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全
为患者排队挂号、帮忙拿药取报告、陪伴看病……近年来,陪诊服务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2.6万人在淘宝搜索“陪诊”。据不完全统计,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生意好的店铺月销达上千单。
所谓陪诊,即陪伴病人在医院就诊,服务对象多为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陪诊服务的出现,不仅可以为特殊群体就医省去很多时间与精力,而且也为激活创业就业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可以预见,随着老人、孕妇、残疾人就医陪诊需求的持续增长,陪诊服务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新服务业态,陪诊服务与其他新业态一样,都有可能在发展初期因缺乏规范而陷入无序发展的状态。目前,我国还没有将“陪诊师”纳入职业目录,整个行业也缺乏制度规范和准入标准,进入陪诊服务行业的相关机构和平台也基本是“各自为战”。如此粗放式经营,必然会给整个行业的发展留下隐忧。
实际上,陪诊服务行业已因规范缺失出现了“成长的烦恼”:一方面,收费标准缺乏定价依据,完全由平台说了算,这种收费标准已逐渐让陪诊走向了价高而服务不尽如人意的野蛮生长境地;另一方面,消费者和平台双方权利义务约定不明,容易造成陪诊服务纠纷多发。而由于缺乏各方认同的行业标准,一旦双方出现纠纷,即使诉诸法律,也很难从实质上化解矛盾。尤其是一些不良平台还会动恶意敛财的歪念,这让消费者在接受陪诊服务时,还会面临被诈骗钱财的风险。也正因此,不少消费者都对是否选择陪诊服务持谨慎态度,而这样的消费心态也不利于陪诊服务行业的长远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陪诊服务在发展初期出现的诸多问题,相关部门要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及时调研出台行业标准,切实明确、细化该职业的目录和分类,建立起涵盖从业者资质、收费标准等在内的一整套长效监管机制,推动陪诊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如此,陪诊服务行业才能健康发展、长远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