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河南城记 > 正文

非遗传承人:黄河写入胸怀间 千年古砚焕新生

非遗传承人:黄河写入胸怀间 千年古砚焕新生
2022-03-23 08:37:58 来源:大象新闻

编者按: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在河南,在郑州,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内在文化基因。非遗,诞生于农耕文明。随着城镇化的突飞猛进,部分非遗正在失去传承的空间。在不可逆的城镇化过程中,这些非遗的现状如何?它们如何应对、适应这个过程?在城镇化的必然中,这些非遗人也自然将成为都市人。非遗人如何让非遗在都市中生存、发展,非遗人如何与都市完美融合,从而让非遗真正扎根下来,焕发新的生命?

为此,大象新闻联合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梳理郑州非遗人,推出系列报道“都市非遗人”,揭秘都市非遗人的现状,困境,所面临的机遇,以及好的实践案例,着眼于今后的传承弘扬,为非遗发声,为文化续脉。

九曲黄河万里沙。

五千多公里的黄河,四分之三的泥沙入海,四分之一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位于郑州西北方向的桃花峪,正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郑州位于黄河下游的起点,遭受了黄河带来的磨难,也享受着黄河带来的丰沃。黄河泥土不仅滋养了两岸百姓,还为精美的艺术品提供了独特的原料。由黄河泥加工而成的澄泥砚,跻身四大名砚,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喜爱。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澄泥砚一度失传。一位柔弱的女子,将万里黄河写入胸怀间,在黄河边一呆就是几十年,让失传的澄泥砚制作技艺横空出世,让黄河泥大放异彩。

非遗传承人:黄河写入胸怀间 千年古砚焕新生

大师点醒梦中人,百折千回为澄泥

2月22日晚上,王玲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曾国藩:成功是熬出来的,本事是逼出来的》,文中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很多时候要靠熬。熬得住,才能出头,熬不住,只能出局。王玲在转发时评论说:人生别怕吃苦,别怕受累,越是难熬越是挺起腰杆,抬起头朝前看。

1986年,19岁的安徽太和县人王玲和丈夫一起被聘为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职工,负责景区的人文雕刻。王玲的丈夫张存生从小爱泥如命,而王玲也从小捏泥人。来到黄河边,看万里黄河滚滚东流,两人仿佛看到了生命不一样的意义。在工作之余,两人取黄河泥,制作泥塑。

1988年7月的一天,王玲的丈夫张存生接待了齐白石弟子、国画大师卢光照。卢光照听说张存生擅长泥塑,想到身边的黄河,感叹到,提到泥,他就想到黄河澄泥砚。黄河澄泥砚被列为四大名砚之一,在唐代更是被文人列为砚中第一。澄泥砚以沉淀千年的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具有“贮墨不涸,积墨不腐、呵气生津,触手生晕”等特点。澄泥砚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惜失传了。

非遗传承人:黄河写入胸怀间 千年古砚焕新生

卢光照的话让夫妻两人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恢复澄泥砚制作技艺。守着黄河,守着大把的黄河泥,横下一条心,没有做不成的事。

夫妻两人经过三年的观察和无数次试验,发现了选泥的地段和烧制的诀窍。

选泥要选黄河中下游的千年渍泥,而烧火的温度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澄泥砚是砚,要具有研磨工具这一特殊性能。在烧制时候,如果温度低了就烧成了陶,温度高了就烧成了瓷。烧成了陶,硬度差,磨墨时泥墨俱下;烧成了瓷,太光滑,墨在砚上打滑,发墨功力差。澄泥砚,介于陶和瓷之间,本质上和炻是一类。明白了这一点,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1991年5月,夫妻两人终于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黄河澄泥砚”。

王玲夫妻两人制作的黄河澄泥砚一经问世,赢得各路人士好评,他们的澄泥砚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院收藏。随后,两人将黄河澄泥砚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参加国家四部一委组织的全国旅游商品大赛,拿下“天马金奖”。

非遗传承人:黄河写入胸怀间 千年古砚焕新生

丈夫积劳去世,妻子坚守黄河

在王玲和丈夫张存生享受恢复澄泥砚技艺的荣耀时,他们将更多的心血投入到了创作中。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国务院号召每个省份拿出一份礼物赠予澳门,张存生在专家指导下设计的“九龙晷”,从8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九龙晷”融合透雕、镂空、线刻等多种表现手法,并且挑选“鲤鱼黄”的颜色,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的特色。九条龙代表当时河南的九千万人口,九龙回首象征九州归一。为设计这件作品,张存生坐在电脑前整整熬了三日三夜,直到病倒,被检查出肾衰竭。

不到一年时间,张存生因病离世。

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一就是中年丧偶,刚过而立之年的王玲,面对丈夫的去世,“觉得天都塌了,感觉自己也活不成了。”

当时,很多人劝她离开这里,离开这个伤心之地。但是,王玲觉得丈夫的心血都在这里,看着作品,守着黄河,就觉得丈夫还在这里。

非遗传承人:黄河写入胸怀间 千年古砚焕新生

就这样,王玲守着黄河边的院子,守着澄泥砚的技艺,慢慢走出了阴影,走出了新的辉煌。王玲和丈夫的作品,除了黄河澄泥砚,还有黄河澄泥砖雕、黄河金沙泥茶具。丈夫走后,她一个人把这些都坚持了下来。

“山花奖”是国家级民间文艺最高奖,很多人终其一生难获一奖,而王玲却靠着坚守黄河,坚守艺术,拿了4次“山花奖”。她还被授予“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家”的荣誉称号。2008年,黄河澄泥砚制作技艺被评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人:黄河写入胸怀间 千年古砚焕新生

为非遗播种,让非遗在都市生存

传统手艺行里有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般手艺人不轻易把自己的绝技传给别人,即使传授,也总要有所保留。所谓藏着绝招,以防万一。但王玲不在乎这些,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培养学生,当时有五六十名学生在王玲的教导下学会技艺,直接在王玲的工作室工作。后来,这批成才的学生靠着王玲传授的手艺走到全国各地,有的成了市级非遗传承人,有的成了省级非遗传承人,有的评上了工艺美术大师。

“学生越多,这一行才能越发扬光大。我不怕我的学生成为我的竞争对手。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来干这一行,这一行才能火起来。“不仅如此,王玲还长期在中州大学等学校授课,尽量把手艺传给更多的人,不少学生学完之后直接就工作了。

谈及非遗面临的问题,王玲一语中的,“首先就是固定场所展示的问题。大部分非遗传承人没有地方来展示自己的东西。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场地越来越难找。最好的办法是政府出面,提供场地,把所有的非遗聚集到一块,不仅要多样化,还要融合,然后集中向外宣传展示。”

非遗传承人:黄河写入胸怀间 千年古砚焕新生

为了让非遗在都市中活下来,王玲想让自己的手艺深入到社区中。王玲说,现在每个社区都有这样一些人:在家带孩子,不能外出,没有收入。她想去社区里教授这部分人手艺,这些人学会捏泥,有了手艺,既能在社区带孩子,还能有收益。人们在社区里享受到了文化传承,非遗也在市民生活中扎了根。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郑州市惠济区天河社区书记的支持,力邀她进社区传艺。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王玲说,她是郑州市政协委员,每年都会写提案递交给市里,希望非遗与旅游相融合,把非遗变成文旅产品,“让非遗生存好,传承好,让文化继承发扬,城市才更美好。”

非遗传承人:黄河写入胸怀间 千年古砚焕新生

专家点评

原河南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乔台山:非遗的传承和赓续有两个现象,一个是有些非遗项目离开了它的生存环境后,要么是异化,要么是萎缩,乃至消亡;另外一个是有些非遗项目在向着城镇向着水陆码头汇集过程中,有了新的发展。

王玲作为砖雕艺人,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丈夫张存生一块作为特殊人才,被郑州黄河游览区从安徽“引进”到郑州。

王玲聪慧,凭着女人特有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不但在省会郑州站稳了脚跟,生存了下来,而且得到了长足发展。她用黄河金沙泥做出了砖雕,做出了澄泥砚,做出了茶酒具,雕塑出了一片新境界,也雕塑出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玲的新形象。

王玲的成功,起码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有许多非遗项目(但并不是所有)是可以异地发展,尤其是适宜到大都市中传承发展;二是需要调整和修订现有的非遗保护“属地管理”政策,积极探索非遗的异地传承问题。

郑州要建设中心城市,打造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吸引和扶持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城,不仅仅是非遗传承的需要,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借力。(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邱延波

标签: 非遗传承人

(责任编辑:News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