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最严自招”是公平所需 亦是民生所盼

“最严自招”是公平所需 亦是民生所盼
2019-04-08 11:03:25 来源:光明网

近期,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简章陆续公布,截至目前,全国90所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院校已经有80多所公布了最新政策。但是,记者梳理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整体收紧,不少文科类专业更是大幅削减,体质测试成为不少高校自招环节的“标配”。

规模越来越小、门槛越来越悬,想要在自主招生上“另辟终南捷径”的难度系数,自然也越来越高。这也就难免有人将2019年的自招政策称之为“史上最严苛的自招”。

一方面,今年多数高校在自招计划人数上缩减幅度达30%-40%,文史类首当其冲“被瘦身”。例如,武汉大学去年自招计划人数为350人,今年锐减至192人。山东大学今年没有文史类计划;中山大学取消了德语、法语等外语类专业以及新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类专业;南京大学取消了哲学、俄语等文史类专业的自招。

另一方面,今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认可的奖项类别大幅度缩减,学科类竞赛基本要求“省级一等奖”及其以上级别的奖项,发表论文、文学作品专著等不再纳入报名条件,各高校普遍以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作为自主招生的“敲门砖”。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条件过硬的“真汉子”,基本连上场PK的资格都没有。至于那些幻想靠专利、论文来“黄马褂加身”的投机者,也是可以洗洗睡了。

当然,高校的这波操作,是对制度设计的积极响应。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为今年的高校自招定下“十严格”的规矩。但如果从更宏观的语境来看,“最严自招”的出现,显然是板上钉钉的大势所趋:去年,教育部专门在四川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振兴本科教育,“入学关”当然是个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主招生遵循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然,这些年初衷美好的自招,在实操中也出现了诸般乱象。当年,不超过录取总人数3%-5%的偏才怪才,才能被破格录取。但在自招扩张的政策导向之下,降分比例从一直严守的5%以下提高到“原则上不超过10%”。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为975万人,而自招报名人数超过83万人。这也就意味着,近乎10%的考生都在忙乎自招。这就难免出现两个弊端:一是权力的自由裁量。自招中的寻租与自肥在少数高校成为权力失范的重灾区。二是市场的疯狂助力。尤其是专利、论文等待价而沽,五花八门的赛事培训更是如火如荼。

学生要减负、教育要公平,招考是最大的指挥棒。根据《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要求,继续压缩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规模,至2020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从义务教育阶段“特长生通道”的关闭,到高校自招政策的调整,有一个政策取向是显而易见的:因材施教、因才招生固然重要,但是在教育公平的底线之上,保障更多人公平求学、阶层流动的机会,这是摆在教育招考序列第一位的大事。

有了教育的公平,方有人生的公平。自招的本意,是辅助性的招考政策,是为极少数偏才怪才打开一扇窗、为高校治理提供更多自主性,最终的目的,是教尽其能、人尽其才。不过,在“全国一张卷”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当下,正视具体矛盾的特殊性,阶段性调整自招政策、乃至压缩自招空间,这是公平所需,亦是民生所盼。就此而言,“最严自招”本身也是在重塑自招政策的公信力。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