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一孕妇和其上幼儿园的儿子明明在家中烧炭自杀,三条生命就此逝去。死者家属说,十几天前,明明曾在幼儿园与别的小朋友起了冲突,明明母亲在家长群里沟通时透露孩子有自闭症,被其他家长攻击,更有家长要求明明退学。为平息家长的不满,幼儿园决定让明明在家休息几天。家属称,明明母亲曾表示这场风波让其濒临崩溃。
悲剧令人唏嘘不已,而悲剧原因更令人五味杂陈。悲剧发生后,“围攻”孕妇的家长成了众矢之的,被贴上了“自私”“冷酷”的标签,甚至被指为凶手。家长和园方的做法确有不妥,但悲剧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孕妇。我们同情弱者,为逝去的生命惋惜,但也绝认同自杀这种消极的处事方式。
如果这位孕妇再坚强一点、勇敢一些;如果家长们对自闭症多一点了解、对自闭症儿童多一份关爱;如果园方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再周全一点、妥善一些;如果家属能及时纾解孕妇“濒临崩溃”的情绪……任何一个“如果”能发生,悲剧就可以避免。反思悲剧,不是为了苛责谁,而是为了追根溯源,避免类似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家长们为何会视自闭症儿童为“洪水猛兽”?很大程度来自于家长们对自闭症和自闭症人群知之甚少,而导致谈其色变。家长们站在自身角度考虑,担心自闭症儿童给自家孩子带来不利影响,对弱者缺乏同情,进而充满误解、恐惧和敌意。这是社会层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对自闭症依旧没有准确、全面的认识,而全面的认识应是关爱这一群体的前提。
无独有偶,今年7月,一篇题为《深圳15个自闭症家庭入住公租房前,遭数百业主拉横幅抗议,称造成他人生命安全!》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广东深圳一小区业主拉横幅抗议自闭症家庭入住公寓,和如今家长们“围攻”自闭症儿童妈妈,都反映出社会不愿与自闭症为邻的真实心态。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000万的自闭症人群,其中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自闭症儿童约200万。他们大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与社会的沟通迟缓,无法融入社会交流,很多自闭症儿童离开学校后便无处可去,因此摆在我们眼前的,不只有保障自闭症儿童在学校不受歧视,也要采取措施,保障他们离开学校后能够逐渐融入社会。
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有接纳弱势群体的地方;一个包容的学校,也应该有自闭症儿童的一个座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尝试理解与包容其他群体,是公民应有的素养,也是文明的题中之义。关注和关爱自闭症群体,依旧任重道远。(陈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