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 > 正文

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5825元,硕士10113元 你拖后腿了么?

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5825元,硕士10113元 你拖后腿了么?
2022-01-06 16:06:11 来源:河南经济广播

昨天(1月5日),“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5825元”话题迅速蹿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

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5825元,硕士10113元 你拖后腿了么?

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于2021年6月起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包括东、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的34所高校,样本量超过2万人。调查显示,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

“慢就业”的观念略有增加

2021年毕业生的去向结构与2019年也基本相似,已确定单位、升学、出国出境、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的比例都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单位就业比例为32.1%,比2019年降低了5.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显著,升学比例为29.3%,比2019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自由职业比例略有增加(上升0.8个百分点),自主创业的比例基本一样,出国出境和其他灵活就业的比例比2019年都略有下降。

数据也显示,2021年“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的就业观念略有增加,有7.9%的毕业生选择了“不就业拟升学”或“其他暂不就业”,比2019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如果这些毕业生选择积极就业,那么总体落实率还会进一步地提高。

毕业去向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单位就业上的优势明显,比例分别为64.5%和54.6%;受研究生扩招的影响,本科生的升学优势显著,为35.3%;专科生在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学历毕业生,合计比例为24.0%。

落实率存在显著的学历、学校、学科、地区差异。分学历看,硕士生的落实率最高(82.2%),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74.4%),专科生(80.6%)和博士生(77.9%)的落实率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各学历毕业生的落实率都达到70%以上。分学校类型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落实率最高(82.2%);其次是高职高专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落实率分别为81.4%和81.0%;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普通本科高校的落实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0.8%和71.6%;各类高校的落实率都达到70%以上。分学科看,工学和理学的落实率显著更高,分别为83.6%和79.3%;教育学、医学和农学的落实率较低,都在70%以下,分别为66.3%、68.3%和68.9%。

就业收入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小幅增加

从客观收入反映的就业质量看,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就业市场上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学历越高收入越多。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均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所增加,反映出就业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稳中有升。

月起薪存在显著的学校、学科和就业地区差异。分学校类型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月起薪最高,为10827元;其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7346元;第三是普通本科高校,为6043元。分学科门类看,工学、理学和交叉学科位居前三名,分别为8341元、7909元和7838元。在高考志愿中受热捧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没有在收入上显示出特别的优势,表明各个学科门类的毕业生都有市场需求。高考填报志愿应该基于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科和专业,这样才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人职匹配效率,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就业地区看,东中西地区的月起薪分别为7620元、5868元和5512元,东部地区就业的收入相对较高。

就业分布与疫情前的2019年基本相似

从已确定单位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非均衡化的特点比较显著。地区、城乡、行业、单位、职业等分布的非均衡化特点显著。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毕业生就业的城乡分布、行业分布、单位分布等各种结构都没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

从城乡分布看,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就业占比超过一半,为54.9%;其次是地级市,占比为27.3%;县级市或县城的占比排在第三,为12.3%;乡镇和农村的占比很低,分别只有4.1%和1.5%。县级及以下地方也是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工作天地(比例为17.9%)。

从行业分布看,行业就业集中度较高的特点依然存在,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行业就业的排序发生了显著变化。2021年,教育、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IT”)、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成为占比最大的5个行业,占比分别为15.1%、14.5%、13.1%、8.5%和7.4%,合计为58.6%。与2019年相比,教育仍然保持第1位,制造业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而IT业由第2位下降至第3位,金融业仍旧排在第4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取代建筑业排在第5位。

从单位性质分布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在已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大约四分之三去了企业(73.8%)。民营企业的占比最大,吸纳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35.2%);国有企业的占比排在第2位,为25.0%;三资企业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占比为6.6%。到体制内单位(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入职的高校毕业生接近一半(49.3%),其中到中小学和高校工作的合计占比为9.0%。

来源:河南经济广播、光明日报、每日经济新闻、东北网

(责任编辑:new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