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智慧县豫 > 多彩县域 > 正文

新安:浓墨重彩 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新安:浓墨重彩 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2020-03-13 09:08:02 来源:人民网

又是一年春光好,植树造林正当时。走进河南新安县石寺镇紧邻黄河小浪底库区的畛河新村国储林规划区,放眼望去,数百人植种繁忙,流云掠过如黛的山脉,小浪底水库碧波粼粼,沿水的“梯田”披上“绿装”。

镇党委书记王宝森介绍,该处是沿黄生态绿化和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区域,眼下已整理土地3800亩,栽植各类生态林和经济林共6.5万余株。

生态景观廊道绿化色彩斑斓;矿山植被恢复规模连片;沿黄宜林荒山绿化梯田披绿;林业产业劲头十足……今年,该县计划进行县域绿化8.75万亩,其中黄河主河道沿岸荒山绿化面积1.5万亩,截至3月11日,已经完成国土绿化3万亩,沿黄绿化8500亩,一幅壮阔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正在新安大地全面铺开。

精品工程扮靓母亲河

新安地形复杂,境内“山高岭多河谷碎,七岭两山一分川”。黄河新安段主河道总长38.7公里,所涉及五个镇造林总面积10万亩,这些区域多数黄土裸露,山体破碎,灌木丛生,生态环境脆弱。为了保护母亲河、扮靓母亲河,该县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先行区为目标,把 10万亩宜林地作为沿黄绿化的主战场,构筑沿黄生态屏障。

面对突发疫情,该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造林绿化,明确对各个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沿黄绿化全面发力、全速推进。林业部门准备苗木25万余株,2月29日第一批苗木就已进场;水利部门按照林水一体化的原则,沿黄造林到哪里,水利就跟进到哪里;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带头参与,“政府+企业+村集体+群众”的“四位一体”模式积极参与;协调财政部门,优先把沿黄绿化需要的资金纳入预算,沿黄绿化高潮全面掀起。

集中力量,实施畛河片区大会战。重点围绕畛河沿岸的正村镇、石寺镇、郁山林场石寺坡林区等三大片区,以点带面,步步为功,迎难而上,打好“困难地”造林攻坚战。针对深石山区多石、贫土、缺水、陡坡等高难地段的实际困难,聘请洛阳林校及豫西“民间高手”,制定了“适地、适种、适穴、适湿、适时” 五适工作流程和技术准则。伴随着国土绿化提速提质,沿黄绿化步入“快车道”,同时,精品园林、沿黄湿地生态恢复等点线开花,整体推进沿黄绿化进程。

新安县郁山林场石寺坡林区沿黄绿化工程是河南省首片由排放企业出资并建设的碳汇林。沿着黄河,这个造林工程东西绵延3公里,南北长400余米,按照常绿与彩叶树混种的模式高标准建设。郁山林场顺势而为,在持续加大政府造林力度的基础上创新机制,鼓励工矿企业融入沿黄绿化大格局,超3000万元的造林费用,由新安县辖区内的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中联万基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买单”。这些涉及电解铝、水泥、氧化铝生产及铝加工等的企业,“跨界”造林,龙柏、侧柏、雪松等都是“吸碳高手”,初步估算年释氧量600吨以上,每年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500吨以上。实现由“排碳大户”到“低碳先锋”的转变。如今,几家企业累计投资1800万元,完成造林1200亩。

此情此景,林场老职工仝联星感慨万千:每一棵树,都是一个倔强的生命,它们共同构筑了守卫黄河母亲的绿色屏障。

石寺坡林区营林面积2.1万亩,北面是悬崖,挨近黄河小浪底库区,南坡坡度较缓,但也是一方乱石岗,多石少土、荒芜贫瘠,属难啃的“造林困难地”。

仝联星接过父亲的班,成为林场职工,至今已足足种了31年的树。在峭壁上种树不容易,机器进不来,只能靠人工。每到造林季,大伙都自带工具和干粮,早出晚归。“有土的地方挖穴栽苗,石窝窝里就点播橡子。”仝联星说。几十年来,凭着一股韧劲儿,林场职工像蚂蚁啃骨头一样,让一片又一片荒山野岭有了绿色生机。

“人养树,树养水,水养人。”仝联星说。山水相依,相伴而生,他和林场职工将一如既往扎根林区,守护好黄河的青山绿水。

让绿色美出综合效益

走进位于石井镇的黄河神仙湾,道道荒坡改造的梯田上,一个个小分队植绿栽苗,黄河之畔生机盎然。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乱石裸露,黄土漫尘的荒山野岭。

2016年,46岁的新安人孙江子便一头扎进这片沟岭纵横的大山中,开启了扮靓神仙湾的进程。如今,4000亩的荒山,变成了蜿蜒在山坡之上的一道道梯田,种上了葡萄、梨、桃子、樱桃果等40多个品种的果树。每年3至11月份,翩翩白鹭在此栖息,美丽的身姿与神仙湾相映成趣,昔日荒山沟摇身变成了黄河神仙湾生态沟域经济示范带。

沟域经济是该县林业综合效益的最大亮点。为了让绿色美出综合效益,该县把生态绿化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增加效益、立体多元,兼顾色彩,建成景观的新路子,全面提高林业产业附加值。在立体空间布局上,山脊是生态常绿林,山腰是观赏彩叶林,沟域是间作经济林,力争实现山水相映,林绿山秀瓜果飘香的景观效果。

大河田园沟域经济示范区位于该县正村镇,含5个村庄,核心规划区范围1.7平方公里。项目按照“三带四团六区九点位”的总体布局,以“现代农业观光、特色水果采摘、农耕文化体验、河洛乡村美食、亲水亲子娱乐、休闲健身养生”为内涵,唱响“大河田园,魅力无限”品牌,融入洛阳西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知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目的地。园区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实现组织振兴。采用“政府+企业+景点+贫困群众”“农民种植、养殖+公司运作”等精准扶贫模式,目前解决了周边200余户群众的就业问题,带动30余户贫困户就近就业。

据介绍,该县已培育出了黄河神仙湾、磁河生态谷、洛阳樱桃谷、舜王牡丹谷4个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苏园、甘泉瓷源、铁门辣椒小镇、凤泉生态谷、双龙岭荷花仙峪5个县级沟域经济示范区,覆盖11个镇122个行政村,受益群众达到21.6万人。2019年,沟域经济创综合经济效益18.9亿元。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涧河是洛河的一级支流,全长100多公里,其中新安县境内河道长约42公里,自西向东流经该县铁门镇、城关镇、磁涧镇。

曾几何时,涧河穿城而过,是新安引以为傲的绿色长廊。然而,对上游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涧河河道自净能力减弱,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出现断流,日渐枯竭的涧河成为新安的生态短板。

近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四河同治、三渠联动”工作部署,新安县统筹实施引畛济涧、涧河河道疏浚等系统工程。在实施涧河治理工程中,该县自加压力,提出要对42公里的涧河新安段按照“墙体美化、地面平整、污水截流、垃圾集中、闲地绿化”的标准进行全流域治理,并规划建设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平均宽650米的涧河生态廊道和城郊森林基地。

在“浅水阔面”的原生态治水理念引领下,该县在涧河治理中没有大修大建,在主体工程完成后,依据地形建设生态护坡,在护坡上栽种植被、建设健康步道,在堤顶修建6米宽的防汛道路,按照“点上出精品、线上成绿廊、面上见景观”原则,打造“一段一景”的特色景观。

目前,涧河新安段治理工程已完成种植绿化乔木300余个品种4.5万余棵,灌木、花草等地被植物绿化面积110万平方米,堤顶防汛道路路基铺设7000米,园路铺装5500米,完成4座溢流堰主体工程、10处景观平台、4座生产桥等工程,形成了一条自然连续的绿色长廊。

清澈见底的河水、满眼尽绿的植被、水中嬉戏的白鹭……蜿蜒流淌的涧河,与不远处的函谷关遗址交相辉映,成为美丽乡愁、诗和远方的生动写照。随着涧河治理工程的持续深化,涧河沿岸群众的心里乐开了花,大伙儿纷纷为“昔日臭水沟,今朝美如画”的生态变化点赞。

新安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以廊道绿化为血脉,以镇村绿化为节点,以县城绿化为引领,以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盈为核心,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围绕“一河清水送洛城,一道绿色通洛城”的目标,先后对区域内的连霍高速、新310国道、陇海铁路、郑西高铁,246、314省道和县乡道实施了绿化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生态城市。相继在城区内建设了绿苑游园、慕容山公园、西湖生态园、世纪公园、滨河公园、芝泉公园、枕头山公园等7个城市公园(游园),在近郊建设了翠屏山森林公园、城北森林公园、函谷关遗址公园等3个公园;坚持矿山采矿区和排渣场生态修复工作与资源开发同步进行,做到逐步消化“老账”,坚决不欠“新账”,目前已完成矿坑治理96处,修复面积3万亩。

经过近些年不懈努力,全县新增有林地近20万亩,天然林、公益林保护面积达到45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4.7%达到36.5%,活立木蓄积增幅超过300%,全县生态环境正在由单纯的数量变化,向专项森林质量提升转变。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新安作为沿黄县域,协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既是重大历史使命,也是重大发展机遇。”该县县委书记宗国明说,我们要一手抓联防联控,一手抓生态绿化,努力把疫情防控的成效,转化为国土绿化大推进大提升的先机,努力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谱写出彩河南篇章中奏响“最强音符”,让绿色成为新安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 (新安县委宣传部 郭建立 黄明供稿)

(责任编辑:)