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学术不端?破除“唯SCI” 需要建立分类考核的评价体系

学术不端?破除“唯SCI” 需要建立分类考核的评价体系
2020-05-27 11:36:57 来源:光明网

在最近召开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表示,人才量化评估标准单一、奖惩制度不健全的体制,滋生了许多学术不端的现象,甚至出现网上公开买卖论文的乱象。

似乎是作为对葛均波委员所提问题的印证,近日有平台曝光了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黄同学和其导师桂冠的学术问题。曾冒充北大学生但保研资格最终被清华取消的黄同学,如今靠着一堆论文申请到了2020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系的唯一一个大陆博士生,其导师也被网友顺藤摸瓜地扒出在3年半的时间内发表300多篇IEEE(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期刊论文,再次激起关于学术圈“水论文”的讨论。

这位教授及其学生的做法,令许多网友感到气愤。毕竟,这种“水论文”的行为不仅直接对同行业科研人员造成不利影响,更会使我国的学术业态进一步恶化。但是,气愤之余也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人才和成果评价机制上。

目前,在我国的各类高校、研究院所甚至医院等科研机构,SCI指标都是职称晋升、人才计划和奖金发放的主要衡量指标。但是,SCI指标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全面反映科研成果的价值、贡献和影响。当学术评价标准变得几乎完全“唯论文”或“唯SCI”,甚至步步升级到对SCI指标的夸大、滥用,出现大量“灌水”论文以及种种科研不端行为(抄袭、造假)等,也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了。

“唯论文”和“唯SCI”是对科研的异化,更是一种极大的弊端,这一问题其实已经引发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2020年2月17日,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订并发布了《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下称《措施》),提出要把科研人员的注意力从发论文转到出实绩上来,要把科技评价的重点从数数量转到评质量上来,为科研人员减轻负担、摆脱“论文枷锁”。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呼吁进行科研评价时要“破除唯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从这两份文件的内容来看,它们提出了破除唯SCI的核心构想和实施方案,但是,要真正改变现状,还是在于各科研机构能否有效落实这些意见。因此,相应的奖惩措施需要出台。同时,在措施的落实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反馈,以便及时修正、补充。这也需要各部委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并不断针对实际情况出台补充意见和修正措施。

当然,《措施》和《意见》只是提出了整体设想和方案,要真正破除“唯论文”和“唯SCI”,还需要各科研机构在充分理解《意见》后,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和执行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对于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的客观科学的评价方式。在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或许也可以参考。

《措施》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分类考核。科研、研发和工作、生产分为许多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在共性之外都有自身的特点,只用发表论文来考核,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领域来说显然不够科学。为此,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提出了一个评价模式,即科研重工业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不以发表论文论英雄,而是以潜心研制系统和实际获得的研发成果来衡量英雄,通过一篇或少数文章直接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2005年,美国科学院针对1965年-2005年核心信息技术发展史提供了一份核心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形成10亿美元市场的统计分析结果,其中,伯克利贡献了7个核心技术,排在前列。每个核心技术,都为一批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进身之阶。而且,在这些研发和创新过程中,伯克利还培养了8位图灵奖得主。显然,这些都是巨大的成果。

当然,这样的评价标准由于论文产出较少,且在实践中出成果相对较慢,风险也比较高,因此目前全球范围愿意采用这种评价模式的地方还相当少。但是,这一模式也为考核标准的改变提供了一些借鉴。

另一方面,破除唯论文和唯SCI的分类考核也有一些更加简便可行的标准。例如,医学作为一个实践性特别强的领域,就完全可以并且应该主要以诊治数量、治愈率、缓解率和死亡率以及病人评价来作为评价一所医院或一位医生的标准。相对而言,医生发表了多少论文只能算是参考或次要标准。同样的考核标准,也可以放在教育学、计算机等多个领域。而当我们能更加坚定地实行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分类考核的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和“唯SCI”,也就有了坚实的土壤。(张田勘)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