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角微白,面容和善,步履匆匆,这是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胆胰疾病亚专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执行主任丁辉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数时候,早上八点至晚上八点,丁辉都忙得“脚不沾地”,有时甚至要忙到晚上十点以后。一般来说,上午要为病人进行胃肠镜的检查,下午进行相关手术。从医18年,丁辉一直清楚地记得老师说过的那句话,“医学不是一个好的职业,太累太忙,需要终身学习;但是医学是好的事业,永无止境,值得一生去追求与钻研。”
从高考时一心只想读计算机到后来的潜心学习医术,多年来,丁辉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其在河南省内率先领头开展的消化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管的套扎止血、内痔的内镜下套扎治疗等创新技术,让病人真真切切地获益。
“只想为病人做点事”
与医生这个职业的缘分,对丁辉来说,可谓是“阴差阳错”,又像是“命中注定”。
“我高考时填的志愿全是计算机,后来被调剂到了新乡医学院,这才学了医。”丁辉回忆说,刚入学的头一两年,仍然对医学没太大兴趣。
“很多职业都很重要。但是,我还是想做成点事儿,想比别人做的好一点。工作不能只是换口饭吃,还要有点成就感。”学医的第三年开始,丁辉接触到了临床学、病理学等学科,他发现医学“大有乾坤”,像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感觉“有点意思”。
“把它学好了,能干很多事情,最主要的是能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这是丁辉不断努力的最大动力。学医的过程是枯燥的,甚至有些“痛苦”,但是一旦下定决心要学好,丁辉就开始下功夫。直到现在,他都清楚地记得重要的知识点在教材上的具体页码和段落位置。
随后,丁辉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学习。2006年,丁辉在解放军总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半年,2007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丁辉进入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工作。
丁辉做起工作来干劲十足,“不瞒你说,我真的是一门心思天天想,吃饭睡觉都在想,有时间就想怎么把活儿干好。”丁辉笑称。
有心人,天不负。丁辉现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静脉曲张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青年医师委员会常委等。他擅长各种常见和疑难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消化内镜下常用诊疗技术,包括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道早癌和内痔的内镜治疗等。
“等到退休后,我还愿意继续工作。在家休息三两天,心里还是始终牵挂病人,来医院看到病人才安心。”丁辉打趣说,自己已经形成了停不下来的“坏习惯”。“病人愿意来找你,你能给他们解决一些问题,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心里始终牵挂着病人”
十七八岁时,耿女士患了一种罕见的疾病——特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两年多前,她开始来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她因食管胃静脉曲张反复呕血便血,如果不能想办法消除曲张的静脉,病情只能越来越重。反复的大出血给女耿士和家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压力和经济负担。
耿女士被推荐来找丁辉治疗时,已经从该院肝胆外科转到了血管外科,两科进行反复的会诊和评估后认为,已无外科和介入手术的机会,一致推荐其做内镜下组织胶血管栓塞治疗。
“正常的顺序是胃镜失败后才找外科医生‘救场’。”丁辉虽然擅长做内镜下组织胶栓塞手术,但是也感到压力很大。
在跟病人的家属充分沟通并得到同意后,丁辉和他的团队充分考虑了耿女士病情的复杂性,确定耿女士的病需要连续多次内镜下治疗。传统的组织胶栓塞技术会造成胃内结成硬块和溃疡,为后续的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价格昂贵,医保目前还未覆盖。
“那时,我刚开始带着科里的一群年轻医生在尝试胃静脉曲张套扎术这一新的手术方案。”丁辉说,相较传统的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栓塞术,该技术手术时间短,费用减少三分之二,且在医保报销范围。
这是一种创新性手术,总体经验不如组织胶栓塞术那么丰富。“但是,能让病人安全地接受最有效的治疗,减少痛苦,降低花费,这是我愿意做的事情,我愿意冒这个‘险’。”丁辉对耿女士进行了胃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内镜手术顺利实施。
术后第三天凌晨,耿女士突然再次呕血。丁辉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往医院,打算再次内镜下止血。让人欣慰的是,经过积极的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最终顺利闯关。经过后续的巩固治疗,两年过去了,耿女士已恢复正常生活。
从这以后,丁辉带领团队对大多数适合的胃静脉曲张患者实施了套扎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大大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目前,丁辉带领团队已开展胃静脉曲张套扎手术近六百例。
“我们为什么要创新?不是为了发文章、做科研,也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就是想解决病人遇到的实际困难,为病人减轻痛苦。”丁辉说,这是他一直坚持进行技术创新的初心。
丁辉对技术的创新从未止步。痔疮曾是困扰很多人的“难言之隐”。传统的外科手段痛苦比较大,术后,患者可能需要在床上趴着休息三天。这导致很多人即使被困扰多年,也不敢来看病。很多病人咨询,做胃肠镜体检时可否顺便把痔疮切除。
丁辉了解到病人的这项需求后,结合国外的相关技术,探索用套扎的方法在为病人做胃肠镜体检的同时对内痔进行处理。该项创新型技术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只需在医院观察一天甚至可直接出院,且费用低廉,一次麻醉同时解决了肠道和痔疮的问题。
河南省人民医院也成了河南省内第一家,国内第一批开展该项技术的医院之一。丁辉也参与了该项技术的国家级指南制定。
类似抢救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等很多消化道急危重症,河南省人民医院也做得很好。“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完善的团队和强大的科室后盾。一旦出现大出血,他们就可以随时安排胃肠镜检查,这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等非常有价值。”
“让更多病人获益”
河南是人口大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农村病人很多。为了方便农村病人就近就医,让他们在市、县甚至乡镇医院就能获得有效的诊疗,丁辉除了进行技术创新,也致力于对基层医院的帮扶和带教基层医生。
三年前,丁辉第一次到襄城县人民医院进行帮扶时,发现该院只有两台胃镜且型号相对老旧,对早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无法满足相应的诊断需求。丁辉现场了解发现,医院之所以不更新最新的胃镜,是因为担心服务不了很多病人且医院无相关会操作的医务人员。
“胃癌、食管癌、结肠癌早期能够早发现的话,就可以直接‘挖掉’,不需要放疗、化疗,直接治愈。这是能做到的。”丁辉耐心、细致地给该院提出建议后,他们很快对胃镜进行了更新换代。
当时,丁辉大概每个月会去一两次襄城县人民医院,持续地带教。该院的医生开了眼界以后,开始主动学习,到省里医院或周边市的医院学习,水平提高很快。
现在,丁辉经常接到襄城县人民医院医生的电话,交流发现的早癌情况。“以前可能一两年偶然发现一次早癌,几乎没见过,现在他们经常可以发现早癌。”
“现在胃肠镜技术已经普及了,有些乡镇医院也有。通过不断地交流学习,县一级医院也做的越来越好了。”丁辉欣慰地说。
河南省人民医院有很多协作单位、对口帮扶医院。丁辉参与长期合作的就有几十家,大概两三年就能带起来一家,切息肉、急诊止血等救命的技术基本上都能够传往基层。“我们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地带教,让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越来越好。”
襄城县人民医院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该院现在的胃肠镜量从原来一天十几例增加到现在一天六七十例,转诊量也明显下降。“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意义,说明很多病人开始留在县级医院治疗,节省了医疗资源,为病人提供了方便,为早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丁辉说。
“只要患者有治疗需要,没有手术或者检查的禁忌症,我们就要在与病人或病人家属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勇于担当,以舍我其谁的气势,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作为一名医生,在临床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紧急情况,这对丁辉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是,他始终坚持,“尽最大的努力,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
“这是我们省人民医院的社会担当,也是我们省医医生的社会担当。”正说着,丁辉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位97岁高龄的病人反复呕吐,考虑是食管狭窄,需要做胃镜了解病情。丁辉又匆匆地赶去了检查室。(记者 夏莎 赵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