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少博物馆都采取了限制客流,采用网上“云览”的模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
如果说,有没有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文明水平的标志。那么,有没有参观过博物馆,就成为一个城市市民现代生活的象征。
应该说,从2008年全国博物馆陆续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以南京博物院为例,2019年南京博物院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4168971人次,人均在馆参观时间接近4个小时,基本达到了“吸引公众逗留半天”的目标。而当一些博物馆推出重磅特展的时候,更是出现一票难求、跑步进馆的景象。这一方面展现出了博物馆的魅力,另一方面则体现出社会公众对精神文化更高层次的期待和需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互联网+博物馆,也成为各家博物馆大力打造的新亮点。智慧导览、数字参观、VR体验、直播互动等线上活动精彩纷呈,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轻点鼠标、触碰屏幕,便可“e览无余”,实现了电脑上360°无死角看文物,手机里“e网打尽”装国宝。就像今天,由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南京博物院)活动。从上午9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等评选活动的结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捐赠仪式、博物馆主旨论坛、博物馆奇妙夜等活动都会在网络平台进行实时同步直播。可以说,足不出户,就能饱览博物馆界的盛会。
博物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瞩目,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多样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87年前,蔡元培先生曾给博物馆确定了“汇集数千年先民遗留之文物及灌输现代知识之资料,为系统之陈列,永久之保存,借以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民众教育”的目标任务。一代又一代博物馆人,也在收藏、展示、研究上下功夫,特别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该有着怎样的联系与互动,值得重新思考。博物馆不是一个旅游景点,而是我们每个人终身学习的场所。让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的同时,该如何让博物馆走进人们的心里,讲好国宝故事,展示华夏文明,而不是千馆一面,千篇一律,考验着博物馆人的智慧和能力。
同样,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的同时,网上“云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会成为新常态。人们将从“走进”博物馆,转向“走近”博物馆。所以,博物馆在利用信息技术广泛宣传的同时,也更需要多些教育国民(Educate)、探索发现(Expedition)、充实人生(Enrich)等内容,缺“E”不可。
此外,这样一种模式,也要考虑到网络条件薄弱的地区或家庭,及视障人士,创造条件让他们也享有到使用博物馆的权利。这也应和着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样性与包容性(Museums for Equality:Diversity and Inclusion)”。
今天的博物馆必然会越来越好。从历史的长河而来,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这里珍藏着民族的灵魂,这里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这里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登高望远,一段人生因为有了自己的记忆美好而精彩,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自己的记忆而更显厚重,一个民族则因为有了自己的记忆得以延续。(刘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