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只有5毫米
潜伏多年终成癌!
一位61岁的患者陈先生,因为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并伴有持续三个月的反复便血而来医院就诊。
在详细询问病史的过程中,得知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早在20年前,当时41岁的陈先生就已经在一次肠镜检查中被发现直肠内有一个直径仅5毫米的息肉,医生当时还怀疑这可能是腺瘤样瘤。然而,由于息肉体积很小,且陈先生并未感到任何不适,他选择了忽视这个“小问题”,并在之后的20年里再也没有进行过复查或治疗。
5毫米有多大呢?也就一粒绿豆大小,如下图所示。
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豆子”,谁知道这一拖,长达20年的“不在意”,竟然就彻底癌变了!
肠镜显示:直肠距肛缘12-17cm见一环2/5周肿物,直径4cm-5cm,表面糜烂坏死。
镜下基本可以确定,直肠癌!
大肠癌,这一恶性肿瘤的新发病率在我国排名第二,每年导致超过20万人失去生命,且超过9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低于40%。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看似凶猛的大肠癌,其95%左右的病例实际上是从腺瘤性息肉逐渐演变而来的,这一过程可能长达5至15年,甚至更久。
在这个漫长的“潜伏期”内,我们完全有机会发现并阻止它的进一步发展。换句话说,大部分的结直肠癌是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的。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小小的息肉无足轻重。
息肉一定会发展成癌症吗?
不一定
并不是所有的肠癌都是从肠息肉发展而来,也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但肠息肉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数据统计,大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发展而来的。
结直肠息肉分为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和错构瘤型息肉,而腺瘤性息肉通常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几乎所有的结直肠癌都起源于腺瘤性息肉。
那么,从结肠息肉到结肠癌,这个过程大概会多久?
有研究发现,结肠息肉演变为结肠癌需要5-10年的时间,平均10年左右。实际上,我们临床工作中有不少的病例,即使间隔2-3年定期复查肠镜,还是查到了肠癌,所以说从息肉到癌变这个过程和很多因素有关:
就息肉本身而言,息肉越大(比如大于1cm)、形态越不规则、病理绒毛状成份多或者锯齿状腺瘤、有不典型增生,越有可能短时间内癌变,比如数月到1-2年。
就病理类型来看,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23%,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30%-70%,家族性息肉病40岁前的癌变率几乎100%,而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
就个体而言,肥胖、脂肪肝、代谢综合征,饮食上喜红肉、喜高脂、喜烧烤、少膳食纤维,生活方式不科学比如睡眠差、压力大、熬夜、情绪焦虑抑郁,这些都是促进结肠息肉发展的危险因素。
怎么发现肠息肉?
肠镜!
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的最佳选择!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不适也做一次肠镜筛查,根据检查结果和相关病史决定后续检查频率。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本人有肠道息肉史、炎症性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
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
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
黏液血便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等
贵阳东大肛肠医院是一家专业治疗肛肠疾病的医院,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关注我院官方公众号进行预约咨询,届时会有专业的人员为您答疑解惑!
咨询电话:96800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