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南阳 > 财经 > 正文

农商银行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

农商银行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
2019-08-21 18:12:10 来源:中华网河南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金融技术的崛起,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金融“物理网点+人工服务”模式限制,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竞相发力的方向。

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是目前形势所趋,制定中长期数字化发展战略,并且结合用户需求,依托技术平台,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从效率与成本的角度考量转型的效果与方式,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策略去推动数字化转型。

农商银行怎么转型?农商银行想转为什么样的银行?如果盲目转型,不假思索添置一大堆智能设备,“装备”很多智能网点,这是十分可怕的。如果缺乏战略指引的数字化转型,就很容易在方向上迷失。如果盲目转型,科技能力跟不上、传统优势使不上劲,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说数字化转型就不能完全照搬全能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模式,而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围绕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进行取舍整合,在为客户提供全新服务渠道中,牢牢掌握“渠道建设”“科技风险”“业务支撑”三大重点,从而构建稳定、可持续的数字银行新模式。

近年来,县辖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互联网在县、乡、村的覆盖率大大提升。网民数量每年持续激增,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被广泛应用,这为数字金融提供了可能,县级农商银行以科技和互联网为有效支撑,加强服务创新和风险管理。立足于服务城乡的“线下”优势,逐步将“线下”业务移植“线上”,着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强化了数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和便捷性。

一、向智慧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增加数字金融的有效供给

随着云计算、移动智能终端、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有银行业务已经不再局限于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商业银行开始逐渐向业务创新拓展、产品创新升级,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为客户服务,在控制业务成本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达到更高的经营业绩目标转变。商业银行只有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以智慧化、智能化的物理网点及时发现客户需求变化,并建立客户需求数据库,以客户需求数据的全面分析为基础,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产品,优化服务方式,将能够移植“线上”的业务搬到“线上”,在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更高效、更舒适用户体验的同时,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二、打造提升农民对数字金融发展的认知和使用环境

如何提高居民对互联网数字普惠金融的认知度?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介进行宣传,重点利用好互联网金融普及月或金融普及周宣传活动,也可以采用特有的“熟人口口相传”方式,使互联网金融知识真正实现走村入户。重点宣传互联网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种类和特点,以及防范互联网投资理财风险、互联网金融欺诈、非法网络金融活动等,将互联网金融知识送进农村。另外,要继续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农民对互联网的应用技能。建议电信公司持续对现有网络优化升级,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完善农村区域网络覆盖, 进一步提速降费,提升光纤覆盖农户家庭的比例,同时推动农村公共上网场所的建设,完善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络的建设,不断提升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对农民也要加强互联网应用教育,提升农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技能。例如当前可以利用农民手机拥有量快速增加、手机成为农民上网最主要手段的机遇,政府相关部门调动手机厂商、通信运营商的积极性,对农民开展手机使用基本技能、上网基础知识的普及培训,提升其互联网使用技能,同时也要积极拓展网站服务类型,引导农村网民对数字金融、电子商务、网上求职等价值型应用的挖掘使用。

三、银行要主动创新作为,推进数字金融发展

1.在存贷款及理财普惠服务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存款及理财产品创新,增加居民储蓄收入。另一方面还要为社会群体提供好数字普惠信贷产品。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银行传统物理网点和延伸至农村的支付服务网络,依托农村互联网的进村入户,着力发展数字普惠信贷,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普惠度和覆盖面;通过提高小额信贷的入户率和覆盖面,以及P2P等业务的服务水平,扩大资金来源,推进小额信贷的利率市场化,降低小微企业和农户融资难度,增强其能动性和发展经济能力,为“三农”、小微等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信贷等普惠金融支持。

2.让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便民增值服务。普惠金融的衡量标准在于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所以首先要从传统金融的线下服务需要进行巩固,这点对于乡村老年群体尤为必要。同时,还应不断发展和优化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扩大便民金融服务站点的覆盖面,促进银行卡、小额取现等金融业务的普惠。其次,可以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引入互联网数字普惠金融线下代理商机制,完善线下服务建设。还应通过金融大数据给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力避信息不对称现象,完善农产品的销售物流载体,拓宽销售渠道,为广大客群提供增值普惠服务。

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数字金融体系

1.增强农民金融意识,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农民的文化普遍较低,大多没有基本的金融常识,导致目前的农村互联网产品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应将农户纳入征信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快农村经济活动的信息化,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

2.尽快建立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发展,要及时堵塞漏洞,弥补法律空白点。要明确市场准入的门槛,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实行统一监管机制,加强行业内自律建设,构建数字信息安全体系,防范资金风险。

3.从保护金融消费权益来看,一方面靠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靠立法保障和打击犯罪。金融机构要着力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及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要着力打击互联网金融欺诈、非法网络金融活动、非法集资等,保护好广大金融消费权益,提升银行的品牌形象,实现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数字化转型要形成自己模式

农商银行在发展战略进行挖潜改造和取舍整合,只有通过创新,变单一的产品为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县域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县域客户群体以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资金需求期限在1年至3年之间;资金需求量在10万到30万之间。这样农商银行才可重塑金融服务模式,为客群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六、通过数据驱动业务模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通过数据驱动业务模式,提升敏捷能力,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最顶层设计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技术架构与组织架构是数字化转型的保障。在整体蓝图指导下,做好业务运营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人员培养考核机制及科技研发应用机制等各项业务规划。在打造顶层设计中,一是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建立模块化的组织单元,组织应能将人员即插即用,快速重组;二是进行柔性化的组织管理,改变传统的银行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使组织扁平化、小型化,提高决策速度。

七、数字化转型在人力资源上配置上要合情合理

农商银行若想数字化转型,单位“一把手”是坚定不移地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推手,分管领导既要懂得业务,又有对互联网技术逻辑了然于心的素养。并且,必须是自身开发结合外部技术力量,如信息安全技术等,不能陷入“自我欺骗”的境地,谨慎和开放的心态与做法对于做好数字化转型尤为重要。

供稿:内乡农商银行课题组

组长:汪玉平

成员:李永星 乔旭涛 李小雨 胡竞舸

执笔:胡 克

标签: 内乡 农商行 数字化 转型

(责任编辑:王怡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