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宛城区人民法院召开立审执协调会,这是继7月5日该院制定《关于定期召开立审执工作协调会的暂行规定》以来的第五次会议。
会议梳理立审执工作实际中存在的衔接不畅、协调不到位、沟通不及时、工作不规范的具体问题,各业务庭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拿出具体方案,树立执行“全院一盘棋”思想,加强立案“入口”、审判“关口”、执行“出口”有机衔接,群策群力破解执行难。据悉该院保全率环比提升了10个百分点,执行综合质效排名从全省落后位次进入全省中游水平。
把好立案“入口”,增强风险管控。立案登记阶段注重诉讼引导和财产保全,注重当事人信息采集。立案、送达过程中重视当事人身份、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的收集。加强诉讼引导,对每位当事人进行诉讼、执行风险提示,同时将调解关口前移,进行诉前调解,推进多元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注重财产保全,对有给付请求的案件,提醒当事人进行财产保全。
注重审判“关口”,减轻执行压力。审批阶段注重调解和服判息诉。提高部分案件的调解撤诉率,把调解贯彻审批执行全过程。提升服判息诉率,保证裁判文书质量,强化释法明理、判后答疑制度,使当事人充分认识裁判的公平、公正性。增强执行意识,审判过程中注重诉讼主体的审查,依法追加被告;在裁判过程中根据被告的实际履行能力,可要求被告提供担保,增加限制条款或判决分期履行,为执行工作提供便利。强调裁判文书的可执行性,明确履行事项、严格履行期限,减少向执行程序流传的同时保证裁判文书的可执行性。
疏通执行“出口”,提高案件执结率。围绕“一性两化”和队伍建设探索创新。突出强制性,对恶意规避执行、妨碍执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及时固定证据,以拒执罪从严打击。充分利用公布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加大对失信人员的曝光和惩戒力度。同时,根据案件类型性质、繁简难易程度等特点,分门别类、因势利导,精准出击。加快信息化,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对上联系、对下指挥、对内联动、对外协作”中枢功能,突出流程管理、网络查控、信用惩戒、信息公开、决策分析作用,实现信息化与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推进规范化,健全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执行工作管理机制,规范执程序各个环节节点,做到全程留痕、全程监控,相关节点信息及时公开,赢得当事人理解、认可。坚持“解决当量”和“减少存量”两手抓,消存案、去库存,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
强化沟通考核“要口”,激活立审执一盘棋。定期召开立审执协调会议,就各环节存在的兼顾不够的问题进行沟通研究。运用审判流程管理手段,对各环节不协调现象,发出预警信号,以提醒督促。加大审判、执行岗位轮岗工作力度,激活内部活力,实现全院人员合理流动与配置,调动工作积极性。突出绩效考核引导作用,在常规的工作量化指标、工作效率指标、审判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司法效益指标和监督指标,加重判决、调解结案后自动履行率、服判息诉率和涉诉信访率的考核权重,达到案结事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杜明 周勤 王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