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历史文化区通过遗存复兴、空间联动,将打造成为国际商都的“城市会客厅”
大河奔流东去,历史扑面而来。
这里是中国都城建制创始的地方;这里是位居天地之中的商都郑州。
穿越历史云烟,商城遗址巍然矗立,见证着郑州3600多年的荣耀和辉煌。漫溯时间长河,商都文明熠熠生辉,激荡出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坚定文化自信,铸造城市之魂,乘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强劲东风,一项彪炳史册、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商都历史文化区已恢弘起势,铺展出叠彩的时代新画卷。
因势而谋“点睛”国家中心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河南最应该有这份自信,郑州也应该有这份自信。
商都历史文化区重点项目分布图
郑州,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郑州之根”在管城。作为郑州市中心城区和老城区,管城回族区积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辖区文物资源200余处,4处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其中,郑州商城遗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为郑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入列中国“八大古都”提供了重要佐证,也为郑州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奠定重要的文化载体支撑。
襟怀古城墙,管城回族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在这片区域内,除了有谱写中国城市建设史新篇章的商代王城外,商城遗址周边还集聚着各个历史时期丰富的文化遗迹:东汉文庙,唐朝开元寺、夕阳楼,元代北大清真寺,明代城隍庙、天中书院、清代岳氏民居等,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于大地之上,串联起郑州3600多年的辉煌历史。
“老”是这片区域朝代更迭留下的底气;而“旧”则是这片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写照。
郑州城隍庙
长期以来,这里曾是郑州市中心城区最集中的棚户区,房屋年代久远,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环境卫生脏乱差,群众要求改造的愿望非常强烈。
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新时期,为传承城市文脉、彰显文化特色、促进民生改善,郑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提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加速推进以商都历史文化区为首的“四大文化片区”建设。
郑州文庙
建设商都历史文化区是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依托文化资源禀赋,强化古都文化传承创新的必然选择;是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国际商都进程的重要支撑;是从根本上开拓中心城区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和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
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承载着几代郑州人的夙愿,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从“构想”步入“现实”。
规划引领 找准“成长的坐标”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为高标准、高品质做好商都历史文化区规划,先后委托上海同济、台湾大元、清华同衡、华清安地等设计院编制不同层次的设计方案。历时2年,经过8次市级以上的专家评审会和咨询会,单霁翔、李伯谦、郭黛姮、匡晓明等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一份份统筹科学的顶层设计“规划图”,确保不留下历史遗憾。
2018年4月17日,在第十二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管城回族区与江苏一德集团、德基集团等签约
商都历史文化区,郑州自商代以来城市发展见证的核心地区,其规划研究范围6平方公里,规划实施范围2.99平方公里。目前,管城回族区本着“统筹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片、从线到面”的原则,重点推进实施了“两院”(郑州商都博物院、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一期、“两院”二期、亳都古巷、开元寺·塔湾古街、夕阳楼和书院街六大片区建设,规划建筑体量约9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40亿元。主要规划业态涵盖文化旅游、创意休闲、历史博览、现代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
不同片区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更有着别样的精彩体验。
夕阳楼片区效果图
夕阳楼、书院街南片区规划建筑体量约16万平方米,定位为商都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复建小西门、南城门、夕阳楼,重建沙家糖坊、普利公药栈、古今名人馆等本土非遗及文创店、老字号形象体验馆,以迁移、修缮、镶嵌等手法,保护康家大院、岳氏民居等历史建筑,恢复老城肌理与文化脉络,重现昔日风华。
书院街北片区规划建筑体量约40万平方米,由顶级美食时尚文艺街区、对天中书院精神予以集成与活化的博物馆、超5A甲级写字楼、五星酒店四部分组成,展现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形象。
“两院”一期规划建筑体量约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文物考古研究院,建成后将成为郑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两院”二期规划建筑体量约25万平方米,定位为高端奢侈购物中心,涵盖高端国际奢饰品牌、高端餐饮、美术馆、艺术馆等业态,打造时尚活力街区。
书院街片区效果图
亳都古巷片区规划建筑体量约3.8万平方米,并与扩建后的文庙相辅相成,基于中原老家传统文化,打造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俗步行街。
塔湾古街片区规划建筑体量约5万平方米,通过复建开元寺塔,围绕文、旅、娱、餐、购等业态,打造集文化博览及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主题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引领,蓝图绘就。徜徉在这张瑰丽蓝图中,历史文化元素焕发勃勃生机,串起一路繁华盛景,融进现代都市生活,铸就郑州城市之魂。
戮力同心 开启建设“加速度”
致力非凡之事,定有非凡之精神。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管城回族区充分发扬果敢担当、团队协作、高效运转、无私无畏的新时期“商都精神”,开启了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加速度”。
2016年8月27日,管城区召开商都历史文化区征迁动员大会,拉开了商都历史文化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序幕。
“两院”片区效果图
通过依法、和谐、阳光征迁,当年年底便实现征迁工作大头落地,创造了中心城区最大面积棚户区征迁的“管城速度”。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表达出人民群众对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倾力支持,更传递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
2017年6月16日,商都历史文化区启动全球招商,上海复星、香港太古里、保利文化、成都锦里等一批行业翘楚纷至沓来。通过精准选商,江苏一德集团、德基集团、河南建业和郑州商都控股公司重资产合作,共同运营书院街、夕阳楼和“两院”二期3个片区;成都武侯祠锦里旅游文化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与郑州商都控股公司“牵手”,就亳都古巷、塔湾古街项目运营管理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此外,《商都历史文化起步区产业发展暂行管理办法》发布,重点招引爱马仕、路易·威登、百达翡丽、希尔顿等国际知名品牌入驻。
开元寺·塔湾古街及亳都古巷片区效果图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按照“三年现风貌,五年成规模”的建设目标,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已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地下综合管廊、商城墙整治提升、文物发掘、安置房建设等稳步推进、热潮迭起,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未来正来 打造“国际会客厅”
商都历史文化区是支撑国际商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统筹谋划和“点睛之笔”,是彰显城市历史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元素和提升郑州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按照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管城回族区全区上下牢记“传承城市文脉、彰显文化特色、促进民生改善”的定位和使命,以攀崖而行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扎实推动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未来正来,商都历史文化区,将开启全新的文化之旅。这里,有焕发生机的历史遗存、古风新韵的街巷院落、时尚艺术的文化地标,多种文化元素叠加整合,相映成趣、雅俗共赏;这里,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荟萃交融,“文商旅”融合发展,城市活力与魅力竞相迸发;这里,尽揽天下美食、众汇全球优品,扛起都市生活新标杆,成为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充分交流的重要平台……
未来,传统街巷古风新韵,尽揽天下美食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夜幕下,科技范儿十足的灯光秀璀璨着郑州的夜空,人们走进复建的城门,走过一条条街巷、一片片历史风貌区、一处处人文景观,犹如穿越一条“时空隧道”,可以“遇见”不同的郑州:既有历史的、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时尚的,更有活力的、艺术的,一路流光溢彩,一路魅力无穷。
世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未来。通过充分挖掘保护、展示利用,唤醒沉睡的历史文化元素,商都历史文化区将建设成为服务中原、辐射全国、影响世界,以商文化为特色、以文化产业为支撑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华夏文明历史传承区、商都古城保护复兴区、郑州人文发展创新区,打造成为郑州的“城市文化名片”和国际商都的“城市会客厅”。
未来,新中式商业街区众汇全球优品
奋进新时代,管城回族区正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发力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传承华夏文明,重现商都风华。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旅游游客量3000万—5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800亿元以上,构筑起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
一段绵延7公里的商城遗址城墙,印证着郑州“以古闻名”的厚重历史,也必将见证这座城市“以新出彩”的光明前景。
未来,这里“更出彩”;未来,这里“最郑州”。(记者 彭华 焦宏昌 通讯员 李晓光 娄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