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南阳 > 民声聆听 > 正文

崛起,南阳(三)丨“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干”大型系列评论

崛起,南阳(三)丨“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干”大型系列评论
2021-12-09 16:42:04 来源:南阳日报

编者按 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是时代的召唤,奋进的号角,激荡时空。本报“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我们怎么干”大型系列评论今日推出第三篇《崛起,南阳!(三)》,解读南阳擘画新蓝图、探索新路径、激活新动力的新思路、新实践,激励全市上下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促进能力大提升、发展大跨越,奋力打造名副其实的省副中心城市。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以汲取智慧、接续奋斗的力量。

2021年,对于南阳来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注定要载入南阳发展史册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激情放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南阳阔步迈进;

这一年,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视察,为我们奋斗新征程指路领航;

这一年,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为南阳蓄势突破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南阳调研指导,为建设副中心城市指方向、明路径;

这一年,市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确定“一二三五十”战略新布局,描绘“绿色崛起、美丽富民”的美好愿景,南阳高质量跨越发展迈上崭新赛道。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南阳,如同久旱等来甘霖,如同春雷唤醒大地。

南阳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迈向新时代——

于感恩奋进中擘画新蓝图,于开拓创新中探索新路径,于解放思想中激发新动能,于拼搏奋斗中再塑新辉煌。

天时,地利,人和——崛起,南阳!

擘画新蓝图谋篇布局磅礴开卷

蔚蓝的天空下,白河泛着金光,犹如一条飘落在南阳大地的玉带,美丽而动感。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更似一颗璀璨明珠,惊艳着一座城市。

这条河,是南阳的母亲河,幸福河。她见证着南阳的成长蝶变,发展脉动,也见证着南阳从辉煌走向沉寂的全过程。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时代的场景在不停转换,静静流淌了千百万年的白河,也必将见证南阳从落寞再次走向辉煌的伟大征程。

时代把南阳推到了“风口”:副中心城市怎样建设,河南需要什么样的副中心城市?这一关乎南阳乃至全省发展的时代之问,拷问着南阳。

“要聚焦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前瞻30年、编细15年、做实近5年,在全国城市群发展、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大格局中,来定位、来审视、来谋划南阳的发展。” 楼阳生对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给予很高期许。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铸就大担当,大担当成就大跨越。

面对时代之问,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一届市委以敢破敢立的政治担当、站位全局的宽广视野、科学系统的辩证思维、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为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谋篇布局。

——抢抓重大机遇乘势跨越崛起。坚定不移推动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地落实落快,自觉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奋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布局“一二三五十”战略。坚持“绿色崛起、美丽富民”这条主线,锚定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加快高水平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强化创新驱动、开放带动、项目拉动“三大支撑”,建设“五个南阳”,实施“十大行动”,奋力打造省副中心城市。

——确定“6333”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0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万,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地级市50强。

——实施“双高”行动。积极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强力实施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行动,全面提升城市规模能级,增强承载力辐射力竞争力,打造中原城市群重要增长极。加快县域腾飞,争取邓州、唐河、西峡、内乡、新野进入全省20强,镇平、淅川、方城进入全省30强,桐柏、南召、社旗进入全省50强。

…… ……

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判断、一次次审时度势的决策、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共同汇聚成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宏大蓝图。

而关于未来南阳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其实早已开始。

市委书记朱是西到南阳上任伊始,就密集走访调研。进工地、看项目,访群众、问需求,听汇报、谋决策……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一次次召开规委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会,启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站位战略高度,增强前瞻视野,为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留足发展空间,做到落子无悔。”朴实的话语,却透着卓识和远见。

对南阳明珠——白河两岸的发展,朱是西更是有独到见解:携河发展,高品位扮靓白河,高标准发展沿河经济,打造白河生态经济带,让“一河两岸”成为南阳的“外滩”“陆家嘴”和“网红打卡地”。

同样,对城市规模能级提升,对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对城市有机更新,市委市政府都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行动。

当中心城区总长91.2公里的4条快速路高架桥规划一经报道,南阳人沸腾了,“高架+隧道+快速+外环路”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正式拉开大幕。

当 “市辖区+都市圈+两翼四县市域空间” 全新格局一经披露立即刷爆朋友圈。“大视野、大手笔、大气魄”,人们赞叹不已。

“四改一治”,城市有机更新,3年时间完成城区164个社区(村)的改造任务,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识!

在南阳新城区,月季大观园、白河湿地公园、福海等绿地水系项目相继建成或加快推进,一个“向水而居”“推窗见绿”的新城区,彰显了城市的灵动和气质。而未来的南阳,将是一个全国知名的水城、绿城、花城。

城市新亮点,一个接一个,催人奋进;擘画新蓝图,一次次研讨,一次次修改,倾注着专家学者的智慧,也融入南阳人渴盼跨越发展、跻身先进行列的雄心壮志。

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这曾是当年社旗县赊店古镇的写照。如今赊店古镇古码头恢复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地现场一派繁忙,正在快速推进的唐白河复航工程,令南阳人通江达海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南阳人的梦想远不止此。全力推动的南阳机场搬迁,争取南信合高铁及高速公路建设等重大项目,都给南阳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未来的南阳,将是一个联通世界的国际航空港,一个多条高铁交会的“星形”高铁网络,一个通江达海的内河水运中心,一个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密布的交通枢纽。

“襟三江而带群湖,枕伏牛而蹬江汉。”这是南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今,随着省副中心城市的明确定位,南阳再现两汉时“南船北马、商贾云集、既丽且康”的盛景,已为时不远。

探索新路径产业筑牢城市根基

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必须依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撑。

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一头连着一产、一头连着三产,是立市之基、强市之本、富民之要。南阳要建设省副中心城市,产业是不可替代的“顶梁柱”“压舱石”。

纵观大局,制造业转型风生水起,数字赋能方兴未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千帆竞发。环顾周边,因制造业存在短板,南阳经济总量先后被洛阳、襄阳超越。审视自我,南阳制造业虽然门类相对齐全,但产业层次严重偏低,竞争力不强。

面对现状,朱是西和市长王智慧一边深入企业调研,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一边与企业家面对面“畅聊早餐会”,开门问计、开门决策。在全面找问题、理思路、定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做大做强产业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为南阳实现产业突破“压仓定盘”。

新思路——实施产业强市行动。牢固树立“产业为基、企业为根、项目为王、转型为纲、创新为要”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兴工强市”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善于优中培新、有中育新、无中生有,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打造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目标——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大突破。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嫁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力争“十四五”末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0亿元,打造1-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特色先进制造业中心。

新举措——推动开放招商大突破。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力发扬“六皮”招商精神,着力招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辐射力带动力整合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扎实开展“五比五看”和“三个一批”活动,落实“周例会、月签约、季集中开工、半年观摩、年终考评”工作制度,完善“五快一提”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达效。

新亮点——推动数字化转型大突破。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性、战略性工程,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示范市。以传统产业数字化为方向,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布局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系统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法治、数字乡村建设,整合数字资源,实施数据共享,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力争“十四五”末,全市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800亿元。

新突破——实施创新创业行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南阳制造向南阳创造转变。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形成万千“诸葛”聚南阳的生动局面,力争5年内培育领军型企业家10名以上、新生代企业家100名以上、成长型企业家1000名以上。

新成效——眼下,全市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数字光电、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油碱化工、冶金建材、新材料、新能源等9个产业为主体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一批百亿级产业园区正在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产业向千亿级规模迈进。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互联网+”“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发展如火如荼,“南阳光电”“南阳防爆”“南阳新能源”等一批国字号产业基地正迅速做大做强……

速度在加快,质量在变优,效益在提升,信心在增强。一系列“组合拳”为南阳产业崛起带来了盎然生机。今年前10个月,南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省,并一举跃入第一方阵。

在奋进中发展,于创新中突破,南阳正向着“产业强市”的广阔水域破浪前行。

激活新动能思想解放天地宽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省副中心城市,不是封出来喊出来的,也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更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需要艰难困苦、矢志不移的上下求索。没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副中心”。

今日之南阳已如舟至中流,虽有了更开阔的水域,但也面临着“浪遏飞舟”的挑战。

那么,出路在哪里?

翻开日历,从7月15日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召开,到市委中心组学会、全市领导干部会、优化营商环境会,到我市党政考察团赴苏浙皖考察、项目签约会,再到连续举办十多期“大讲堂”,一个紧接着一个会议、一项紧接着一项活动,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朱是西强调最多的就是“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促进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进步”。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锋利,一种是剑,另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锋利。

的确,思想就是力量。回望改革开放数十年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解放思想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数十年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可以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世界被唤醒被激活的过程。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她让我们在关键时间节点找到前进的答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是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金钥匙”,是把后发优势转化成赶超优势的“总支点”。

市七次党代会更是把“实施观念作风能力大提升行动,激发新时代奋勇争先的内生动力”放在了“十大行动”的第一位——

发展的差距是有形的,但差距的根源是无形的。与发达地区相比,南阳干部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最大的短板是能力作风的短板。要坚决打破“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盆地意识,自觉摒弃“妄自尊大、妄自菲薄”的错误心态,主动跳出“温水煮青蛙”的安逸陷阱,推动形成“政治坚定、纪律严明、善谋发展、勇争一流、行动迅速、大抓落实、廉政为民”的浓厚氛围。

这是知不足而后勇的警醒,是刮骨疗毒的行动纲领,是奋起直追的催征战鼓,是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的嘹亮冲锋号。

其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一直在进行,一刻不停息。

8月18日,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朱是西发出了直抵灵魂的“七问”。由此开启了一场“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促进工作大提升、发展大跨越”的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紧接着,推出“13710”工作制度,引领效能革命;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努力当好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出台《南阳市大抓落实快抓落实狠抓落实22条措施》《南阳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方案》等,聚焦“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目标,以市场主体评价倒逼政务服务水平提升。

南阳干部变了,思想在变,作风在变。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拿出奔跑的姿态、奋进的状态,强化责任担当,争做抓落实的实干者。

“开局就是冲刺,起步就是决战。”实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最响亮的语言,实绩是最有力的见证。最近,河南省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公布,我市位居全省第十名,进步8个位次,进步幅度全省最大。

百转千回,百炼成钢,百业俱兴正当其时;千山万水,千磨万击,千秋伟业今日筑基。击鼓催征,奋楫扬帆,市七次党代会报告和市委一系列重大部署依然回响在耳畔:

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求突破——

强化拼争意识,克服“躺平”思想,逢一必争、逢冠必夺,做到工作落后无地自容、不是一流寝食难安,用今天的“拼搏力度”换取明天的“发展高度”!

在转变作风、担当尽责上求突破——

各级党员干部都要强化“主人翁”意识,始终牢记“岗位就是使命,责任就是命令”,操真心、负全责、尽全力、干满点、争一流,尽力到最大极限,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实现第一!

开展“查堵点、破难题、提效能、促发展”活动——

县处级干部及有审批服务职能科室的科长、副科长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自查问题、亲身办理等五种形式,用好书记市长留言板、“12345”市长热线、“南阳政务”APP、信访平台等,实事求是查准、查全、查透工作中的堵点、难点和矛盾点,集中半年时间着力解决服务企业和群众中的“庸、懒、散、贪、乱、慢、拖、磨”等问题,全面提高效率效能。

…… ……

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我们推开了建设省副中心城市大门,更加恢弘壮阔的征途在我们面前展开。

再出发,更壮阔的征程已经开启;向前进,更伟大的胜利还在前方!

来源:南阳日报

标签: 南阳 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