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唐河县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县情,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务实举措,通过因户施策、一人一策的精准施策原则,为有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进行分类覆盖,为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贫困群众找到了长效产业增收措施。目前唐河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3项以上稳定增收来源。
化劣为优谋产业,创新突破稳增收。唐河是农业大县、产粮大县,高效特色产业不明晰,缺乏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带贫能力不强。该县克服短板、把握优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独具唐河特色的产业扶贫路子。一是粮仓扶贫。发挥产粮大县优势,把扶贫政策和粮食政策有效衔接,融资2.1 亿元,建成56 座总仓容50万吨的扶贫粮仓,用粮食保管收益为所有贫困户每年普惠制分红500—3300元,逐年递增并连续分红十年;对全县117个贫困村每年分红3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农机产业园扶贫。贫困户以小额贷款入股县农机合作社,建设农机扶贫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租赁收入每年对贫困户分红400—3000元,逐年递增并连续分红五年;未贷款户按人均400元,将资金发放给村集体,用于村级聘用公益性岗位报酬。三是农业产业扶贫。按照贫困户“户均一亩园”的目标,在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补贴的基础上,对没有能力自主发展扶贫项目的贫困户,鼓励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合作发展产业项目,三方按1:4:5进行效益分红,实现 “三方共赢”。2019年,唐河县实施贫困户个人项目1581户、530万元;村集体实施项目350个、4113万元。两项带动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因人制宜提技能,送岗上门促就业。唐河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30多万,在外商会13个,打造出了“唐河保安”等就业品牌,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渠道。唐河县因人制宜培训技能,多措并举提供岗位,“外需”就业增技能,“内需” 安置不出村,为有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就业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一是 “菜单式” 技能培训。成立唐河县就业技能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明确县人社部门为脱贫攻坚技能培训牵头单位, 整合全县14个县直行业单位的培训资源,对全县有劳动能力(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贫困群众逐户征求培训意愿, 送教上门、精准培训。目前,全县有劳动能力 (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贫困群众人均享受培训1.33人次,依托唐河在外商会和社会中介等,新增外出转移就业1600余人。二是扶贫车间送岗到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带贫的原则,全县共建成扶贫车间35个,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2个,安置贫困群众就业1024人,带动贫困户月增收1075元。三是“公益”岗位安置就业。围绕卫生保洁、道路维护、治安巡逻等,县财政每年投入3000 万元,为贫困户安置公益性岗位2142 个, 每人每月710 元; 安置政府购岗6044个,每人每月430 元;安置农业保险宣传员岗位5137 个,每人每年1000元,实现了公益性岗位对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全覆盖。
巩固成效防返贫,强化兜底保脱贫。唐河县在历年动态管理中, 按照 “五级核查” 要求, 建立“五道防线”,严格把握退出标准,确保“应退慎退”,退出经得住群众认可,经得起社会评价。在巩固脱贫成效防返贫方面:一是建立长效机制。经过对全县历年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全面走访排查澄底,将已脱贫但存在返贫风险的138户、409人纳入脱贫监测户,强化帮扶措施,实施常态化监管,降低返贫风险。二是稳定增收来源。粮仓扶贫持续普惠制分红10年,农机产业园扶贫持续普惠制分红5年,农业产业扶贫方面,由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的 “三方协议”,全县统一分红期限为5—10年。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基层服务岗位、农业保险宣传员岗位、乡村自聘公益性岗位等多种公益岗位, 在“人岗相适” 的前提下,原则上长期稳定使用贫困群众。以上普惠制增收措施,全部以县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将实现贫困群众的持续稳定增收。三是强化兜底保障。在社会保障兜底方面,大力清理维稳保、人情保、关系保等不合理低保,2017年全县已基本实现低保、五保对贫困户全覆盖,目前经验已经成熟并将持续推进。在医疗保障兜底方面,创新的19 种以外慢性病补助、医保“六次报销”一站式结算等政策将持续推进。在教育资助兜底方面,设立了“牧原基金”和“星江基金”,实现了贫困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全程资助,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没有因学致贫、因学返贫。四是源头解决问题。为确保全县4780 名五保贫困户不出现返贫问题, 该县从源头着手, 多途径探索 “医养结合”集中供养模式,财政投入4000 万元,建新、改扩建乡级敬老院19所,新建村级幸福院59所,已初步实现集中供养1890人,其中五保贫困户1100人,为五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且不返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巩固脱贫基础。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去年融资6.3亿元,改造提升117个贫困村;今年融资18.5亿元,改造提升226个重点非贫困村;明年计划再融资35亿元,对剩余141个行政村和23个集镇进行改造提升,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杜明 张朝甫 李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