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一科学观点在实践中已取得成效,也成为乡村扶贫人的共识。给物能解一时之需,而扶心扶智、扶能扶智,才能治懒治愚,拨掉穷根。新野县上港乡近年来多措并举致力于“志智”双扶,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奋力前行。
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村级文化长廊、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村高音喇叭、政务公开栏、微信等贫困户接受程度较高的媒体工具,积极宣传传统文化、德孝文化,弘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引导培育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贫困户原有的封闭、保守、消极、不敢竞争的心理阴影。
教育引导。全乡16个村,建立了16家农民学校。按照每村5名,优选老干部、老教师、老退役军人、老劳模等“五老”人员,组建了16支村级宣传员队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宣讲会,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和扶贫政策,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教育和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勇于探索、团结邻里,做精神扶贫的助推者。
技能培训。“扶智”会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信心,而技能培训是扶智最直接最有效的途经。上港乡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到乡入村,为贫困户讲解花生种植、有机葡萄种植、洋葱钢葱等蔬菜种植技术。各村也利用“农民学校”,为贫困户培训养殖技术,让贫困户每人掌握一门技术,从而提升其科学文化素质,带富一个家庭。
因户施策。贫困户家庭的致贫原因不同,扶贫的策略也要做到“因人制宜”。对于贫困户,他们的幸福感不同。有的户是因为亲人长期有病,只要帮其治病,这个家庭就幸福了,帮扶重点就在健康脱贫政策上。有的家庭有失能半失能亲人,他们的希望就是能照顾好亲人,只要能照顾好失能亲人,这个家庭就幸福了,帮扶的重点就是“四集中”兜底保障。依次类推,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解决内心最需要、也最渴望解决的问题,贫困户就感到幸福和温暖。
设榜激励。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荣誉感和自觉性,全乡16个村设置“红黑榜”,开展“设榜激励”活动。对贫困户、脱贫户实施动态管理,帮助他们在产业创收、务工就业、公益道德、环境卫生等方面起到榜样作用。各村按照要求,在贫困户中经常性开展活动,每月进行一次考评,相互对比,相互激励。对先进的典型授红旗,对落后的典型授黑旗,从而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建立“同心超市”,每月开展一次“荣誉之星”评选会,按照活动参与程度,为贫困户评分,拿到的积分可在超市兑奖,最大限度地调动贫困群众争先创优积极性。(杜明 崔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