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竟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父亲的债务转到我头上,并且冻结了我和妻子的银行账户,将我们个人征信列入不良记录!”家住信阳市平桥区肖店乡的闫先生说,这种怪事发生在信阳市明港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明港农信社)。
“谁冒充我签字,将父亲的贷款转到我头上?”
闫先生说,他父亲老闫一直在肖店乡老家做养殖,2010年底,明港农信社肖店信用社信贷员靳某主动找到父亲,说可以提供10万元的贷款。在对方劝说下,父亲办理了贷款手续。2013年11月份,贷款期限快到了,靳某让父亲借新款还旧款。
“信用社说我父亲年纪大,要求将债务转到我名下,父亲没同意。”闫先生说,这些年,他一直在郑州做工程,父亲也说钱都快还完了,他也就没关注过这个事情。
今年8月上旬,闫先生夫妻俩的微信支付、银行卡被冻结了,紧接着,父亲老闫也告诉他,自己银行卡里的钱,也被平桥区法院冻结了。
“我去法院复印了全部材料,才知道我父亲的贷款,被转到了我头上。”闫先生说,明港农信社提交给法院的证明材料显示,所有的借款手续都有他和妻子邹女士的签字,他父母也作为担保人签了字。
不过,这些签字和印章,闫先生都不予认可。他说,所有涉及他和妻子的签字、盖章、手印,都是伪造的,“我和妻子没有在这类借款材料上签过字,我和妻子也没有私章。我母亲都不识字,谁替她签的?我和妻子的身份证复印件也不是我们提供的。”
闫先生说,他在郑州做建筑,经常有资金往来,微信支付、银行卡被冻结后,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愤怒之余,闫先生找到明港农信社,要求将自己银行账户解冻,并严查信用社相关人员违规违法行为。
当事人没面签,责任人被罚款扣绩效
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肖店信用社主任陈秀云说,明港农信社经调查后确认,2010年11月13日,肖店信用社向老闫发放了10万元贷款,期限30个月,担保人为闫先生。办理贷款时,担保人闫先生未面签,贷款借据中闫先生签名处由其父老闫代签。
为防止这笔贷款逾期,2013年11月30日,肖店信用社为其办理了借新还旧手续,因老闫年龄较大,在征得老闫同意下,用其儿子闫先生作为借款人,老闫作为担保人办理了借新还旧手续,因闫先生本人不在家,未执行现场面签,闫先生签名处均由老闫代签。
今年8月27日,明港农信社明农信文【2020】114号公布了调查处理结果,靳某作为贷款直接经办人员,在原贷款办理中未坚持担保人面签,换据贷款办理中未坚持借款人面签,违规办理贷款借新还旧,违反了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授信业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决定给予贷款直接责任人靳某警告处分(扣一个月绩效工资);张某作为肖店信用社原主任,对贷款审核把关不严,未严格审查借款合同的有效性,对贷款的发放负有审查责任,决定给予其全辖通报批评并经济处罚2000元。
律师称或涉及刑事犯罪,可向银保监会投诉
闫先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经过交涉,目前他与妻子的银行卡及微信支付被解封了,但之前明港农信社已将他俩的不良征信上报中国人民银行,目前他们的不良征信记录还没有删除。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律师分析认为,首先,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属于违法行为,且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比如合同诈骗罪;其次,如果系闫先生父亲被诱导下签字,那么信用社工作人员的做法不仅违规,且涉嫌违法,闫先生有权向当地银保监会投诉,要求严厉查处;再次,贷款合同当事人面签是最基本的行业规定,不管信用社工作人员是否存在故意弄虚作假、诱导老闫签字等违法行为,闫先生因本案所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均应当由信用社承担。(河南商报记者 肖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