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豫东平原,有一片茂密的林海,它就是河南省商丘市民权林场申甘林带。69年间,它从黄土遮蔽天日,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拥有6.9万亩的平原林海。11月11日上午,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家主流媒体的120多名记者同仁,来到了民权县林场,聆听民权三代林场人植树造林的故事,感受林场人默默奉献的精神力量,观览野趣横生、令人留恋忘返的“天然氧吧”申甘林带,体验村民从“半碗黄沙汤”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林下经济成果。
林场航拍
1855年,黄河在此绝口改道,从此就留下了千里黄河故道。黄河故道上是一片茫茫沙丘的景象,当地百姓饱受风沙之害。“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庄无牛羊,端起碗来是黄沙汤。”形容的就是此地的恶劣。
经过一代又一代务林人的呕心沥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在茫茫无边的万顷沙海上建成了举世闻名的“申甘林带”。林带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2-4公里,被国内外林学专家誉为“豫东黄河故道上的‘绿色长城’”。林带呵护着周边40多万亩农田,对改善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商丘市民权林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上曾是一个多灾难的贫困区,土壤为黄河故道冲蚀沉积的沙质土和黄泛水退留下来的背河洼地、盐碱地,“旱涝粮不收,风起苗不见。一年辛苦半年粮,携儿带女去逃荒”曾是它的写照。
而如今,“全国融媒体商丘行”采访团走进商丘市民权林场,绿荫和金黄覆盖着大地,林区公路横穿整个林区;放眼望去,整个林区方圆几十里,宛如一条巨龙横卧于黄河故道。林区植被丰富,花草繁茂,落叶缤纷,翠绿微黄的树叶在枝头,在冬日阳光下怡然晃动,令人心旷神怡。
现年85岁的康心玉,曾担任民权林场厂长,提起当年,老厂长依然记忆犹新,“当年在洛阳林校毕业大伙都不愿意去豫东,因为条件艰苦。我作为班长,带头报名去豫东。”但是,到达林场,他住的是地窖,甚至经常吃不饱。“宁可三天不吃馍,也要把树全栽活。”正是凭着这股不怕困难的劲儿,才筑起了林场的“第一代树林”。今年34岁的翟文杰,从小在林场长大,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林场,作为“第三代”育林的职工,他已经在此十多个年头。
三代林场人合照
2015年,民权申甘林带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生态公园, 又获评“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申甘林带的“绿色效应”不断惠及周边,民权县已成为全国艳羡的“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小城”。 现在的申甘林带成了旅游观光胜地和“天然氧吧”.
“第二代”育林职工李传启介绍到,近年,林场积极引进、大力推广和应用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在林地内种植苗木、花生、西瓜、蔬菜、花卉等30多个品种,亩收入可达2000余元,并在林下种植了丹参、党参、板蓝根、药菊花、草决明等药材20余种,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而且,民权林场因为面积大、空气好、草多,这里养殖了许多家禽。养殖户张奋勇在民权林场内饲养了5000多只家禽。赵香华算了算,在这里放养吃草,一只鹅的饲养成本可以降低4元左右,而因为周边没有没有其他养殖,疫情风险也非常低,“这比在外面养殖场至少可以多盈利2万元。”
现如今,申甘林带的精神将持续传承。民权县也将大力建设“黄河故道生态走廊”,以申甘林带为核心,打造连接湿地公园和生态公园的绿色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