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陕西延安宝塔区新新双语小学一名四年级学生师某某在学校吃饭时被食物噎到,后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媒体报道显示,目前孩子家属已向警方报案,警方介入后初步排除刑事案件的可能,而家属认为学校没有采取急救措施,错失抢救时机,对师某某的死亡负有责任。
10岁的孩子因在校就餐时被食物噎着而发生悲剧,这对家庭的打击可想而知。同时,这也是一起超出了多数人日常生活经验和认知的事。毕竟,因被噎而引发的风险,多只见于婴幼儿。但此事,是有“先例”的。如媒体报道显示,2017年3月,上海一个小四年级学生(10岁)在学校教室内就餐时,突然跑到教室外饮水机旁边倒地,即被送医抢救。经诊断,学生气管内发现一疑似肉丸的异物,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类看似突破日常生活经验的风险事件,有针对性的防范是很难的。但此类事件一再出现,无疑是对社会的一种提醒:作为学校,可以通过一些确定的安排,尽量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比如,学校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就餐时间。除此之外,正如此事中家长对学校的质疑一样——学校是否因为无专业救护人员而导致抢救不及时?
报道显示,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于1990年6月4日发布并实施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第三章第二十条明确,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然而,近30年过去,当前多数中小学依然缺乏专职校医。
以一线城市广州为例,有学者于2015年12月调研了1130所广州市中小学的配备校医情况,发现在应配备专职校医的790所中小学中实际只有335所配备了专职校医,比例为42.4%,而按规定配足专职校医的学校仅为1.95%。这起事件中,涉事学校在校生800余名,教职工60余名,按规定也是应该配备专职校医的。
当然,在专职校医配备之外,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需要关注。那就是遇到像孩子吃饭噎着这类情况,如果学校有掌握急救技能的人员,也能够降低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发生在上海的那起同类事件中,上海相关部门提出的一个后续应对行动就是——研究制定公众急救方案,加大对急救培训的投入力度。目前有关这项行动的具体落实情况尚缺乏权威反馈,但方向上无疑是对的。
关于在校园内普及急救知识,是有明确规定的。去年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就提出,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不仅学校要有掌握急救技能的人,中小学生也要普及这项技能。目前这项行动到底落实得怎样,相关部门有必要来一个摸底。
极端事件往往很难彻底预防,但我们通过一些完善的机制安排,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比如孩子噎着了,若有及时专业的急救干预,或能够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因此,从公共意义上来看,这起事件除了厘清学校的责任问题,更要看到其背后对应的某种普遍性缺位和疏忽。而只有这种状况得到整体改善,学生所面对的安全意外风险,才能被降到最低。换言之,“常规”工作和机制越到位,“极端”和“意外”风险就越小。(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