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想跳槽,但还没考虑清楚,只是更新了简历,现在老板都知道了,我真是‘骑虎难下’,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近日,在北京一家语言培训学校工作的李先生无奈道。采访中,记者发现,更新简历却被“告密”,李先生的遭遇不是个例。那么,是谁在“告密”?原来,一些公司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人才流失预警机制”功能掌握了员工的动向。第三方平台利用技术手段获取其员工数据后,借助数据分析为该公司生成员工流失报告,公司只需支付一定费用就能享有这项服务。
这边刚更新了求职简历,那边消息就传到了公司,这样的遭遇想想都让人糟心。而公司如此“神通”,居然是借助了一些第三方平台明码标价的业务,就更令人诧异了。
企业及时了解员工的动向和想法,是人力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这主要还得靠平时的主动关心,而不是建立在“偷瞄”员工简历的基础上。而对第三方求职平台来说,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用户的求职信息一对一卖给相应的公司,也涉嫌对于用户信息和隐私的滥用与侵犯。这样的生意美其名曰是“人才流失预警”,实质上就是对于用户隐私信息的变现。
置于公司的角度,本应主动关心员工的需求和异动情况,却变成了私底下花钱买员工的简历动态信息,毫无疑问是念错了经。试想,当员工随时都处于一种被“监视”的状态,这样的公司何以真正留住人?与其说这是“人才流失预警”,不若说是“赶人”。任何有底线、对员工权益有起码尊重的公司,恐怕都不会依赖这样的业务来加强公司的人力资源建设。
当然,这一现象的主要责任,仍在于第三方平台。平台的海量用户基础为通过用户信息生成大数据提供了便利,但当大数据分析细化到个人的动态,并被作为商品谋利时,就无疑是对合理应用边界的突破。退一步讲,一个人修改了自己的简历信息都能够被大数据及时捕捉,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有市场需求,个人信息就完全可以被予取予夺?这里面所涉及的仍是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在互联网平台兴起的今天,大量平台所拥有用户信息,到底归属于谁?
在另一个层面来看,用户的求职信息可以随意被第三方平台监控、调取、转卖,实质也是个人求职信息泄露的一种更恶劣的表现形式。今年初就有媒体报道,“超过2亿中国求职者简历信息泄露,相关数据‘裸奔’将近一周”。这显然为求职者信息保护敲响了警钟。过去几年,第三方求职平台迅速发展,也的确契合了市场需求,但从“人才流失预警”这样的产品来看,一些平台不仅疏于对求职者信息的保护,更主动对求职者信息进行不当的“开发”,涉嫌对用户信息的非法买卖。
无论如何,不能让求职者信息处于“裸奔”状态。不仅相关平台和公司应该意识到,利用求职者信息进行牟利或者是希望借此掌握员工的动向,都属于把技术和成本用错了地方,并有违法之嫌;相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和法律建设,也应该充分将这一情况纳入其中,对个人信息的归属和使用边界作出更权威的界定。(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