帮助的家庭一起走下去。
通讯员:林霏雪
审核:马惠芝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