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郏县:放歌高唱新时代 广阔天地新作为

郏县:放歌高唱新时代 广阔天地新作为
2018-12-28 14:07:34 来源:中华网河南

郏县:放歌高唱新时代 广阔天地新作为

40年来的数据让人振奋:

2018年,预计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6亿元,是1978年5662万元的331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7亿元,是1989年1020万元的2810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7.7亿元,是1989年5035万元的19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亿元,是1978年4576万元的141倍;财政收入15.6亿元,是1978年960万元的162倍;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5.9元,是1978年60元的201倍;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755元,是1998年2815元的88倍(按有历史统计数据年份对比)。

40年来的荣誉令人鼓舞:

“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县”“全国卫生县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健康小城”“全国小康用电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全国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先进单位”“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唐钧基地”“中原最具投资潜力县(市)”“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快县”“河南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河南省文明县城”“河南省园林县城”“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先进单位”“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13次荣获)等荣誉纷至沓来。

40年来的发展翻天覆地: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昔日老城今换新颜;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旧房破瓦变成楼院;私家轿车乡村可见,步行骑车成了稀罕;公路纵横出行方便,泥泞道路如今不见;教学设施大为改观,土凳土桌如今不见;有病住院药费报销,不出村庄就到“医院”;餐桌饭菜丰富多样,红薯杂粮今成稀罕……

40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培育选树出一大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全国优秀司法所所长”——安良镇司法所原所长丁法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马俊欣,“2012河南省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河南省最美村官”——郏县冢头镇龙湖社区党委书记徐克俭,“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郏县公安局副局长仝国斌,“中国医师奖”获得者——郏县妇幼保健院医生谢守祯,“当代愚公”高铁城,“全国农机合作示范社”理事长李红伟,全国“种粮大户”郭亚培,“中原健康卫士”“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郏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原主任医师刘现义,“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先进工作者”、郏县白庙乡马湾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刘洪中,等等。

隆冬时节,万物蛰伏,落叶纷纷,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寒气和凋零,丝毫阻挡不了65万郏县人民迈向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业劲头:

生产车间里,一部部刚下线的手机装入集装箱,一台台矿用液压支架驶离车间,一辆辆装满高档铸铁锅的车辆驶出厂区,一箱箱装载高档内墙砖和唐钧瓷、餐具的车辆,在三洋铁路郏县站装车出发。

乡间道路上,是日夜奔波在扶贫一线的扶贫干部忙碌的身影。贫困户家里,回荡着他们嘘寒问暖的声音。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麦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勤劳朴实的郏县人民正在浇灌着明年的希望。

郏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周设邑,秦置县,是“千年古县”“中国长寿之乡”。1955年,毛泽东为郏县写下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与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相对应,改革开放40年来,郏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积极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壮歌前行,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最强音,谱写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大美郏县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着靓丽新姿。

郏县:放歌高唱新时代 广阔天地新作为

美丽乡村:郏县模式

12月11日至13日,“2018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在海南省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美丽乡村代表和各界人士近千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分享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峰会上,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为家乡的最美乡村代言,上演了一场中国最美乡村视听盛宴。郏县县委书记、县长丁国浩作为首个代言嘉宾,为郏县美丽乡村建设作宣传代言,并接受央视七套美丽乡村栏目记者的采访。

同时,在峰会上,郏县获“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该县姚庄回族乡毛郎庙村获“2018十大中国最美乡村提名奖”(5个提名奖单位)。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该县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业务指导推进办、项目资金整合办、乡村道路管护办3个专门工作办公室。还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周例会、双月观摩评比推进机制。该县还将美丽乡村创建任务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和全县重点工作观摩内容。出台了《美丽乡村创建实施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方案》,紧紧围绕农村畅通工程、环境净化工程、乡村绿化工程、村庄亮化工程、农村文化工程等重点工作,科学划分出示范村、示范片和示范乡,一村一策,分类推进。

该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战略,按照“绿满郏县、绿秀郏县、绿美郏县、绿富郏县”指导思想,去年投资4亿多元,在平郏快速通道郏县段、省道常付线、县道中薛路等6条公路(部分路段)全长55.32公里的道路两侧实施了生态廊道建设之后,今冬明春,他们又重点推进实施山区绿化、生态廊道、农田林网、乡村绿化、公益纪念林、特色经济林等绿化工程,确保今冬明春再造林50000亩,为美丽乡村建起了一条条绿色长廊。

为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环境卫生没有专职队伍管、生活垃圾“围”村满天飞的现状,郏县创新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社会化管理模式。他们投入4500多万元,在农村投放塑料垃圾桶20000多个,配备洒水车、清扫车、垃圾清运车等车辆近千台,录用环卫工人1400多名,使37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同时,他们还按照“依法合规、群众自愿、乡镇实施、指标统筹”的原则,对全县布局分散的自然村、“空心村”和工矿废弃地等,实施了拆旧复垦攻坚战。去年9月以来,全县13个乡镇有336个行政村全面打响了拆旧复垦大会战,共启动拆旧复垦点6649个,拆除危房2.6万间,拆旧复垦总面积21052亩。

截至目前,全县先后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近10亿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亿多元,涌现出了冢头镇陈寨、前王庄,姚庄回族乡礼拜寺、小张庄,黄道镇纸坊、王英沟,薛店镇吕沟等40多个美丽乡村建设排头兵。2017年郏县成功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冢头镇陈寨村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百佳美丽乡村”,广阔天地乡大李庄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

郏县:放歌高唱新时代 广阔天地新作为

脱贫攻坚:郏县精度

12月25日,记者在郏县扶贫办获取这样一组数据:2014年初,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450户22345人,建档立卡时全县贫困发生率3.77%。目前,该县已累计脱贫6829户21999人,现有未脱贫户2367户4136人,其中今年脱贫1032户2712人,超额完成了年度脱贫1800人的目标任务。2018年该县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699%。

郏县县委副书记郭东晓告诉记者,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郏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尺,作为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作为检验“两个维护”最根本的政治任务,组织动员全县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役,实现了贫困群众稳步脱贫致富。

郏县组建了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了十大专项指挥部,设立了乡镇工作总队,县委常委、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担任总队长,县级领导担任副总队长,形成了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四大班子领导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他们还建立了扶贫工作日和社会扶贫日制度,组织动员县直各单位、社会各界全员参与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为强力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今年以来,该县围绕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退出基本方略,累计开展集中核查3次,全年共识别新进57户165人。他们建立医疗救助“第六道保障线”,设立慢病门诊基金池,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内公立医院住院看病合规费用“零花费”、慢病门诊合规费用“全报销”。仅2018年就累计报销兜底资金120余万元,受益贫困患者23000余人次。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使群众不出家门便受到县级以上的医疗服务。同时,该县实施农村危房清零行动,对全县新排查鉴定的841户危房全部实施改造,试点建成了62家农村幸福院,吸纳贫困老人400余人,设置公益岗位108个,有效解决了农村贫困老人一日三餐和日间照料问题。

该县还从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出发,确定了产业扶贫10项措施。目前,全县产业覆盖率100%,叠加度5.51,户均收益额1万元。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9507人,户就业率98.05%。还开发出公益岗位1754个,培训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1554人。深化“百企帮百村”工作,帮助2286户贫困户增收。加大扶贫项目建设力度,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40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09个,使全县6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六通四有”目标。

郏县:放歌高唱新时代 广阔天地新作为

环境整治:郏县力度

“如今的城乡环境和以前比,真是太好了,厂矿冒烟少了,道路扬尘不见了,看到了蔚蓝的天空,享受到了清新的空气。”12月25日,居住在郏县东城街道一社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该县环保局局长张国星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1月至11月份,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7天,超全年目标67天。全县PM10平均浓度83微克/立方米,低于目标值3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低于目标值11微克/立方米;3至8月份,连续6个月荣获市奖补资金共290万元。

为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该县先后邀请多名环保专家莅临郏县,就PM10、PM2.5、O3浓度数据“把脉问诊”,找准“病根”。并从加强扬尘精细化管理、创新监管模式、加强技术支持、强化重点月份管控等八个方面,为郏县环境污染防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该县还投入900多万元,启动实施了“蓝天卫士”天网工程,在广天铁锅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建成了6个空气监测站(点),在13家重点企业安装了环保自动监控设备,实现了环境监测动态全覆盖。

工业经济:郏县速度

12月24日,在位于郏县产业集聚区内的电子智能终端产业园内,河南乐信智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100多名工人正在各自岗位上,或小心焊接手机芯片,或精心安装手机屏幕,或严谨地检测整机质量。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河南乐信智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市乐讯电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巧借郏县转型发展机遇,利用郏县产业集聚区“腾笼换鸟”招商政策,于今年7月投资建设的手机生产企业,目前年产手机240多万部,年产值15亿元,年可实现利税5亿元,产品主要出口到非洲等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郏县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推动力。特别是近年来,该县从创新招商方式入手,组建了专业招商队伍,围绕装备制造、医药、电子信息、陶瓷和铁锅制造等产业制定了产业图谱,明确招商方向和重点企业。还紧盯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80亿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投产后年产新能源电动汽车30万辆。围绕深圳电子终端产业转移,在该县产业集聚区建设了电子智能终端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5家,已投产3家,两年内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该县还制定了“转型发展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转型发展攻坚“1+5”工作方案,确定转型发展项目42个、总投资204.6亿元,完成投资46.4亿元。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利用排查出的近11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引进了电子智能终端产业园、医用包装及新材料、汽车配件铸造件等项目,使昔日近8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再现繁忙的生产场景。去年以来,该县共入库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等“四上”企业70家,总数位居平顶山市第一位。

2018年,该县产业集聚区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1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实现税收2.9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荣获“河南省开放招商突出贡献集聚区”金星奖,郏县商务中心区被省政府授予“十快服务业‘两区’”荣誉称号。郏县安良神前陶瓷产业园区已入驻银泰、强玉、任氏等陶瓷企业68家,年产量4亿件(套),产品远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及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素有“中国铸铁锅之乡”美誉的郏县广阔天地乡现代厨具产业园,建成区面积达1.55平方公里,从业人员10000余人,铸铁锅年产量达7500万口,“华邦”“豫花园”“美伊厨”“勇力”等自主品牌铸铁锅供不应求,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优质铸铁锅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

郏县县委书记、县长丁国浩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郏县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16.7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引进落地亿元以上项目89个,年均增长15%以上。2018年,预计全县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94.2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全年任务的142%;实际到位境外资金4850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8%。

记者从郏县工信委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郏县工业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2018年郏县工业数量达到890余家,工业增加值27.4亿元,是1978年工业总产值1062.2万元的258倍。工业部门就业人数达到5.8万人,比1978年增长14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医用制品、铁锅、陶瓷、磨料磨具、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七大产业格局。

郏县:放歌高唱新时代 广阔天地新作为

城市建设:郏县跨度

总投资2.2亿元、全长12.8公里的东坡大道和西南环升级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总投资6亿多元的郏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医技楼主体工程已完工,2019年年底建成后,将彻底改善全县人民到县医院就诊时的就医环境;总投资3.58亿元的八一路小学、中学以及新城小学正在施工……

去年以来,郏县紧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实施县的有利机遇,按照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思路,全面实施教育倍增、医养结合、道路畅通、水系公园、高铁站区建设、商务中心区提质、棚改、生态廊道、文庙及山陕会馆保护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十大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共谋划建设项目71个、总投资359.44亿元,现已开工建设项目36个、总投资115.55亿元,完成投资39.38亿元。该县构建了产投、城投、经开投三大国有独资投融资平台体系,目前资产规模已达138.6亿元,累计实现融资近53亿元。

为打造“生态之城、宜居之城、旅游之城”,十年来,郏县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主城区控制详细规划等6个规划,累计投入32亿元,实施了175项重点市政工程,使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6.2%。

为实现城市精细管理,今年6月,该县启动开展了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等“六城联创”活动。成立了郏县城市管理局,建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扎实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为彻底改善城区居民生活条件,10年来,该县投入资金47亿元,实施了总套数为8937、总面积99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新建商品房11157套、总面积132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2452套、总面积13万平方米,公租房2620套、总面积12万平方米,经适房1380套、总面积13万平方米。新建、扩建了县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同时,新建了县一高、县职高、东城区学校、三立国际学校等学校。

郏县:放歌高唱新时代 广阔天地新作为

农业发展:郏县特色

在位于长桥镇东长桥村的平顶山市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车间外,数名工人正在把一箱箱的富硒优质黑豆、黑小麦、黑小米等五谷杂粮装车外销。

公司总经理郭亚培说,15年前,他开始流转土地3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200多亩。为实现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他注册成立了郏县亚培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又成立了平顶山市绿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聘请省内外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投入100多万元,对流转的土地进行富硒改良。如今,他种植的富硒黑花生、黑小麦、绿小麦等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他的“汝河湾”系列农产品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多万元。2014年他成为农业部表彰的全国300 名“种粮大户”之一。

近年来,郏县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种植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机械化“四化”为重点,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同时,该县还注重科学规划、加快土地流转、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品牌战略,以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7万多亩,占该县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肉品、蔬菜、面品、饮品、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集聚群。

该县还把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强农固本的重要抓手。40年间,先后投资10亿多元实施了六期北汝河治理工程和两期蓝河治理工程,还在北汝河新建4座橡胶坝。对全县29座中小水库、水闸进行除险加固。历时4年对35公里的广阔渠进行了复建、节水配套等工程。扩建技改了建于1984年的全国第一座新型恒压喷灌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由40年前的42%提高到82%,灌溉方式也由过去的大水漫灌、渠灌,改变为目前的节水灌溉,为全县粮食生产旱涝保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单产由过去的400斤至500斤(1斤=500克,下同),提高到1000斤左右,34年间累计增加粮食产量9400多万斤。

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基地产品双认证工作。目前,该县无公害一体化认证基地总数32个、产品总数27个,总面积达10多万亩。有23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副产品商标注册70多件。(宁建鹏 申清杰)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