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旗县脱贫攻坚的战擂响,尽锐出征,一批批干部走出办公室,在乡村扎下“营盘”,在这当中,也不乏夫妻二人“同上扶贫路、共筑小康梦”的,社旗县政府办公室王斌和他妻子正是这样的一对,他们用忠诚、使命和担当,共同谱写了一曲“舍小家为大家、同心浇开脱贫花”的赞歌。
2017年5月,王斌被组织选派到兴隆镇珪璋村任第一书记。他告别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当天就住进了村里。两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带领村“两委”干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到贫穷落后的原因: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特色产业、贫困户发展致富积极性低等。针对发展短板,他和村“两委”成员对症下药,确立了“强支部、聚民心、重基础、优产业,努力建设“美丽珪璋、富裕珪璋、幸福珪璋”的发展思路,得到了镇村两级的好评。
“俺村的变化真大,村内修了柏油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亮堂堂的,新修了文化广场,安了健身器材,俺们跟城里人一样可以跳广场舞了。王书记可没少费心!”说起村里的变化,珪璋村村民王付华禁不住翘起大拇指夸赞。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脏乱差的面貌,王斌为珪璋村争取到350万元整村推进项目,铺设污水管网2000米,安装路灯117盏,铺设了2200米的柏油路,对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对墙面改造3000平方,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一座。为解决农户出行难问题,利用10万元第一书记专项资金在赵庄自然村新修水泥路400米,解决了附近群众的出行困难,新安太阳能路灯40盏,使村里以往漆黑的夜晚也明亮起来了。
要脱贫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村的发展,王斌多方奔走,引进了牧原公司项目,由于群众误解,认为建养殖场会污染环境,群众有抵触情绪,了解这一情况后,王斌逐户做思想工作,从养殖场的环保处理工艺,到牧原项目的发展前景,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并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组织群众代表到内乡县牧原公司总部参观学习,公司的先进工艺,防污处理设施给群众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回来后大家伙转变了观念,由原来的抵触变为欣然接受,并在群众中做好宣传,群众最终接受了建场意向。占地430亩,投资8500万元牧原公司七场开工建设,2020年初可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可提供100个就业岗位,贫困户可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2018年6月,在社旗县住建局工作的妻子揣晓荣被组织派往陌陂镇谢庄村担任脱贫责任组组长。“这可怎么办哪?”望着年幼的女儿,夫妻二人一时犯了难。“脱贫攻坚是一项政治任务,咱们不能因为家事,耽误了大事!”王斌对妻子说。他想把远在老家的母亲请来,帮忙带孩子。揣晓荣说:“这不行,人地两生,带孩子不方便。不如送到她外婆家,离咱们近些,也方便去看望。”就这样,在孩子的哭声中,两人各自奔赴“战场”。
驻村后,揣晓荣时刻将贫困户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战高温、冒酷暑,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全村所有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主动上门向老支书、老党员了解情况,与现任村干部对接交流,走村入户,虚心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吃透村情,了解分析本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帮助有能力的贫困户因户施策,发展蔬菜大棚和养羊、养鸡产业。闲暇之余,夫妻二人还会交流驻村心得体会,相互取长补短,指导工作开展。
2019年元月,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家中70多岁的老人又意外摔倒骨折,住院3个多月,靠亲戚轮流照顾。虽然家中一老一小需要照顾,但是最令他们放心不下的还是村里的贫困群众。工作的辛苦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更多的是对老人和孩子的愧疚和不舍,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事业中,有时甚至连双休日和节假日也不得休息。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交朋友,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农民家庭收入来源情况、村民的现实困难和期盼。谢庄村9组贫困户王桂才,家有四口人,其子病逝,儿媳改嫁,老两口和在上小学的孙子和孙女一起生活,没有收入来源,两个学生还要花费,家境困难,揣晓荣经常登门看望老人和孩子,并与村“两委”商议帮其办理户保,解决了后顾之忧,失去生活动力的家庭又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斌、揣晓荣他们夫妻二人不知疲倦地在这乡林田野间比翼双飞,把党的阳光雨露洒向贫困群众的心头,在一户户脱贫群众的笑脸中,践行着初心和使命。2018年,王斌同志被授予“南阳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社旗县最美扶贫人”光荣称号,揣晓荣同志也被评为“社旗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虽然扶贫期间被女儿哭诉埋怨过,被老人不理解过,但是每当看到贫困群众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脸,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中共社旗县委宣传部 郭长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