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环保 > 正文

弄虚作假!一些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成为不法企业“排污保镖”

弄虚作假!一些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成为不法企业“排污保镖”
2021-08-04 09:18:27 来源:新华网

一些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成为不法企业“排污保镖”

通过围隔稀释,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造成水质改善假象;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长期“吃药运行”,在尾端大量投加COD去除剂……近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向云南、河南、广西等地反馈督察情况,其中不乏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参与弄虚作假的案例。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引入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是我国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但在部分地区,一些本应成为环保卫士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却凭借其专业背景让排污更隐蔽,成为不法企业的“排污保镖”。

治污与排污企业“同流合污”

相隔大半年的两份环评报告,有10多组数据完全一样;项目一墙之隔有居民住房,报告中却只提百米之外的村庄;公众参与座谈会未召开,报告书已出现座谈会内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环评机构在编制环评报告时照搬照抄、避重就轻甚至凭空捏造,致使环保“第一道防线”失守,污染项目“漂白”上马。

今年5月,河北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环评师许某,被生态环境部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名单。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许某共编制22份环评报告书、509份环评报告表,其中仅今年3月就提交了22份环评文件,项目地址分布在黑龙江、辽宁、新疆、河南、湖南、河北、云南、内蒙古、四川等多个省区市。

在线自动监测设施是监督排污行为的“千里眼”,但一些环保运维公司却通过种种障眼法,帮助排污企业掩盖偷排行为。今年,浙江绍兴市生态环境部门检查发现,某纺织印染企业一外排泵出口管道处设有一处旁路,接一根带阀门的UPVC灰色管道,管道内有透明水体,外排废水COD浓度为968mg/L,而透明水体COD浓度仅为16mg/L。经查,这家企业委托某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干扰在线自动监测设施。

环保设施由建设单位自主验收,是生态环境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好服务企业的重要举措,但有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却在验收中弄虚作假,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

浙江某县生态环境部门在打击自行验收企业串通环保技术机构出具虚假验收报告的专项行动中发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委托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进行环保设施自主验收,后者明知企业有高浓度污染指标的生产废水未经处理外排,却未采集,而是用低浓度的生活污水代替企业的外排废水。

专家表示,环保卫士成“排污保镖”,专业治污变专业“护污”,其危害更甚。

为了承揽业务一味迎合“金主”

多位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干部坦言,当前,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多,竞争激烈,一些服务机构为了承揽业务一味迎合“金主”,甚至不惜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编造虚假报告、篡改监测数据等。

“有些非法排污企业只算投入小账不算生态大账,与动辄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治污投入相比,在环评、监测、验收等环节做点手脚无疑更‘划算’,一些环保服务机构抓住排污企业这一需求,双方一拍即合、同流合污。”江西某县生态环境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本身也存在鱼龙混杂的乱象。记者了解到,某环保服务企业在没有环评编写资质的情况下,擅自承揽环评业务,随后转包给一名无资质的人员编写,最终挂靠一家有资质的企业提供报告。经查,这份报告存在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值和大气污染源计算过程及结果抄袭、弄虚作假等情况。

业内人士称,一些有环评工程师的机构为了承揽更多业务,“经常雇没有资质的人来编制报告,许多项目环评工程师没怎么参与就签字了”。

即使遭遇处罚,仍可以通过“换马甲”钻监管“漏洞”。一些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表示,很多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都是中小企业,遭遇处罚后,往往换个“马甲”又重生。

记者在“爱企查”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查询发现,不少环保服务企业法人代表及股东名下,有几家甚至二三十家关联企业。它们中有的曾因涉嫌弄虚作假被生态环境部通报点名,一些环评企业还被列入重点监督检查、限期整改名单甚至禁止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黑名单”,但其关联企业仍在开展业务。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资金、技术门槛都不高。“对于一些小的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来说,购买有关设备仪器花费不到100万元,工作人员只要通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开展业务。”

打击“排污保镖”守护生态环境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更是首次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弄虚作假”行为纳入刑法定罪量刑。

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院长吴代赦建议,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造假人员行业禁入制度,如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出现明显违规违法行为,其法人代表应当列入行业“黑名单”,禁止其开展相关业务。

一些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表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专业背景,让非法企业的排污行为更隐蔽、逃避监管更专业,对执法的专业化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通报了一起案例:陕西一家环保公司运营的污水处理厂使用一种“COD去除剂”处理污水,这种“COD去除剂”主要组分为氯酸钠,并不能真正去除水中的COD,只是掩蔽了COD的测定过程,使得COD的测定结果偏低。

此外,守护好生态环境,必须进一步规范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专家建议,各地进一步加强对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价压价现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减少排污企业“谁保我过关,我就让谁做”的可能性。(记者郭强、邬慧颖)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